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风筝的人》是美国卡勒德·胡赛尼的作品,李继宏的译作。文章写得是12岁的阿富汗富家少爷阿米尔与仆人哈桑情同手足,哈桑为他“千千万万”,阿米尔在一次风筝比赛以后,亲眼目睹一幕有关哈桑惨剧的发生,阿米尔却选择了躲避。逃离后的阿米尔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与内疚,后来阿米尔赎罪的故事。文章带给我最大的感受不是故事情节的巧妙,而是文笔的真实性,内容的悲惨性,它令我陷入了深沉的思考,我不想谈阿米尔的良心发现,只想聊一聊哈桑悲苦的一生。
卑微的出生注定苦难。哈桑的父亲阿里是一个脑瘫患者,在富豪家做仆人,他的母亲却是一个风骚而美丽的女人,哈桑的母亲生下哈桑后,看都没看他一眼就离他而去,哈桑是一个兔唇男孩。因此童年的阿桑累次遭受歧视,阿塞夫称阿里为“巴巴鲁”(专吃小孩的恶魔),叫哈桑为“没娘的哈扎拉小子”。即使富豪待阿里如亲兄弟,待哈桑如亲儿子(最后的事实是哈桑是他的亲儿子),时时处处为哈桑考虑,甚至请来大夫为他医治好兔唇,但种族的歧视、等级的森严、世俗的约束,注定了哈桑的苦难。阿米尔虽然经常和哈桑在一起玩耍,但也限于两个人独处时;朋友聚会时,哈桑是不在朋友之列的;虽然阿米尔知道哈桑是全心全意为他的、一个真心真意的朋友,但是在阿米尔的潜意识里,哈桑和其他的朋友还是有区别的。哈桑得不到朋友明确的认可,等不到父亲公开的确认,一辈子活在卑微中,真心诚意待人,得到的却是背叛;他可以为阿米尔抛头颅,洒热血;阿米尔却在他受欺负时选择了“闭嘴”;明知背叛,还是要小心翼翼地表示关心。也许有人会说,奋斗改变命运。可是在战争背景下的阿富汗,你的奋斗会成为一场笑话。由此我们可以理解《骆驼祥子》中祥子为何始终逃不脱命运的魔咒。
童年的苦难深入骨髓。在一次风筝比赛之后,哈桑被阿塞夫拉进了一条巷子,毒打,并遭遇了性侵。事后,擦着眼泪告诉阿米尔,他没事。真得没事?怎会没事?一个12岁的男孩遭遇如此事件,怕是一辈子也忘不掉吧?我有一个非常好的闺蜜曾告诉我说,她小时候年幼无知,邻居一个比他大十几岁的男人用糖果或零钱诱惑她,抱她、摸她,甚至把她带到厕所(农村那时的厕所一个单间的)或骗她到他的房间想与她发生关系,幸好那时的她虽不懂事,个性却较强,不肯听他的话,多次逃脱。当时根本不懂,母亲从没教过她这些,也从没关注过她,那时的人都忙于生存,根本不懂得这些。直到现在,她才懂得原来这样叫性侵。可是她对这些事情一直耿耿于怀,羞于谈起,三四十年后还认为是自己人生中的污点。哈桑的痛苦真实存在,他如何走出这深渊?怕是多年以后午夜醒来还是会一身冷汗吧。所以请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孩子,可以没有钱,但不能没有关爱。钱以后可以挣,关爱一旦失去,苦难一旦产生,无法弥补。
拼尽全力的救赎。哈桑因阿辛汉的请求回到了富翁的庄园——曾经被侮辱离开的地方(阿米尔因无法面对自己的懦弱,诬陷哈桑偷窃,逼他离开庄园)。富翁彼时因战争带着儿子阿米尔去往美国生活,把房产托付给了好友阿辛汉;阿辛汉因年老体弱无法打理庄园,因而请来了哈桑一家。哈桑一家却因此搭上了性命,只有他的儿子索拉博幸免于难。索拉博被寄养到孤儿院,遇到阿塞夫,与他父亲一样遭受到性侵。阿米尔终于勇敢一回,拼尽全力救赎索拉博,直面与阿塞夫战斗。虽然结局九死一生,但从此阿米尔放下了心魔,与其说他救赎了索拉博,不如说是对他自己的救赎。
整本书内容过于真实,书中的人物经历太多苦难,特别是战争带给我们的直观感受太过强烈,好在书中也不乏温馨,读起来不至于太过凄惨。这也许就是人生吧,生老病死、苦难、痛苦、幸福,它们一直复杂地存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