糊墙(原创散文)

作者: 柏杨村 | 来源:发表于2019-04-13 07:14 被阅读43次

小时候,尽管家徒四壁,父亲和母亲总希望把日子过成花。

糊墙(原创散文)

父亲有一双撑大伞的手,给家里挡风雨,在外面可以撑得一片天。这双手不仅可以糊田坎、糊墙壁,还可以走天下摸脉打针康复大众。母亲有一双多才多艺的手,清明节回去,她还拿出两双纳的鞋垫给我看,密密麻麻纹路清晰、花朵鲜艳,自然想起她年轻时糊布匹纳鞋底、灶台上忙碌的场景,一年四季手没有空过。

记事起,知道家里的堂屋后墙有两条缝,老鼠在里面上下自如打地道战。父亲在地坝外挖松一堆土,抓一把稻草在里面,和上一盆水,反复和泥,用盆子装好拿到墙缝前,抓起来把两条缝堵起来,边堵边骂老鼠的八辈子祖宗。因为缝隙有的地方比父亲的大拳头还大,所以要堵两三次才能堵好。墙糊好了,从此再也看不到老鼠在里面自由嬉戏藏猫猫了。

糊墙(原创散文)

父亲当队长那两年,每次开社员大会他都要读报纸。生产队的报纸邮递员直接送来我们家。报纸多了,父亲就拿来糊墙。因为那个年代的米汤珍贵,父亲就搅一盆玉米糊,就像母亲糊布壳一样,把一张张报纸在大方桌上摊开,用布巾沾上玉米糊把一张报纸刷遍从下往上贴上去。对开大报,几张报纸就超过了父亲的高度。我们三爷子(还有三弟)忙活了半天,把堂屋的墙面糊了两米多高。那时,无论是《四川日报》还是《人民日报》,除了国庆和春节,平常都是黑白版面。满屋子都是文字,从此这些文字一个个镌刻在我的脑海中。

吃饭的时候,正上方是父亲的位置,不偏头也看不到墙上的图文。其余三方可以看图文读报纸。毛主席会见基辛格,周总理会见西哈努克,陈永贵副总理视察山西,郭凤莲回大寨,第三世界人民大团结等等,每天反复读反复看,有时边看边琢磨,所以知道新闻是怎么写的。父亲打我筷子了才知道自己在发呆。

糊墙(原创散文)

后来,我站讲台后也有机会拿到报纸了,我也可以把自己的屋子装的浪漫一点了。有了妻儿,家里本来就挤,可是我还是把屋子用竹竿、篾条隔出一间微书房。一米见方,除了小书桌,可以放下一条方凳。书桌是用竹条做的,我专门牵了一条灯线挂在书桌上方。“瓦数小点,电费贵。”买灯的时候,孩儿妈反复叮嘱我。四周用报纸糊好,头顶都用竹片和报纸盖好,看不到屋顶。小书桌上放着教材,还有从县图书馆借回来的小说,因为不平,所以桌面有一张从街上找回来的玻璃,薄,不敢用力,只能轻伏在上面写东西。懂事的儿子也从不在上面用力捣蛋。我的第一篇见报的稿子就是在这微书屋里写出来的。

后来离开了家,为了生活奔波了半辈子。心里常常会想起用报纸糊的墙,是她激励我喜欢文字;也忘不了那间用报纸糊的,陪我度过了两年多的小书屋。

相关文章

  • 糊墙(原创散文)

    小时候,尽管家徒四壁,父亲和母亲总希望把日子过成花。 父亲有一双撑大伞的手,给家里挡风雨,在外面可以撑得一片天。这...

  • 糊墙随想

    01 客厅与卫生间相邻的墙上壁纸裂缝了。开始只是一处,不到一寸,并不伤大雅,我也不以为意。 半年下来,演变成几处,...

  • 糊墙的报纸

    都说报纸是时效性的产物,没错,大事小情都有,都是新鲜事。有的为了拼线索搞得你死我活,就是为了能抢到一手材料。按这么...

  • 笑出眼泪

    你用啥糊墙,旧报纸,编织袋,还是其他的,我听过用钱还糊墙的。 村里有兄弟两个,老大,老二,老大和老二...

  • 魂归来兮——(原创仿古散文)/徐宏

    徐 宏原创(仿古散文) 魂归来兮——(原创仿古散文) 徐 宏 吾名宏,姓氏徐,自称徐郎,知天...

  • 在黔北生活

    散文诗﹒原创 在黔北生活...

  • 散文《原创》

    坐在晚秋的岸上等你 秋色斑斓多彩,一颗杏树,秋叶一半红一半绿,从远出望去,秋风拂动,像是跳动的红苹果,走近了看,它...

  • 散文/原创

    走进六月 柔柔地多了几分萧瑟 树在滴落的夕阳下开始凝重 河水收敛了浑浊 鲜蓝澄翠神秘起来 透过目光 是渐渐融化的幻...

  • 老屋:糊墙纸

    老屋的墙是泥土的,为了房子灰尘太大,就在墙面上糊上一层墙纸。所谓的墙纸多数是报纸,或者画报纸 ,一般裸露出来的部分...

  • 病态诗剧

    (四幕十二场) (朝霞之子,死于黑夜) 人物:糊墙者 提桶者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糊墙(原创散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xwkw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