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朋友,如果说斯多葛是一张意向,一种榜样,那么对于我们的价值何在?就是一个画像、一个概念?

人都是自我作品。生活中能够榜样的人很少,华袍之上都有虱子,人都有缺陷和不足,用严格道德的标准去衡量人,非常不明智。生活大多艰难,无知困境让人无所适从。认真观察,大多数人属于伊壁鸠鲁派,或者是逍遥学派,把享受生活当做重点,而不是去追求智慧、勇敢、正义和节制。
不过,也不能因此放松了对自我要求,不能因为没有榜样而失去了自我塑造。有人会说,你能够要求我吗?当然不能。但是,没有人敢于高标准的苛责你,是因为你认定他人玩弄华丽的辞藻,没有作出真正的作品,可是你对世界上他人的作品视而不见吗?流芳百世的作品分布在不同的行当,是谁制造出来的呢?
持续证明自我的人,纵然有这样、那样的不足,还是应该被看见那些闪光点,让你我为人类克服自我虚荣自私而感到骄傲,那些人没有堕落进入肉欲和贪念的泥潭,他们还在自我救赎,为了生活而努力,他们的善是看的见的成就堆积。

幸福是一种特征。你会说,仅靠作品就够了吗?
我的朋友,作品只是历练,能够带给你更多的启示和思考,让你认识到人在历史的长河中的渺小和无力,一个人真正作品还是自我。按照斯多葛哲学家论述,真正的斯多葛是体现在人生的态度上,体现在具体面对问题上的状态,无论身染疾病,或者身处险境,他都会幸福如常,欢乐如初。
然而,拥有这样的人几乎没有,或者非常罕见。
爱比克泰德是这样说:“那么,就请你们把他找过了让我看看,以众神的名义,我真希望看到一个真正的斯多葛。可是你们根本就没有塑造出这样的人,那么,起码,请你们给我找一个正在如此塑造自己或者已经有此倾向的人,请你们帮我一个忙吧,请不要吝啬,让我这个老人开开眼界见识见识吧。到现在为止,我还没有见到一个真正的斯多葛呢。”
看见外在的成就容易,看到内心的安宁和平静难,至少在这个匆忙慌乱的时代人们更多陷入到自我矛盾之中,你可以在任何场合看到这种矛盾在不同人等的脸上和身上显现。

如果达不到目标。你可以说,我三天斯多葛,四天伊壁鸠鲁吗?或者三天儒家,四天道家?这样是一种好的认知吗?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都是如此的。即便是充满灵性的苏东坡,也会悲伤叹气,也会为烟雨平生而感慨。但是,这只是一种平衡,并非是我们应该的状态。人生的道路上,我们都会面临选择,任何时候都应该告诫自我,达不到目标的人比比皆是,但是这不是放弃的理由。
真正的斯多葛就是这样不放弃的人,他看的见最终的目标,他知道是为了美德而前行,即便遇见各种各样的艰难选择,他知道可以稍微休息一下,或者反思自己的举止言行,但是,他纠结的不是自己的最后的方向,他始终分的清楚什么是必要和非必要的东西,追求的是自己权能内的事物,同时,让自己顺应自然,而不是抗击一切,所以他总是保持着内心的平静,有序的推动着自己,用一把雕刻小刀,将自己的雕刻成自己应该成为的样子。
真正的斯多葛是不满足学习知识的人,他们要持续进行实践和锻炼。他们遇到了人与人的障碍,或者是各种外在的阻碍的时候,他们能够选择用善的方法去解决问题,进而让自己获得成长收益。而不是坐而论道,用话语掩饰自己的无能,用华丽的辞藻证明结果的可行。

如果达不到目标,死在通往圣山的路上又何妨,人都有这个结果,关键是你通透,豁达,自信而坚强,那么还要什么证明自我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