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到这个标题,
大家也会像我一样觉得不可思议吧,
为什么草原不是我们传说中的绿色
而是寸毛不生呢。
因为现在这个季节,
草原确实是这个样子的。
今天我就给大家讲讲我们这一会儿绿意惹人醉,
一会又寸毛不生黄沙满天飞
多变的大草原吧。
所有人都有这样的一种概念,
去海边,任何时候它都是海边。
去山里,任何时候它也是山里。
但是草原就不一样啦,
你得在有草的时候来,
见到的才是草原。
今天我们从三种颜色来认识一下它吧
分别是白色 ,黄色和绿色。
第一种白色
就是冬季白雪覆盖的世界了,
这是一个可怕的季节,温度极低。
相信很多南方的小伙伴都难以想像在室外温度低至三四十度是一种怎么样的冷。
在物质还不像现在这么充足的年代。
我的印象当中,
小时候的冬天的吃的最多的就是土豆和白菜了,
偶尔也有冻鱼冻肉。
等开始下雪的时候就不用冰箱了
把下的雪堆起来,拍实
然后从底部挖一个洞,
把需要冷冻的肉放在里面
要吃的时候就直接去取。
你们肯定会想为什么没有新鲜的蔬菜啊,
因为商店里面的温度本身就低
再加上室外的温度,
白天短,黑夜长
蔬菜在从市场进到商店的路上估计就被冻得没法活了,
再加上冷热的温差一大,
菜回到商店多半就蔫了
所以店主一般就会进一些比较容易保存的食物,
那就还是土豆白菜最方便了。
所以北方很多人的土豆白菜情结是从小吃出来的
不是有多好吃,
而是外面冰天雪地。
家里人围在一起做一锅炖菜冒着热气,
不畏严寒也是一种难得的幸福。

南方的小伙伴是不是又要想为啥不炒菜呢,
因为一个菜刚炒完,热的
第二个菜上桌,第一个就微温了,
三个菜上桌,就可以吃凉菜了。
我们这边吃的菜和南方小伙伴吃的的鱼虾一样,
都是随着血液流淌给我们生命能量的。
但是我觉得土豆吃多了,
淀粉也多,
在脑子里转悠不开,
比较容易短路。
每次我说脑子里有浆糊的时候,
我就觉得是淀粉太多的缘故
即使现在条件好了。
土豆也像是馒头一样变成了主食。
小的时候在大冷天里没的玩就一口一口不停地吹哈气
然后哈气往上走,就粘在眉毛上,
嘎嘎冷
再和你们说一下冬天非常容易受伤的舌头吧
剩余的你们自行脑补
小时候啥也不懂对未知的世界充满了好奇
最多的就是用舌头去舔铁门,
舌头粘在铁门上
不敢喊,
不敢叫
用力一扯,
就会掉一层肉,
现在想着都疼,
不过就是没长很多记性,
不过现在的温室效应。
北方也没以前那样刺骨的冷了,
离以前那种无忧无虑的快乐也很远了,
并且现在的房子里都有暖气,


你们在南方的冬天里裹着衣服吹着空调。
我们在北方的冬天里穿着半袖抱着暖气。
都是取暖
不冷就行。
只要不出门
电影里拍的狂风暴雨的草原,
例如狼图腾中追马的场景,
那样的暴雪
那样的白毛风一点儿也不夸张,
非常的写实,滴水成冰,什么都不在话下,所以,我们也多数在心里想想远远望去被白雪覆盖下的草原
一片圣洁


第二种就是黄色,
你猜为什么是黄色呢,
黄色的天,黄色的地。黄色的树,
是不是有一种荒凉的美。
过完冬季冰雪融化的水非常稀少
所以植物都露出来她本来的样子,
用寸毛不生形容真的再恰当不过了。
到处都是一片枯黄的景象,
到狂风袭来卷起漫天飞沙,
应该就是飞沙走石的架势了吧。

碰到这样的天气,
我们都开玩笑说,
体重轻被吹的快要飞起来,
有电线杆抱电线杆,
没电线杆就报树,
我不怕吹走,
因为我底盘稳。
不过也有好处,
如果顺风回家,走路都特别省力气
乘着风,风就顺路把你吹回家,并且快速抵达
以前总是听说小孩子上课大风天回家的路上被吹的去了很远的老乡家里,
老乡对这样的事情也习以为常了
多数都是安抚小孩子不要怕,
风停了,小孩子又被送回家
大风无情,
但是人们的感情还是很纯真质朴的。
不过物竞天择也是非常有道理的。这边的人们性格都很粗犷,也很豪气。
积蓄了一个秋冬的力量,此时的草原。
近看仍是枯草不过远看就可青可黄了,
虽不成风景,当时也也独具一番特色,
地上的小草都在期待雨水的垂怜,
来到这个广袤的草原这样他们就可以尽情的生长了。
前几天偶尔看到绿化带中的植物有的在抽新芽了,
如果你以为这个时候可以去草原撒欢儿,nonono,
在南方油菜籽成熟插水稻的季节,
对草原只是预告片,
因为它告诉你的是广告以后更精彩,敬请期待。

在六七月份雨季来临,雨水充沛,
小草长势喜人,
要来体验的朋友该开心的笑了,
这也应该就是第三种颜色也是最美的颜色了——绿色,
这才是草原的本色出演,这才是真正的草原。
虽然风吹草低见牛羊神马的描写我也没实地的见过,
但这个季节如果你你身临其境的去感受,
静静的品味。就会感慨,不负此行。
当你站在山坡上,远处高低起伏,
放眼四方,宽广的土地生机勃勃,
充满安宁,轻轻闭上眼睛。
放松身体,张开双手,慢慢呼吸,
听风的声音,鸟的声音与你的声音。
它能容纳并吹散你身上所有疲惫与压力。
就算你是带着满满的不悦,当你看着远处随风轻舞的草海,也可以慢慢的归于平静。
这样的草原孕育出的草原的民族也是别有一番风味,
每一个离开草原或者来过草原的人,
都有草原情节,像歌里唱的,
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
进入草原,感受的不是看到了多么漂亮的风景,
而是像回到家里,回到父母的身边,
能把所有的负担放下,能静静的感受自己。
对于旅游我觉得就是在自己待腻的地方去别人待腻的地方转转。
因为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
但是多少次的旅游经历,
都变成了去哪里吃过啥,啥好吃的吃货论坛会
我觉得好像一说吃,就和风景无关了。
现在就给大家说这边的好吃的吧,
你们是不是一说大草原的吃的,
冲进脑瓜的就是牛羊肉啊。
不过确实是肉多,



羊肉串儿,手把肉,涮羊肉,羊蝎子
因为这边一到七八月份就到了杀羊的季节
很多外地的朋友开车过来拉整个白条羊回去储备整个冬天的羊肉
很多人都说内蒙古的羊肉不膻
很可能和这边的地里长一种叫做沙葱的植物有关系,
所以这边的羊肉很好吃


然后就是牛肉干
牛肉干的产业就是地标性的产业,以前用的都是自然风干,
但是这种被风吹干的牛肉,很多人都吃不惯
尤其南方的小伙伴,
有的说这种自然风干的牛肉放到嘴里,
就像吃树皮
哈哈哈
因为风干的过程很长,
三斤牛肉才出一斤牛肉干,
口感还不够大众化
所以现在又有了最新各种口味的火烤牛肉干
再有的就是一些奶食品,





有蒙古奶茶,奶豆腐,奶皮子,黄油,奶酪,还有马奶酒
小伙伴们也可以来尝试一下。
不过可以喝酒的小伙伴来这边喝酒最好先看下酒精度数
这边有很多酒精度数很高的酒

酒中鼻祖应该就是经典的草原白酒了
瓶体没有啥太多的装饰
就是酒精度高,
喝一瓶顶一瓶
如果草原白都喝不醉的一般就只有李白了
其他还有啥好吃的呢,
有烧麦和羊杂碎,


以前羊杂碎我也不吃,
但是自从吃过一家做的很正宗的以后,
就可以接受这种叫法的美食了,
做大就是把羊的心肝肺一锅乱炖出来的好吃美味
这边还有地道的蒙古包子,

一个包子有成人拳头那么大,
不像小笼包子那么迷你
不过吃了特别扛饿



还有黄油饼,蒙古果子和大馅肉饼
来这边吃过大馅肉饼的人
都说这样吃肉也过瘾。
剩下还有啥好吃的是我能想到呢
还有铁锅焖面,卖相不好看但是非常好吃。
说了这么多
因为你们眼里好奇的大草原和我好奇的大草原看样子是一样的,
虽然说我也在大草原生活,
但是有些东西我也没实地见过,
所以没办法用语言描述给你们。
以前老听一些陌生的朋友,
问我大草原是不是骑着马在上课或者上班那。
然后会不会住着蒙古包,
然后是不是或者那种用车拉着整个蒙古包行走的那种游牧民族。
我就词穷的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现在在很多旅游点,蒙古包是用来让人们旅游使用的,
因为蒙古包本身那种的建造的风格,
有一种和草原融为一体的感觉。
不过蒙古包的那个门很低,
进去以后空间就很大了。
但是这边的风沙很大,
对蒙古包整个的抗风能力和耐寒能力也是不小的挑战。

我们这边还有非常大的风力发电站,
被妖魔化的黄风在发电站里就是一个可爱的角色。
发出来的电被输出到全国各地,
也许你们偶尔路过的一个角落在黑夜里发出的灯光
就是在这个广袤的大草原的某一个电塔输送过去的光。
要不要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你们的城市是一年四季
草原的天气是一天四季
中午艳阳高照,T恤短裤
晚上就冷的随心所欲了。
所以把草原一行纳入旅程的时候一定要记得带一身厚点的衣服。
带好防晒,
带好保湿喷雾
因为来大草原吹三天风,
皮肤可能会变成土豆皮。
没来大草原时,
草原是的个名词
来过大草原后,
你就会知道来草原就会上瘾,
那种万物尽收眼底
仿佛让你重新认识了人生。
一定要来草原旅行,
一定不负此行。
洁白的哈达送给远方的客人,
欢迎您到草原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