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题:
一家三线城市的民营书店,业绩困难,已把过去传统的单一售书方式改成了租、售复合方式,读者先购买3本图书参加共享借阅,再支付120元/年借阅费的方式,可以获得全年不限次数的借阅资格,只用了两周就获得了1000+的青少年用户。问题是:1.我想获得更多成年读者用户该如何做?2.如果和更多环境(如咖啡店以及银行窗口等)建立合作,在初期我该如何用更少的书获得更多的用户增长?3.我如果针对企业会员开展借阅,该如何设计规则
二、老师建议:
分析线下卖书的趋势,让你看清趋势和本质;然后再论证租书逻辑是否为你带来长期的盈利;最后,告诉你应该怎么打造一个新模式的线下店。
1、看趋势:互联网零售平台的价格优势和便利性的打压下,传统的线下卖书模式是没有出路的,不要和趋势做抗争啊!
那些如诚品书店的本质也不是书店了,是购物中心,书店也只是他的引流而已。
2、看本质:你的书店本质上就已经变成了一个图书馆。那人们去图书馆频率多吗?公立图书馆也有,藏书量也丰富,不需要盈利,找到年青人办卡的真正原因!
3、看细节:坚持要走“变买为租”的路,可以提高铜版纸印张、高单价、易读性高的一类书的比例,让更贵、更好读的书更快地被孩子们看完。
4、看未来:“变买为租”,更重要的是打造一个“第三空间”。体验空间的核心就是明确自己的产品是聚会,服务对象是某个特殊群体,盈利模式是特定的利润品,然后竭诚为他们提供服务。
最后,总结下建议:首先你要看清形式,不要逆势而为,要积极转型;第二,要看清自己“变买为租”逻辑的背后原因,以及判断是否可持续;第三,你如果坚持走“变买为租”的逻辑,不要把自己的书变成图书馆的书;第四,积极转型成体验空间,为特定人群服务,明确自己的引流品和利润品。
“第三空间”是城市刚需。每个城市都需要一个非正式的公开场所,把工作和家庭的忧虑暂时放在一边,可以放松下来聊天,有了个人与人面对面交流的社交功能。租书其实是消费降级,借由书店的环境提高阅读体验才是消费升级,才是顺应未来。
考查成功书店经营模式,引入社交场景概念、注重阅读环境,装修时尚、格调清幽,对吸引城市白领大有帮助;三线城市的成年人,知识付费意识较差,能免费的不会买,特别是纸质书。索性费用全部免费,从只以图书为媒介做本地平台,转型为服务平台。原有的会员卡计划继续,组建读书会,培训讲座,同时用咖啡奶茶等作为基础利润品支持日常运营。
三、思考 :
办法总比问题多,关键在于开阔眼界。
公司:如果以后是直采后,公司是否有存在的必要,中间商因为无利润无存在空间,但是客户应该会存在配送,所以总代从代理商会转变为配送平台。
个人:根据工作需要完善技能,在自己成长的同时 ,做好俊和傧的榜样,引导他们利于阅读开阔眼界,一起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