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读后感

作者: 伊凝crystal | 来源:发表于2018-08-19 11:34 被阅读2次

三百多年前莎士比亚面对人生的种种苦难发出了感叹:活着或死去是一个问题。诚然,死很可怕,可活着更需要勇气。活着,这个朴素而又再寻常不过的词语,似乎也很耐人寻味。

余华的《活着》这本书是以“我”的视角,以听老人讲故事的方式叙述了徐福贵戏剧性的一生。讲述了在内战、建国,抗美援朝、大跃进,人民公社,三年苦难,文化大革命等近四十年的社会剧烈变动革新中,徐福贵一家不断经受着种种苦难,最终所有亲人都离他而去。末了,只有一头老牛和他相依为命。

文章正叙与插叙结合,夹杂着接地气的方言和民谣,使人物活灵活现,情节紧凑,更贴合时代背景。文章中的主要人物是福贵,是个复杂的人物,集幸运与不幸于一身。他很不幸,却又坚强地度过坎坷的黑暗年代;他又很幸运,却眼睁睁地看着亲人一个个离他而去,体验失去亲人的切肤之痛。文章有很多命运和时代的不可预测性,也包含着深深地无奈。当他的爹娘甚至是出场比他晚得多的苦根都离他而去了,而福贵却自己从头走到尾,从一个人走到一个人,眼睁睁地看着身边一个一个至亲离他而去,活着无疑是一种幸运,但更是一种痛苦。如果说之前福贵的亲人离去是因为他不懂珍惜,那后段福贵的亲人接连以各种原因离他而去而是因为懂得了珍惜,却迫于时局,可能这才是最大的无奈吧。

书名《活着》似乎透露出悲剧色彩:不再追求功名利禄而是单纯地想要活着。让我不由地想起了古往今来历代皇宫后院在夹缝中力求生存的女人们,她们从一开始或许是单纯不谙世事的,但后宫勾心斗角让她们迅速成长,或成熟老辣,或沉静稳重,无不是为了生存为了活着。近来读《后宫如懿传》,更加深了我对《活着》这本书理解。之前只单纯的觉得,福贵活着虽然经历了种种苦难但最终安在,他虽然年迈孤独的活着,但是活着就是最大的幸运。在与如懿相比后,我似乎又有了新的理解。福贵和如懿一样,都经受命运的摆布。福贵经受了亲人相继离去而自己却无能为力。就算有天大的本事,奈何当时时局动荡,只得接受命运的摆布和支配。如懿身居宫闱一言一行都可能危机自己的生命,经历勾心斗角,看着自己的至亲至爱一步步远离,也曾沦落到身居冷宫的地步,尝尽了心酸。他们又有些不同,如懿可以运用自己的智慧紧紧地将命握在自己的手中,在冰冷的后宫还有情同姐妹的海兰。福贵在最后体悟到生命的归宿,和老牛一起相依为命。他们都有各自的幸与不幸,但是他们都曾不放弃。这便是活着应该有的样子:既使生活很艰苦,也要努力地活着。

相关文章

  • 证明

    ——《活着(余华)》读后感 归纳法:活着→遭罪 演绎法:遭罪→活着

  • 记忆中的过往

    《活着》读后感 当我被要求写一篇名著的读后感时,我首先想到了余华的《活着》,这...

  • 《活着》读后感

    《活着》读后感 陈彤 七五班 《活着》这本书向我诠释了什...

  • 活着很辛酸,人间却值得

    ——《活着》读后感 对于《活着》这本书,很多人用“血淋淋”这...

  • 世界以痛吻我,我报之以歌

    ——《活着》读后感 余华的《活着》太沉重了,但又充满了希望。 ...

  • 18级全春焕

    《活着》读后感 活着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关注问题的...

  • 《活着》读后感

    《活着》读后感 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的。——余...

  • 始于静,归于静

    这只是一篇读后感,《活着》的读后感 福贵仍然活着,和一头老牛静静的活着。 有时候,我真的不喜欢余华清冷的文字,它让...

  • 死很容易,活着很难

    ——余华《活着》读后感 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的。 ...

  • 2020寒假优秀读后感

    《活着》读后感 1801班黄嘉嘉 今天读完了余华的《活着》。不同于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活着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yawt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