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回 行刺正阳门 康有为变法倡维新 吴孟侠行刺五大臣
一、变法维新
19世纪末,帝国主义列强依靠资本输出、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在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推动下,1898年6月,光绪帝发布了由翁同和起草的《定国是诏》,实行变法。但新法很快遭到了满洲贵族和众多官僚的竭力反对。
光绪发诏不久,奕劻、李莲英等就跪请太后垂帘,慈禧当即迫使光绪连下三谕,夺回军政大权。康有为、谭嗣同等密谋策划,争取正在天津小站练兵的袁世凯以所部新建陆军入京,起兵勤王。
得知西太后突然返回大内,将光绪移驾瀛台,回到天津的袁世凯遂向荣禄告密。慈禧大怒,并下令诛杀“戊戌六君子”于菜市口。
变法失败后,义和团又起,并迅速攻入北京。慈禧剿抚并用,一方面利用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另一方面,令荣禄前往使馆慰问各国使臣,并将两广总督李鸿章调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拟与列强谈判。
8月14日,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次日凌晨,攻入紫禁城东华门,慈禧带着光绪帝等逃往西安,令奕劻、李鸿章为全权大臣,与列强进行谈判,慈禧同时下令惩办主战官员,拆除大沽到北京沿线所有炮台,还下令对义和团“痛加剿除”。
1901年2月14日,慈禧批准《议和大纲》,并发布上谕,表示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与11个帝国签订《辛丑条约》:中国赔款白银4.5亿两,年息4厘,39年还清;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使馆区,界内不许华人居住;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准许各国军队驻扎。
同年10月6日,慈禧发卒数万,行车三千,历时三月于1902年1月8日回到北京。慈禧在“西狩”期间宣布实行新政,废科举,办学堂,派留学,禁鸦片,还利用美国的部分庚子退款修建清华学堂。兴办女学,废除延续了近六百年的缠足、满汉不能通婚的政令。
二、刺杀五大臣
《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完全成了帝国主义的走狗。而邻国日本自明治维新以后,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建成了当时亚洲仅有的资产阶级国家。为争夺中国辽东和朝鲜半岛的控制权,1904年到1905年间,在中国领土上爆发了日俄战争,清廷宣布中立。
结果,君主立宪制的弹丸小国日本战胜了农奴制大国沙俄,驻守旅顺的俄军向日军投降。世人震惊。远在东京的中国留学生发起抗议,敦促清政府实行立宪制度,清廷不得不作出要立宪的姿态,决定派载泽、端方、邵英、戴鸿慈、徐世昌等五大臣出样考察宪政。
当时,国内革命情绪已十分高涨。而尤以暗杀满族权贵和地方大员来推动革命,曾风行一时。1904年11月,光复会在上海成立,推蔡元培为会长,陶成章为副会长。宗旨为“光复汉族,还我河山,以身许国,功成身退”。
1905年7月,在得知清廷派五大臣出国考察宪政后,为揭穿满清这一骗局,革命党人吴樾密议暗杀行动。吴越,字孟侠,安徽桐城人。早年入保定高等学校就读,颇具游侠之气。后在蔡元培介绍下加入光复会。
吴樾主张"手提三尺剑,割尽满人头",并创建北方暗杀团。吴越与孙岳等人秘密携炸弹遣入北京。在安徽会馆等待时机。期间,吴樾写下《暗杀时代》一书。
9月24日,吴樾从卧底那里得知五大臣详细的出行计划,当晚与孙岳、张榕在安徽会馆设宴招待各方友人,席间慷慨悲歌,举止豪放。第二天早起。吴樾三人从乡音稔熟、号称“京城第一会馆”的安徽会馆走出。潜往正阳门火车站。
正阳门车站,是北京历史上出现的第一座火车站。1900年庚子国变,八国联军率先在天坛设站。其后,京奉正阳门火车站建成。
象征西方工业革命的蒸汽机车,开到了故宫门口。禁忌之地,龙寝不安。这头钢铁“怪兽”吼叫万不可惊动龙脉,慈禧太后下令卸下车头,让宫廷太监们用黄绳拉纤,拽着车厢行走。因此留下了“宫奴左右引黄幡,轨道平铺瀛秀园”的奇谈。
这天,为出洋考察宪政的五大臣送行的官员簇拥而至,站台上更是岗哨林立。便装的孙岳和张榕在站内月台处把望掩护。吴越伪装成仆役登上五大臣专车。因为吴樾不是北方口音,引起了卫兵的怀疑。吴樾怕事情败露,借火车开动之际引爆炸药,试图与五大臣同归于尽。
结果“轰”的一声巨响,烟雾弥漫,车破人散,毙伤十多人,五大臣中的绍英伤了右股,端方受了轻伤。吴樾本人当场殉节,年仅27岁。
吴樾牺牲时,腹破肠穿,手足齐断,血肉模糊。孙中山亲撰"爰有吴君,奋力一掷"的祭文。吴樾牺牲后,遗体被抛至荒野,幸得同志保存。吴樾的未婚妻严无畏得知后,自刎殉情。
三、皇族内阁
1906年,清廷下诏预备立宪,并于1908年宣布以九年为期,实行君主立宪制。1908年,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相继去世,年仅3岁的宣统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即位,其父载沣摄政。
![](https://img.haomeiwen.com/i10416876/cc79c17abc5cd91a.jpg)
载沣是光绪帝的胞弟。1900年5月22日,德国驻华公使在街头与清军洋枪队发生冲突,被乱枪打死。事发后,德国提出由一名亲王代表清廷前去德国,向德国皇帝威廉二世赔礼道歉。
1901年7月12日,光绪皇帝的弟弟、18岁的醇亲王载沣从上海出发,乘船抵达德国。德国要求载沣及其随行人员向德国皇帝威廉二世跪拜道歉,以此为由,羞辱清廷。年轻的载沣坚决拒绝,“宁蹈西海而死,不甘向德皇跪拜”。最终,德国皇帝免去了跪拜礼节。
1907年,他获准进入军机处,参与讨论军国大政。1908年11月,慈禧病危,紧急召见载沣、张之洞等人,议立载沣3岁的儿子溥仪为继任皇帝、载沣为监国摄政王。
载沣执政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罢黜袁世凯。后以袁世凯有“足疾”为由,解除袁世凯的一切官职,让他回籍养病。
宣统三年(1911年)四月,载沣以监国摄政王的名义任命庆亲王奕劻为第一届内阁总理大臣,组织责任内阁。但新内阁名单中满人有九名,其中七名是皇族,汉族只有四名,因此被称为“皇族内阁”。立宪派对此大失所望,不少人加入革命党。
四、安庆起义
1907年7月6日,光复会领导的首次安庆起义爆发。徐锡麟暗中联络会党,约定乘巡警学堂举行毕业典礼时,杀掉安徽巡抚恩铭,占领安庆,然后与秋瑾的浙东起义军共同攻打南京。
因安徽巡抚恩铭事先已掌握党人名单,毕业典礼突然提前于6日举行。会中徐锡麟枪击安徽巡抚恩铭,会场哗然。徐锡麟亲率学生军数百余人很快占领了军械所,后被前来镇压的清军包围,激战四小时失败,徐锡麟遇害。
徐锡麟,字伯荪。浙江绍兴人。1903年应乡试,名列副榜。同年以参观大阪博览会名义赴日本,结识陶成章,加入光夏会。
徐锡麟安庆起义失败,其弟徐伟在供词中牵出秋瑾,但秋瑾拒绝了要她离开绍兴的劝告,表示“革命要流血才会成功”,她遣散众人,毅然留守大通学堂。被捕后。她坚不吐供,仅书“秋风秋愁煞人”以对。1907年7月15日就义于浙江绍兴轩亭口。时年仅32岁。
秋瑾,原名秋闺瑾,又号鉴湖女侠。浙江绍兴人。常以花木兰,秦良玉自喻。
![](https://img.haomeiwen.com/i10416876/a96862242647bc23.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