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强调自信?原因是我们还不够真正的自信。这不仅是在大环境下的文化自信,也关乎我们个人的性格命运。不自信的人不首肯自己,负面情绪多,容易妥协而活得很累。而自信的人则能平衡社会批评与自我认同,真诚而乐观,并能不断做成事情。所以成为自信的人有多爽!做到真正的自信,必须先是个人的文化自信,要明白不自信的现状问题与不自信的原因根源是什么,再探讨如何自信的途径。
![](https://img.haomeiwen.com/i15033748/77018428ca6e0a26.jpg)
1、现状是什么
因为奶粉、疫苗等事件让人“不放心”,洋货成为一种流行,“代购”成为热门词汇。人云亦云,年轻人开始盲目的跟风热潮。模仿抄袭是山寨文化的产物,传统民居建筑被洋楼风情所覆盖。国外旅游,感觉出一次国倍儿有面子;国外颁奖礼,比国内更受到重视。教育学术界也盛行“去国外镀金”,回国后才能任职高校并得到高薪回报。不可否认国外有很多先进技术、产品和思想,但所谓“国外月亮更圆”的心理是否会导致我们片面的世界观呢?
因为不自信,所以怕质疑;因为怕质疑,索性不表达。从而避免文化交锋,拒绝社会批评。这些问题现状,都是不自信的表现。但历史和现实都表明背叛和抛弃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都发展不起来,这是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2、为何不自信
追根溯源下历史知识。古代王朝有附属国朝贡,历数都是极其自信的,文明与文化均可傲世。明朝以前,中国是世界上经济、科学最发达的国家。到了清朝,乾隆自负,盲目排斥和过度自信,才开始完全的闭关锁国。
说到清末,丧权辱国、屡战屡败。落后就要挨打,打得士兵百姓一度失望。中法一战本已看到胜利曙光,却因妥协思量而主动认输,又何来自信?
军阀割据、民国时期,软弱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同样抵挡不住外来侵略。虽急切救亡图存,却一味向国外看齐学习而未结合中国实际。加之“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作用,对国民劣根性做出不留余地的严肃批判,传统文化无论精华糟粕均受到影响,很多人的精神失去寄托而迷茫。
历史上,中华民族的救亡振兴屡屡受挫。受弱肉强实和崇洋媚外,这样就逐渐形成不自信的文化传播蔓延。时代不自信,个人也难逃。再有因为封建奴性思想,基于生存欲望而服从强权和权威,即使对自身有消极作用的事物也无条件接受。形成酱缸文化,过度谦卑变成自卑,所以我们的自信觉醒也还不够。
3、自信有希望
文化自信是一剂治根治本的对症的中医良药,需要我们用辩证眼光去看待一切现象和问题。取其精华,批判性继承。事物都有两面性,不自信在躲避冲突和逃免灾难时也能起到一定作用。它并非一无是处,只是不自信的坏处更多些罢了。
没有自信,做什么事都做不好。有了自信,才能看到希望,活得自在有为。希望是一个人活着的潜意识理由,每个人都自信起来,才能有实力、有毅力、有魄力地不断实现目标。文化使民族传承具有生命力,增强国家软实力;文化使个人精神得到寄托与充实,活着更加尊严而有力。所以强起来了还不够,要真正地做到文化自信,这就可以减少最开始说的那些不自信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文化强则民族强,高度的文化自信是民族复兴路的力量之源。
![](https://img.haomeiwen.com/i15033748/8d96ab0d25951890.jpg)
【欢迎关注“翙尘思考录”:专注成长的思考,帮助你找到真实的自己,明白人生该做的事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