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侫人。郑声淫,侫人殆。”
夏之时:夏代历法,是人类文明与生存发展的一项重要标志。与农业生活关系重大,农作物错过适宜耕种的那几天,粮食就要减产或绝产,所以,历法对百姓来说就是粮食。同时,夏历涉及到人世生活的秩序问题。从文明发展角度说,是政权的核心问题,就是“观象授时”——观察天象,授民以时,其本质是建构时空秩序。
殷之辂lù:指殷代用作礼仪的车,是木制成,俭朴实用,有尊礼、节俭的意思。
周之冕:
冕是礼帽。代表周朝的礼制。周公制礼作乐的本质是人世和谐秩序的构建,也吸收了夏商两代的精华,是最完备,可行的,所以孔子主张沿用周朝的礼制,人世之文也。
乐则韶舞:乐是音乐,古人讲以礼治身,以乐养心。韶舞:舜时的舞乐,是帮助人回归性德,孔子认为是尽善尽美的。
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
放:驱逐、排斥的意思。
远:疏远。
郑声:是郑国的乐声。”郑音好滥淫志”,会使人放荡,孔子认为是淫声。
佞人:口才很好,善谄媚,说话极具煽动性,但没有好德行的人,这种人多是巧言令色,很容易造成社会风气变坏。
殆:危险。
颜渊问怎样治理国家。孔子说:“用夏代的历法,乘殷代的车子,戴周代的礼帽,奏《韶》乐,禁绝郑国的乐曲,疏远能言善辩的人,郑国的乐曲浮靡不正派,谄媚的人很危险。”
【感悟】
本章的核心仍是主张遵循周公制定的构建人世和谐秩序的礼乐,摈除污秽精神的东西流传。因为,一个社会如果音乐、艺术出了问题,就会把整个社会引向动乱。所以,国家应该对导致人心退化的艺术严格监管。
王阳明解析本章时说,“夫子平日知之已深,到此都不必言,只就制度文为上说。”孔子平时对颜回的境界非常了解,所以颜回问如何治理国家,其他就不用多说了。只是希望坚持历法、乘车、服饰、礼乐这些深厚的德行基础。如果颜回没有这些基础,孔子老师是不会这样答复他的。
可惜历史上的好东西,被现在的一些人认为过时了。现代流行的动画片,武打片及电子游戏,很多孩子甚至年轻人都沉溺其中,里面很多内容是教人残忍处世,这就属于郑声、佞人之类。日本作者“蜡笔小新”的臼井仪人,他五十一岁就因精神失常跳崖自杀了。
研究学问,是踏着前面巨人的肩膀攀登;社会发展,是踏着前世好的辙迹延伸;承袭历史可以少走弯路,但要明白要在德上用心。
学习《论语》可以修心养性!会让生命在百转千回中多一份厚重与福气,我已经在“简书”发表了百余篇感悟,如果想系统地看,请在“简书”搜索引擎搜“教育参悟人”。谢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