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只会说教人该怎样处世,而不了解人实际行为的理性主义者有害无益。
如果天天幻想实现某一个目标,而不采取实际行动的人,确实对于一个团队来说,没有太多益处。
其实,一味的想象一些看似不切实际的想法,很多时候也不一定一无是处,只是更多人喜欢以结果为导向评价他人。
古往今来有很多名人的例子:
梵高画画,一生只卖出去一幅画,他完全凭自己喜好,当代流行的他不画,被大众追捧的技法他早早地抛弃掉,他压根就不想去迁就自己的时代,所以感到的纠结与压力对他的精神造成一定影响。
陶渊明也是一位死后成名的诗人,桃花源记》最让人耳熟能详,其中描写了一个乌托邦式的理想社会,没有苛捐杂税、没有压迫、没有欺诈,让人感到在复杂生活中的一束白月光,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和谐。
————————————————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人的习惯也是如此,想得太多的人行动力相对较弱,反之,行动力强的人,对于长远的考虑相对来说也要弱一点。
对于一个健全的组织,要想决胜千里,那么,就需要具备各种不同性格的人才,挖掘每个人的潜力,发挥出强大的优势互补特性,才可能有机会快速达成目标。
俗话说,一人一世界,每个人看待事物的角度都不同,我们对外界环境及他人的评价,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就如一个没有去过大城市的农村青年去思考供应链、产业链问题,与长期在全国各地市场跑业务的青年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一样。
因之,对待他人的评价,不要随意去相信我们眼睛看到的事物,而要用批判性思维去反思自己的观点,避免掉入自以为是的认知局限中。
当我们评价一些认为不切实际的目标时,有可能是带有自我的一些认知情绪,因之,多一分理解,就会少一分偏见。
思考:
如何避免偏激的思考问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