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街道两旁三三两两的红灯笼,大的一串串挂路灯的杆上,小的红彤彤的像橘子的灯笼挂在两旁的行道树上。一车车的灯笼,跟着升降车,里面的工人将这些年的味道,整整齐齐的挂在街道两旁,从街的这头到街的那头,从这条街道到那条街道。走在街头,或骑车、或开车,只要抬头一望,那鲜艳夺目的红灯笼一排排齐齐整整的映入眼帘,那些小的红灯笼在绿树间随风摇曳,活脱脱像一个个红透的橘子在调皮的荡着秋千一样。名副其实的中国红,看着让人心头格外的温暖。年越来越近了,恍若听到那“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恍若又看到一家人聚在一起有说有笑的场景。恍若穿过时光隧道,回到那儿时的新春佳节……
![](https://img.haomeiwen.com/i19670237/c3e916c42d7c4b80.jpeg)
![](https://img.haomeiwen.com/i19670237/735c265d8fc0b27c.jpeg)
放完寒假,着着急急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学校布置的《寒假生活》做完,小字几十篇写完,日记想着花样的编写完。这样到过年的时候就可以撒欢的玩。那个时候,玩的东西挺少,无非就是一些自己做的小东西,男孩子一般玩的用旧书或者旧报纸,旧作业本折叠成方方正正的一种叫做“叭”的东西,玩的方式就是把一个“叭”放在地上,靠手臂的力量从旁边用另一个“叭”震动,把地上的震动翻面就算赢家,同时这个被震动翻的“叭”归赢家所有,女孩子要么踢鸡毛毽子,当然,这个毽子也是自己做,用一个小钱作为底座,外面用旧布或者边角布料缝上,再剪一节旧的筷子大小的用于井水取水用的塑料软管,大约一寸长,在软管的下面一厘米处用小刀分成四分,像一个十字架,分别缝在底座上。再找一些平日爸妈杀鸡时留下的鸡毛,那种特别漂亮的,像孔雀一样靓丽的红得发亮的鸡毛插入塑料管里,这样就成了。几个女孩子围在一起,各种花样的踢法,脚的侧踢,前踢,又或者向后面绕着弯儿踢,又或者仰望着把毽子踢到额头上,再落下来踢等等等等,玩法特多,旁边的候着,有的数数,有的在旁边故意恐吓打岔,有的惊险处发出尖叫,其目的就是让踢毽的人“快一点死”,这样下一个才有机会。有时候男孩子和女孩子一起玩的项目也有,那就是跳绳,长的多人跳,短的两人也可以跳。那时候的绳子可不是现在买的那种,是自己找稻草用手搓的绳子。那时有技巧的,搓得越紧就越用得久,搓松了就容易散开,那时遇上这种情况,向爸爸妈妈撒娇,请爸爸妈妈帮忙搓是常有的事。小伙伴们常常玩得满头大汗,一点也感觉不到冬日的寒冷。如遇没有“装备”的时候,也玩一些捉迷藏、老鹰捉小鸡之类的,男孩子还有可能玩“斗鸡”。这个可不好玩,就是用一条腿支撑身体,另一条腿用两手抓住抬到膝盖处,用膝盖去顶对家,让对家摔倒为赢家,看着都觉得疼。玩的太多太多,即锻炼了身体又玩儿得尽兴,一说起来简直就刹不住车的感觉。
![](https://img.haomeiwen.com/i19670237/54e1f61fe1cdb358.jpeg)
过年还有新衣服穿,那时候不知道生活紧迫是怎么回事,反正就喜欢过年爸妈做的新衣服。那时候爸爸是个当地有名的裁缝,十里八乡的衣服好多都是出自爸爸的手,跟我们做的还与众不同。我的衣服,爸爸会在衣领的边上整一圈花边,又或者在小口袋上整个小巧的蝴蝶结,或者把衣角做成园角,总之,看起来就是不一样,和别的女孩子的样式不从样。哥哥的也是在肩上或者口袋上总有特别的装饰,有点军人的感觉。幸福就那样萦绕着我们。
![](https://img.haomeiwen.com/i19670237/91fe8d30d66b8e13.jpeg)
小孩子嘛,最喜欢还是过年的小吃食了,什么红薯干啦、瓜子、糖果、炒花生、红薯丸子、酥肉、甘蔗、橘子……凡是有的都可以随便吃,口袋里、床枕头下都是我们储藏食物的好地方,满满的幸福。
![](https://img.haomeiwen.com/i19670237/0a6837f0ef3131fe.jpeg)
过年钱也是有的,不多。期末考得好可以得五元,考的得不好也可以得两元。再加上奶奶、外公外婆、小姨、亲戚这些给的,少说也有十来元吧。拿着这些钱最高兴的莫过于买烟花了,那种像“金箍棒”一样的,用彩纸包裹着,上面有印着花炮的五颜六色,还写有一共多少颗。买好拿回家,就急急切切的盼望着天黑,越黑越好。好不容易熬到夜晚,催着哥哥放,哥哥老说再等等,天还没全黑。就那样熬着,数数的熬着。终于可以放了,哥哥用手拿着,点燃引线,高高举向天空,炮往天上一冲,哥哥的手由于后坐力一抖,还是有点吓人,当烟花点燃夜空,整个亮起来,然后像星星雨一样带着亮光徐徐坠落,落入无边的黑夜,接着又是“啪”的一声另一颗又腾空而起,接着散开坠落。就这样一颗接着一颗,我们心奋的数着,同时被那耀眼的色彩震撼,恍若自己也跟着烟花飞舞起来一样。我们舍不得一次放完,总是在黑夜放那么一两只,存着慢慢放。邻居们也有放的,我们常常在春节那段日子里守在院坝里看自己放的烟花,也看别人放的烟花,不知怎的,就是看不厌。
![](https://img.haomeiwen.com/i19670237/68eb939ed08e6dbe.jpeg)
放鞭炮就是大人们的事了。从初一的凌晨开始,就此起彼伏,“噼里啪啦”雷鸣般的从村庄里的这家到那家,山的这头到山的那头。总之,我们是在睡梦中被震醒,又在震动中沉沉睡去。即使在梦里也是烟花四起,鞭炮齐鸣。分不清是梦中还是现实里,那年的味道浓烈的包裹着每一个人。看看那每家每户都贴上的大红对联,张家的上联:迎喜迎春迎富贵;下联:接财接福接平安;横批:吉祥如意。李家的上联:精耕细作丰收年;下联:勤俭持家有余年;横批:国强富民。门上倒贴的红色大“福”,那真是一个喜庆。
![](https://img.haomeiwen.com/i19670237/1073b59824e32567.jpeg)
看着这满街的大红灯笼,年味萦绕心间,一圈圈散发开去,好一个幸福满满的大红“中国年!”
![](https://img.haomeiwen.com/i19670237/c24fabcb808aef6d.jpeg)
![](https://img.haomeiwen.com/i19670237/859eb1e113e968eb.jpe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