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 文 微微流念
假如孩子考试没考好,身为家长,你会有何表现?
① 考这点分,丢人现眼
② 花了那么多钱补习,就考这点分
③ 你看对门小宝,人家怎么总是比你考得好呢
④ 你这分数还想上xx学校,做梦吧你
⑤ 唉,你这孩子,太不争气了,让我们操碎了心
⑥ 下次好好考,可要用点心了,就知道天天玩手机
⑦ 哦,妈妈知道了。没事!知道自己在哪丢分了吗?…是不会还是粗心?…老师怎么说?…你打算怎么办?…行!妈妈相信你!来,咱们吃饭吧。
⑧ 家长知道考试结果,但还是该干吗干吗。但父母会悄悄观察孩子的情绪变化然后作出相应的应对。
苏州园区 金鸡湖环湖步道
父母的这些应对是否合适呢?
让我们来看看这些应对中,父母真正要表达的东西是什么?父母的话会对孩子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① 考这点分,丢人现眼。
父母想说的是,孩子没考好让自己丢了面子。有很多父母本身就喜欢和别人比较,有了娃就爱比娃。娃小的时候比可爱、聪明,上学后比成绩和名次。孩子似乎被物化了,成为给父母挣面子的物品,而不是用来被爱的活生生的生命。
这种将孩子物化的做法对孩子伤害有多大?请家长换位思考:把自己放到小时候,假如自己父母这样对待自己,自己是什么感受。这样想你就立刻明白人被物化怎样一种羞辱。
② 花了那么多钱补习,就考这点分。
这是父母在懊悔给孩子补课的钱白花了。既心疼钱又生气,就把气撒在孩子身上。
孩子听下来就是自己不值得父母为自己花钱。 这种话会让孩子有强烈的羞耻感和自卑感。许多人长大后不相信自己,自我的价值感一直很低常常就是这么来的。
③ 你看对门小宝,人家怎么总是比你考得好呢?
又是比较。父母的面子好像总是比孩子更重要。
好面子实际上就是人的虚荣心在作怪。有句俗话,好面子害死人。父母们没有意识到---因为面子已不惜伤害了自己亲生的娃。
④ 你这分数还想上xx学校,做梦吧你。
家长期望孩子考上xx有名的学校,现在孩子成绩不好,父母非常失落,就把这种负面情绪发泄到孩子身上。孩子成了父母的情绪垃圾桶。
长此以往,孩子会认为自己就是一个没办法搞好学习的人。这是父母对孩子经常负面催眠的结果。
⑤ 唉,你这孩子,太不争气了,让我们操碎了心。
父母的付出是希望孩子来回报自己的。当希望变成失望时,父母就对孩子进行情感绑架。这时父母就债主,孩子就是欠债人。
这份感情的债,会把孩子压得抬不起头。许多人成年后还会痛恨父母,就是因为一直背负着父母的感情债,太累了。
⑥ 下次好好考,可要用点心了,就知道天天玩手机。
父母看似是善意提醒,实则只是为了完成尽责的任务,顺带把自己的责任推到孩子身上。从中看到父母的害怕心理闪闪烁烁,想一推了事,逃避家长的教育责任。
孩子能看出家长的敷衍。孩子也会从家长身上学会敷衍、学会逃避困难。
⑦ 哦,妈妈知道了。没事!知道自己在哪丢分了吗?…是不会还是粗心?…老师怎么说?…你打算怎么办?…行!妈妈相信你!来,咱们吃饭吧。
这个妈妈首先关心的是孩子的事,没把自己情绪带入进去。孩子没考好,她大体还能保持平常心,平静地去引导孩子自己找原因、想办法。
但她一直在问孩子问题,暴露出她内心的担心和焦虑。她对孩子还是有些不信任。
孩子从中会明白:学习是自己的事,成绩波动也是正常的事,办法总比问题多。孩子也看出妈妈并不完全信任自己。
一个人的自信是从小从他人(特别是父母)对自己的信任中慢慢发展起来的。孩子看出妈妈的这种不完全信任,其对自己的自信也会打些折扣。
⑧ 家长知道考试结果,但还是该干吗干吗。但父母会悄悄观察孩子的情绪变化。
有的孩子会情绪低落,就问问孩子原因。有的孩子会故作若无其事状,可试探问孩子"今天似乎有点反常哦?"。剩下的孩子愿意说再往下聊,不愿意说家长就停下。
这样的父母是真正把学习的事完全交给孩子。在对待孩子的方式上,他们认为除了生命本身是最值得关注的外,其它都在放在次要。
这就是关注生命本身。被这样关注长大的孩子一定会成为一个健康、心灵富足的人,在各方面也都不会差到哪儿去。
上面几个案例是在提醒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父母务必要慎言。
父母不同的说话态度对孩子会产生非常不同的影响。这种影响的深远可能不是在当时当下能估计到的。
要求孩子考试学习成绩好,在教育孩子问题上父母自己是否及格?或良好?或优秀?
这是父母要做的功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