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推荐指数:★★★★
*这是我2019年读完的第6本英文原著。
*出于某些众所周知的原因,我不能写出这本书的书名、作者及书中提到的人物。本文仅谈书中提及的一个理念。

假如给你五天时间,全部用来思考两个问题,你会怎样想?
问题1:什么是joy ?(我认为joy翻译成“喜乐”最贴切)
问题2:怎样获得joy?
喜乐不是简单的快乐或短暂的幸福感、快感,而是一种绵长的情感和精神境界。
即便是简单的快乐也不那么容易获得。不是吗?除却口腹之欢和肉欲,人一生中究竟能体会多少次快乐?有时候也许只是一瞬的惊喜,一转眼又成了空。有时候是一个收获,一个念头,随即消逝于无形。
正如这一生的生活,平淡、苦痛总是大于快乐的总量。如果每种感觉都有重量的话,一两苦难也许抵得上十斤快乐给我们的影响。
欢愉总是短暂,苦痛永远突如其来。一秒前还平静如水的生活,下一秒也许就是狂风骤雨。沧海桑田般的变幻,超出所有凡人的控制。
于是,很多人甚至不敢奢望喜乐,但求一份平淡已是不易。
如一位智者所说,每天早晨醒来都欣喜地想道:今天又可以活在这个美丽的世界,这是多大的幸运。
七情六欲、五劳七伤,通往喜乐之路上布满诸多阻碍。妒嫉、忧愁、担心、恐惧、贪婪、孤独、绝望、炫耀、攀比、失望、怕死、疾病、悲伤、背叛……这短短的一生,如何绕得过去?
有人提出喜乐的几大要素,姑且称之为支柱。
- Perspective 视角
- Humility 谦卑
- Humor 幽默
- acceptance 接受
- forgiveness 宽恕
- gratitude 感恩
- compassion 慈悲
- generosity 慷慨

这些要素看似都不难,其实达到每一项的合格高度都不容易。这些要素中,我格外欣赏compassion(我独家翻译为“慈悲”)。慈悲不是简单的同情(sympathy),也不同于感同身受(put yourself into others' shoes),而是:something we want to become.
A compassionate concern of others’ well-being is the source of happiness. 对他人满怀慈悲的关切才是幸福之源泉。(笔者译)
Compassion is a sense of concern that arises when we are confronted with another’s suffering and feel motivated to see that suffering relieved. 慈悲是当我们目睹他人受苦时渴望助其解除苦难的关切之情。(笔者译)
这比感同身受的同情高了不止一个档次。
*在学习这本书中某些理念时笔者做了一些soft googling, 期间偶然发现了一个英语作家的网站很有趣,与君共享:https://yaniksilver.com/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