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 踏歌弄潮(三)
星期一的早上,晴天。李宣背着背包,吴雨君拿着水桶一块上学。在红旗的引领下,一支学生队伍沿着三二五国道向遂溪方向迤逦向前延伸,断断续续的歌声此起彼伏,在早晨八九点钟的阳光里闪闪烁烁,散落在广阔的田野上。这里没有市区的喧哗,没有沥青路,通入村庄宁静的泥土路上一不小心便会踩着牛粪。风吹草低见牛羊,甘霖村掺杂着砖瓦屋、土胚房和茅寮,如同星罗棋布分布在山坳,一条鹤地水库的渠道贯穿而过,李宣他们进入一个陌生的世界。
甘霖村梁大队长安排下乡学生在甘霖小学驻扎。下午二时三十分,邓校长把学生集中在学校球场听大队书记和老革命讲甘霖村过去红色历史的峥嵘岁月:
甘霖村是革命老区的村庄之一,它不但是粤桂边区闻名的红色抗日根据地,也是东区的革命中心,还享有“小延安”美称。他们当中涌现出闻名粤桂边区的“农民大王”梁汝新、“六朵英花”以及革命烈士梁有、梁彪等大批英雄豪杰。作为革命老区的甘霖村和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甘霖夜校成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大革命时期,同盟会员梁德修、梁德彰等革命先驱回村传播革命火种。一九三八年,在梁墨斋之子梁子端的协助下,一批优秀的共产党人到甘霖利用梁氏祠堂开办农民夜校,开展宣传抗日革命活动,先后成立了“抗日宣传队”、“青抗会”、“妇抗会”等,次年还成立了中共甘霖党支部。一九四三年甘霖成立自卫队,在这基础上先后建立了两支游击队,袭击冯家塘日伪军据点、智取黄略日伪乡公所、甘霖阻击战、三次反击国民党反动派“清乡扫荡”。每一次战斗都有甘霖人英勇的身影,他们当中涌现出闻名粤桂边区的“农民大王”梁汝新、“六朵英花”(梁玉英、梁月英、梁梅英、梁培英、梁兰英、梁才英)以及革命烈士梁有、梁彪等大批英雄豪杰。
大队梁日书记最后勉励大家说:“我们今天的幸福生话来之不易,是千千万万革命烈士前扑后继推倒旧世界,建立新中国,是他们用鲜血换来的。你们生在红旗下,长在甜水里,是祖国的未来。目前,批林批孔运动正在深入。我谨代表甘霖村贫下中农热烈欢迎你们前来学习,毛主席教导我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我希望你们在农村这块纯扑的土地学有所用,和贫下中农打成一片,做一个红色的革命接班人,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
散会后,也没有按排什么集体活动,离开饭的时间还早,同学们开始自由活动,逛村子的、上山玩的。李宣跟林雄几个同学去大水渠游泳,其实李宣刚刚跟林雄学会一点的基本蛙泳知识。李宣初次练习是胆怯,不知水的深浅,他的眼睛惊惧地回顾在河水上流转。林雄不停在旁边鼓动,喝了几口河水后掌握一些要领,最多游几米远的距离。
女同学洗澡就遇到困难。小学校只有十来间大一些的冲凉房,每一次可以容纳四五个人同时洗澡。吴雨君、林筱和余春花关在一间冲凉房一边聊天一边脱衣服准备洗澡,她们相互媲美肌肤的白晰。
余春花看见吴雨君穿了一个白色棉质胸罩站在自己的眼前:“真好看。”用手帮她解开背后的扣子,手指在她的乳房上按了几下说:“很有弹力,不错,不错。”又指着自己稍为逊色的乳房唉声叹气。
吴雨君也用手指在她的乳房上大力按了几下:“不错,很有弹性,你叹什么气。”
“雨君,你的乳房丰满,尺码一定是36C。”
林筱则抚摸雨君浑圆的臀部说:“你看这腰肢纤细、腚大、双腿修长,果然这么迷人,我也看得有点动心,难怪把李宣迷惑得神魂颠倒。”
吴雨君指着林筱洁白的皮肤:“倘若男人因你的身材窈窕才喜欢你的原因,看不到你的心地好,恐怕是最大的悲哀!李宣不是侧重地以偏概全的人,主要我俩在对生活和文学有共同的语言,彼此迁就和容纳各自不是原则的毛病。你的身材高挑硕长,也很迷人,这对乳房不大不小,挺配你柔美的身段。”
林筱突然有些伤感:“到现在都没有男人看上我,我中意的白马王子到底在哪?”
“你眼界高,看不到眼底下喜欢你的男人。”吴雨君说。
余春花双手捧托着自己一对挺实的乳房说:“我喜欢的男人,他不喜欢我,我不喜欢的男人,却排着队紧盯,连我自己都怀疑他们是否有毛病?最可悲的,在生活的圈子里,有些人以所谓的形式交际,可以成为伤害最亲近的人的借口。尤其一个男人,泥足深陷地爱上一个不爱他的女人,注定要低三下四的放弃自尊。”
“我原以为你是一个单纯的女孩,真看走眼,你对男人的研究,果然有一套。真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你的城府很深。”吴雨君警觉地,又不得不佩服她的‘真知灼见’。
大队派人煮饭,统一负责学生一日三餐。膳后,李宣、吴雨君、林雄、国辉、林筱和余春花在村落纵横交错的羊肠小道溜达,东看看,西瞅瞅,充满新鲜和好奇,尤其吴雨君她们三人不厌其烦问个不停。
“李宣,你下午开完会到哪里去?我找不着你。”
“我跟林雄他们去学游泳。”
余春花好象发现新大陆:“原来李宣是个旱鸭子,不会游泳,作为南方人,羞愧。改天我教你。”
吴雨君急了:“南方人就定会游泳,这不是逻辑,我也不会!”
“那我一块教你俩。”余春花像瘪了气的足球有气无力说。
“我才不学,李宣也没有闲暇学!”吴雨君有点恼火回绝了余春花。
李宣他们不知不觉来到一家用竹子做篱笆环绕着三间茅草土房,屋前有棵很大的木菠萝树下。大约六七个二至十二岁左右男男女女的小孩在打打闹闹地玩耍,其中几个小的光着身子。这家男主人见李宣一班学生在门口看小孩玩耍便热情邀请他们进来坐。在聊天中得知这群小孩都是他的,李宣违心地称赞他多子多福,他蹲在泥地上吸着水烟筒说在农村,多一个人多分一份田地,以后劳力多好耕耘,再说左邻右舍不敢欺负。眼前是辛苦,也值得。但过多的操持和劳累,三十几岁的他额头早已布满一道道皱纹,而且有点陀背。
莫国辉看到树下的桌子上摆着一个用筛子盖住的大瓦盆,好奇的伸手揭开筛子,盆里盛满稀粥,成百只苍蝇扑鼻飞起,吓得他连退几步,赶紧盖好瓦盆。
屋主见惯不怪地说:“这里很多苍蝇,赶不走。”李宣吴雨君他们面面相觑。
建国以来每一次运动,甘霖村总是赶在潮流的前头。甘霖村的夜晚热闹起来,政治气氛热烈,却漠视和忽略了卫生差对人身健康影响的情况,当地农民好像勒紧裤头带也要闹革命。它是一个革命的老区,秉承传统的崇尚正义的精神,不管是大队干部,还是普通的农民,至今都以此引以为豪。因此,农民的思想觉悟高,自觉、踊跃参加夜晚村上召开的批林批孔会、文艺活动。然而他们每天出勤耕作所赚的工分不多,居住环境不宽敞、简陋,周围脏乱差。很多农户仍居住在茅舍里,生活条件低,捉襟见肋。这里的年轻人成家后一般都生育五六个孩子,小孩父母的容颜因此过早沧桑。在市场计划经济统筹的年代,生活物资匮乏,供不应求,造成很多商品都要凭票购买。导致很多小孩营养不良,个子矮瘦。
李宣他们实际看到的与报刊发表的丰衣足食却是两码事,对那些窘况,纵有怜悯心,难道要怪他咎由自取?可是冥顽的愚昧无知,成了累赘,又怎能改变辛酸的现实。同时,也晓得他们秉承自古以来多嗣子多福气的传统思想,而这种思维在他的心中很难更改,根深蒂固。这里远离城市灯火的流光溢彩,他们祖祖辈辈生活在偏避而四野阒然的小山村。沿袭日出而耕,日落而栖的习惯,在萤火的世界,他们成了孤陋寡闻。炊烟、蝉鸣蛙鼓,是一道日常看不厌、听不烦的风景。
入夜后,四周漆黑一片,他们能干什么?李宣只有唱支山歌聊以自慰。此时,学校与甘霖村正在大队文化广场进行一场联谊晚会,都是唱歌、诗歌朗诵和表决心,内容离不开批林批孔。晚会在一轮弯月的清辉下进入高潮迭起,每一场集体歌唱、诗歌朗诵的落幕,都迎来暴风骤雨般的掌声,掺杂着一双狡黠的目光在学生的面孔穿梭逡巡,总找不着给自己难堪、敢于忤逆自己意志的李宣,他给自己的印象深刻、锋芒毕露,让他如鲠在喉。这是政治活动,怎能随便缺席?陈老师心里盘算后。拿着电筒悄然退出会场,向黑夜深处的田地走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