标签:武志红的心理学课|无常|衔尾蛇——无常的隐喻
01见
当你在吃的时候,你首先是毁灭者,你在制造死亡和无常。整个人类乃至万物的进化,就像是衔尾蛇在吞吃自己,消灭自己,同时又不断生长,这是一个恒常。
吞吃是原始敌意的开始。婴儿要从乳房中吞吃乳汁以滋养自己,这时他和乳房建立的关系模式就极为重要。最好的情形是母亲不仅愿意喂养孩子,同时她是饱满的,甚至因为喂好了孩子而感觉更美好更强大。
作为一个个体,你受死能量的驱使,还是会想吃东西,不管你是否觉知到吃是在制造毁灭,这份毁灭的图景都会内化到你的心灵中,带给你罪疚感。除非你能完整地觉知到,你围绕着吃和你这个个体的生灭,而产生的一切人类体验。

百度百科:衔尾蛇(οὐροβόρος,亦作咬尾蛇),是一个自古代流传至今的符号,大致形象为一条蛇(或龙)正在吞食自己的尾巴,结果形成出一个圆环(有时亦会展示成扭纹形,即阿拉伯数字“8”的形状),其名字涵义为“自我吞食者”(Self-devourer)。这个符号一直都有很多不同的象征意义,而当中最为人接受的是“无限大”、“循环”等意义。另外,衔尾蛇亦是宗教及神话中的常见符号,在炼金术中更是重要的徽记。近代,有些心理学家(如卡尔·荣格)认为,衔尾蛇其实反映了人类心理的原型。
02感
看到衔尾蛇这幅图,由此我想到了生物学的食物链。人吃羊,羊吃草,所有动物的死后,最后回归土壤变成肥料,养育草。如此无限循环。
03
昨天在听了樊登讲的《列奥纳多·达·芬奇传》,是这样评价达芬奇的,达芬奇真正做到了真善美。他注意穿的漂亮,色彩鲜艳;注意走路姿态和语言,走路保持风度翩翩。他交谈总是温文尔雅;从来不吃肉,吃素,即使跳骚跳到他身上,他都会弹开;他画的地图都有艺术气息,画画方面追求美到极致,他三张最经典的画 , 用一辈子时间还没完成。如《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从每个存在个体来看,吃就是在制造死亡,所以有些人选择吃素。
04
无常只是对一个又一个的存在而言,而对整个宇宙就像是衔尾蛇一样不断在吞吃自己,同时又不断在生长。
当能完整地活出自己,又完整地看待宇宙的无常时,就意味着一个人拥有了对内在世界和外部世界的完整认识,而这被荣格称为“自性化”,当你能“将整个世界聚于己心”时,那时也许会看到你的内在世界和外部世界是互为镜像的。当然,这也许只是一个假设,一个哲学上的探讨。
网友问:有些女孩子一生气就大快朵颐,是不是可以解释为愤怒激起了她的毁灭欲了呢?
武志红:
我个人认为这应该有双重含义:一是寻求满足,因为愤怒也意味着,她很可能是被拒绝了,而吃是在寻求口欲的满足;二是通过吃表达毁灭,不过这种吞吃,容易会带来消化系统的问题,因为有愤怒,是“消化”不了的。
你还在观望吗?加入写作系统行动营吧!一起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