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记
原文题目:《那些人为什么不怕死》
https://www.jianshu.com/p/fcdef74b9945
改了题目,也修改了内容。
01.
昨天,在简书上Fountain小助手那里读了《被革命先烈的精神感动了》一文https://www.jianshu.com/p/3e177928a3c2看着那张黑白照片中没有经过任何ps处理的瞿秋白,那是他在临刑前的面容,想像着彼景彼境,确实是让人由衷的感叹,他坦荡荡地视死如归。

那年,翟秋白36岁。
一个人在这个世界活了36年,在面对着即刻来临的死亡时,能够有着那样坦荡自若的面容,他的内心一定是很安静的,那是多么不容易啊!
他为什么会不怕死呢?
一个人,活到四十岁前后时,要思考一下生与死,要想一想,因为每个人,终归都要面对死去这个问题,因为这个问题已无关个人的愿意或是不愿意。
02.
按照孔子所说的,四十而不惑,其中包含人活到40岁的时候,对于人终归一死这件事情,也应该要清楚的。
像瞿秋白这样吐纳中西方文化,又经历了那么多事情的大智通慧之人,在40岁之前,比别人更早地解析了人生之惑,是很正常的。
孔子活了70多岁,当年,他的那些学生,经常有人向他探问死的事情,孔子只说“未知生,焉知死”一句就完了。
孔子当然是知死的。只是他不想多说死这件事,他毕生都在建立一套“生而有为”的概体体系。关于死,这个名词,这个概念,不在他的体系之内,他觉得没有必要花时间跟学生说清,说死没什么意思,因为每个人都要面对一次嘛,到时候不用知,直接进入行动中。

当年,苏格拉底之死,是他自愿接受死亡的,他端着毒酒,告诉自己的弟子不要哭,然后对克里特留的弟子说:我还欠阿斯克里皮斯一只鸡,不要忘了还他。
苏格拉底活了70岁。
苏格拉底一生能够说出很那么多的道理,他活到70岁,当然对人生人死是什么回事,已经弄得很明白了。
03.
每年一次的清明节就快到了,清明节的时候,去扫墓,去祭拜祖先,仪式之后,还真的应该在祖先墓地那边,静静地待会儿,想想人生到底是什么?
人生是什么,世界是什么,明白我是谁,搞清楚我从哪里来,最后要去哪里?
这样子想一会儿后,然后能知死,以后面对那次没有预约却必将来临的死亡,可能会多一些坦然吧。

20190329咿唔琅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