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哲思
【转】《老子道德经解》憨山大师 第三十二章

【转】《老子道德经解》憨山大师 第三十二章

作者: 吴庞炜 | 来源:发表于2019-03-27 23:38 被阅读20次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不敢臣。侯王若能守、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也。

此承上章不以兵强天下,因言人主当守道无为,则万物宾而四海服,天地合而人民和,自然利济无穷也。常者,终古不变之义。凡有名者,必迁变。道之所以不变者,以其无名也。故曰道常无名。朴,乃无名之譬。木之未制成器者,谓之朴。若制而成器,则有名矣。小,犹眇小。谓不足视也。且如合抱之材,智者所不顾。若取径寸以为冠,则愚者亦尊焉。是以名为大,而以无名为小。甚言世人贵名,概以朴为不足视。故以道曰朴曰小也。然道虽朴小,而为天地万物之本。即愚夫愚妇,而亦知所尊。故曰天下不敢臣。但侯王不能守耳。藉使侯王若能守,则万物自然宾服矣,奚假兵力哉。然兵者凶器,未必宾服一国。且上干和气,必有凶年。若以道服之,不但万物来宾。抑且和气致祥,天地相合以降甘露。兵来未必尽和民人,若以道宥之,则民莫之令而自然均调,各遂其生。无名之朴,利济如此,惜乎侯王不能守之善用耳。若散朴为器,始制则有名矣。始,犹方才也。谓朴本无名,方才制作,则有名生焉。且从无名而有名。既有名,而名又有名,将不知其所止矣。庄子所谓从有适有,巧历不能得,故曰名亦既有。而殉名者愈流愈下,逐末忘本,不知其返矣。故老子戒之曰,夫名者,不可驰骛而不返。亦将知止而自足。苟不知止足,则危殆而不安。知止所以不殆也。由是而知道在天下,为万物之宗,流润无穷,犹川谷之于江海也。然江海所以流润于川谷,川谷无不归宗于江海。以譬道散于万物,万物莫不宾服于大道。此自然之势也。意明侯王若能守,其效神速于此。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转】《老子道德经解》憨山大师 第三十二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vgxb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