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上过学的人,都有背诵的记忆吧。
尤其是语文课,学习的古诗文绝大部分都需要背诵,想想你第一时间能够脱口而出的古诗词是哪首,我想起的是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据调查,频率最高的是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木兰词》,那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没少用于作文中,那句“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抑扬顿挫,铿锵有力。
有人质疑,不应该让孩子机械地背诵,因为他们无法理解古诗词的含义和意境。不过古代孩子自幼学习古文,当时的私塾教师就是让孩子背熟,不明白没关系,长大了自然理解。我上学时也曾对背诵厌恶至极,觉得孤燥无味。但成年后的一次旅游改变了我的看法。,那是一次海南三亚的旅游,傍晚漫步于沙滩上,海风徐徐吹来,潮水一波波的吻着脚踝,海的上空,一轮硕大明亮的月亮发出柔和的光芒,海面上波光粼粼,似无数碎银闪闪烁烁,那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立刻出现在脑海。
秋日在黄昏的湖边散步,此时残阳似血,余晖笼罩大地,碧绿的湖水一半被夕阳余晖染成红色,一半依旧翠碧如玉,此情此景,令我想起那句“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的诗句。
暮春时分,鲜花此起彼伏地奔赴这场春天的约会,漫步于花潮绿海中,一只只玲珑的小燕子时而上下翻飞,时而停驻树枝,此时不正是“冥冥花正开,飏飏燕新乳”的美好时光吗?
少年时背诵的古诗已经深入骨髓,在某个时刻,我们突然领悟,古人的诗词说出了我们想说而说不出的感受,我们的经历古人已经经历过,人类的感情不会随着时间推移而有变化,这就是那些精微表达人类喜怒哀乐的文艺作品之所以传世的原因,乐我所乐,忧我所忧,与我心心相印,感同身受。
所以在不了解世事的年纪背诵经典古诗词或文章,是大有好处的,即便我们当时懵懂无知,但涉世越深,我们就会在某个时刻如顿悟般理解了作者的写作意图。
背诵是为了让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为了更好的去理解这个世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