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粗口当中观察文案精髓

作者: 祖三三 | 来源:发表于2018-05-19 20:29 被阅读221次

    从人类语言发明以来,传播的艺术和语言的艺术就有很密切的关联。

    你不得不承认,通常办公室里最能骂人的那位,通常是语言天赋比较强。如果这个人转行写文案,会比一般人写的好。

    我身边同事们性格都比较直接豪爽,通常会借用粗来爱表达自己对工作或者生活的热爱。时就久了。哎,还觉得蛮有意思,天天骂,怎么天天不觉得烦腻。

    还真的发现,语言就是力量,常用语言更是文案的精髓。冥冥之中,自粗口当中得到了写文案的启发。特别是符合网络文章、宣传语的特色。

    第一个情景:假设 ,你和张大声在吵架,他说一句X你妈,你马上就很生气了!

    但如果他说:操你们整个社区、操你国家,祝你XX国被霸占,听完之后,好像不是很生气对不对,甚至会感觉,哎,你到底想骂什么?

    启发第一点:让你的话靠近亲人、朋友。

    我常看到一些资本圈、专业圈的文章写得非常好,结构清晰,引经据典;反而看一般的鸡汤文和网络文章真是像从潲水里捞出来的,啥也不像,还有阵阵味道。但是!这类文章的阅读者一大帮,点击率蹭蹭上涨,反而部分写的专业性强的文章,阅读者比下雨天的星星还少。

    这类网络文章围绕一个核心,就是内容始终和我们的或者亲人、朋友关联。举个栗子,加布里埃尔·塔尔德在《模仿律》是一本专业的书籍。一篇育儿文章和社会热点分析文章都分别进行了引用。

    01育儿文章标题是这样的:“在孩子面前,请你好好做个人!”

    然后文章引用:“模仿是先天的,是我们生物特征的一部分,人们通过模仿而使行为一致。”这一句哈。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你什么样, 孩子就是什么样的。作为一个转折,一篇准备火的育儿经。BlaBla~

    02 热点分析文章的标题是:为什么你这么容易被种草?我们认真地研究了「种草心理学」

    标题的风格也是偏网络化,这一点和上面平分秋色。

    引用的时候:在社会学的视域下,模仿是最基本的社会现象之一,也是人类作为社会性动物的本能。(后面也提到“塔尔德”)俨然是一篇心理分析文章。

    当然,这两者针对的群体不一样,前者偏向看热闹的,后者面对精英人士。

    但是这个社会看热闹的和精英人士,哪个群体多?看热闹的事传播的快,还是精英观点传播的快?

    想都不用想,毫无疑问是前者。想要让文章读者热闹起来,还是得和他们自己或者亲人朋友关联起来。

    “现代营销学之父”菲利普·科特勒在《Marketing 4.0》中提到,在当下这个时代,最重要的是 F-factors —— Family、Fans、Follows,即家人、朋友和你关注的人,最能左右你的观点和选择。

    所以让你的营销内容靠近受众或者是他们亲近的人,与之发生联系,可能比较奏效。

    所以我的文章标题,或许应该这样写《千万不要让你的营销同行看到这篇文章》。

    哈哈,这太虚伪了,不适合我。

    第二个场景:张大声是吵架编程师,逻辑很严谨而且能一连串骂下来:去你个XX,你才XXX,我干XX,我日XX,让你XX都XX,要是XXX,就XXX。

    我们看到,张大声用词丰富,多且重要的是动词,其次有祈使句、假设句。每一句都简短有力,几乎一句一个动词,然后在修辞手法、句法的运用之下,能调动听者的代入感和画面感。

    所以我们得到,启发第二点:动词很重要。善用修辞手法、句式。

    小米手机:为发烧而生。

    很有力量,不仅仅用了动词,而且还用了科技界比较燃的词“发烧”,但是在手机这个行业又相对新鲜。

    所以反过来,在骂人对抗当中,草,干,日,插,怼,爆等是比较常用的动词,你若能采用新词语效果也是棒棒的。比如:我螺旋XXX,我飞XXX,我倒XX

    再看动词使用的文案例子:

    奔驰卡车文案:

    白领将车开向停车场。

    卡车司机把车开向夕阳。

    卡车司机脚下是整个世界。

    来,成为一份子。

    两个“开向”很重要,一种前进的感觉和停车场、夕阳营造了可感场景。

    途胜骑车:去征服,所有不服。(这文案,我服)

    再如:人生若是舞台,衣柜就是后台。(这里,Be动词,是,也是动词。)

    还有就是修辞手法,和句式。

    还是小米,它的愿景:“让每个人都能享受科技的乐趣。”(祈使句)

    马爸爸:“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祈使句,科技、经济圈真的是最常用)

    腾讯微博:与其在别处仰望,不如在这里并肩。(对比)

    2016年央视公益广告《行李》:爱,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暗喻)

    联想:“人类失去联想,世界会变成什么样?” 平安保险: “保险就是保平安。”(双关)

    自然堂:你本来就很美。(夸张)

    别克昂科拉:我的星座是大胆做。(神经病)

    动词是很有能量的,动词是使语言鲜活起来的原动力。有了动作,事物之间发生了位移或者反应,才会有下一个可能。

    修辞手法和句法,各位客官就多积累,用的恰好,总是有意想不到的新意。看过《legal high》吗?古美门律师的毒舌,毒舌金句频爆:

    多么感动的演讲,简直让人胃吐酸水。(反语)

    我没吃过这种像呕吐物的东西。(比喻、夸张)

    你可以去一下乌干达的密林,和山地大猩猩玩玩互相相扑,在那猛烈的巴掌拍击下,你的脑子也许能清醒点。(不知道什么了,反正骂的很爽)

    回顾我国骂人的常用句子,用词简单,语气果断,恰到好处的修辞手法,真是文化精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第三个情景,你们已经对骂完毕,你已经忘了双方骂什么,但是对方气汹汹的样子印象很深,激发了你诅咒对方十八代的灵感。

    吵到最后,情绪很重要,语言反而是其次了。

    第三点启示:要带有情绪。

    情感是人类共同的语言,甚至比肢体语言还要统一。各国文化不同,肢体语言有差异,但是喜怒哀乐总是一样的。

    同样的话,放入不同情绪:

    1、你是猪?

    2、你是猪!

    3、你是猪…

    同样是“你是猪”,三者的情感是不一样的。因此,情感和态度是文案的骨骼,具体语言是外衣。

    (邻居小孩在自己家墙上写的英语,估计是想学以致用)

    文字沟通相对于面对面表达,缺少了面孔、肢体和语音信息的支持,但是我们应该尽量做到,就像和读者面对面一样说话,请他们能感受到其中的情绪。所以运用好标点符号,词语,语言逻辑都能为情绪表达服务。

    当然,一张暴走、逗比表情的配图也是很合适的,画面表达更直接。以前古人没媒介支持,很少能用得上,现在会越来越多的人地用图去表达文章意思了,这是个大趋势。

    最近520好日子要来,同样是男生礼物指南,有些文章就直接摆出:哎呀520要来,这里给你一张清单,能帮助你增进感情……no,没感情。

    有篇文章开篇是这样的 :送女朋友什么礼物?对男同胞来说简直是一道送命题。每年情人节都有无数钢铁直男在作死的边缘试探,姑娘们对奇葩礼物的吐槽也是有增无减。(下图是原文配图)

    这种淘宝上的街边小广告的级的配图,令女人气愤,令男人惭愧,读者情绪一下子营造起来了,后面再放上清单,不管放什么,你已经在默默点头了。因为前戏到位,情绪已经起来。

    习惯性总结如下:

    综上三点,最广大的劳动人民,创造了最瑰丽的语言文化。

    或许有遗漏,对此有研究者请补充。

    有时候觉得,吵架是生活的必需品,也是一门值得学习研究的技术。

    有一次遇见一个一米八的大汉,他骑的共享单车撞上我的共享单车,我顺口就来:我X。大汉立马回:你X谁?

    我也是没经思考,回:我X你。

    大汉:X你妈!

    我:你TM再说一遍!X你妈!

    大汉:X你妈!说谁呢?!

    我:说你!

    大汉:我X!你TM找打是不是?

    我:TM打就打!谁怕谁?!(其实我很怕)

    ……然后两人嘴上扛了好几个回合,问题是谁也没动手。最后在眼神的犀利对峙中散开了。可能双方都考虑到打架的成本问题。

    后面回忆起来,后悔自己没有发挥好,怎么一开始就“X他妈”呢?吵架没有规划好框架。假如先来一句:“你TM瞎了吗?”要是对方回:“你TM才瞎了!”那就正中下怀,我可以回“谁撞我谁TM瞎!比老鼠还瞎!”这样一来,气势上和逻辑上都克制住了对方。

    有点怀念那兄弟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粗口当中观察文案精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xmad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