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见到的孤独症儿童,注意力极其分散,课堂上要么东张西望,要么在玩自己玩具,总是不能停留在教学任务上。但当我们对其进行测试时会发现,很多内容他们是能够通过听或者偶然的一瞥掌握的。智力低下是孤独症儿童的常见伴发症状,但并不是诊断孤独症的一个必须的条件。
不同的孤独症儿童的智力发展不一样,大部分孤独症儿童存在智力低下,因为孤独症的孩子存在社交方面的障碍,所以在测评智商时不能完全真实的判断孩子的智力水平。孤独症儿童的智力水平主要靠临床的综合评价,根据国际孤独症最新概念,轻症的孤独症患者智力是正常的,大约1/3的孤独症儿童存在智力低下。但有时候我们会发现相对于智力障碍儿童,孤独症在学业上的表现会优于智障儿童。
他们最典型的特征是情绪行为问题,但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他们的情绪问题也是可以通过行为矫正的方法矫正的,因为他们有相对好的智力、能明白话语和指令,我们可以通过社交故事、情绪疏导、道德教育、自我管理等方式纠正其不良行为。
在PRT教学体系中,自我管理是一个积极的支持策略,已经作为一个程序被发展其中包括教导孤独症儿童辨别自己的目标行为,然后计分或记录目标行为的发生,最后自我奖励。这个程序包括准备阶段、教导阶段、培养独立阶段和泛化阶段。
当一个孤独症儿童发脾气时,我们有时候会发现他口中说着不这样做了,但还是不由自主地这样做着,虽然有意识但很难控制住自己的行为,再想想我们正常人有时不也是这样吗?所以情绪失控不是孤独症儿童的特例,任何人都会有。虽然情绪调节中枢或许有障碍,但是我还是相信随着他们自身的发展,自我控制能力会有所提高,从而能够抑制神经的过度兴奋。当然这是针对能够入校就读轻中度孤独症儿童的说辞,如果是重度或者极重度障碍的话,必要的时候还是需要药物控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