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此言出自于《孝经》。从前对于此言的理解:孝就要自己的身体,头发皮肤,都是来自于父母,所以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毁伤,孝就是从这里开始的。从前的时候觉得孝就不能遵从自己的意见,就要小心翼翼地去保护自己,否则即是不孝,这过于决断,自己全无一点自由。现在读来,恰恰相反,这是一种“紧箍咒”式,正向的自由与袒护。
首先,这句话的理解绝非字面意思,而是一种精神,即我爱我的父母,首先从爱与他们连接最深的身体开始,注入这个意识,一次为起点,逐步延伸对父母的爱。在孩子尚小时,爱护身体本是他们自身的需求,“冠”上孝之名,即与父母产生连接,将“孝”注入了日常行为之中。如此,何必担心孩子老来不孝?
其次,小孩子心中是没有什么畏惧的,所谓无知者无畏,小孩可能什么事情都敢尝试。等到恶果已成,追悔莫及。故,以此作为开始,在小孩身上加了一道紧箍咒,即做任何事情都要谨慎,保护好自己。等到他们自己意识到错误就晚了,父母是过来人,经验颇多。为孩子的正向成长加上了一道保护锁。
那么身体发肤真的不能丝毫毁伤吗?倘若如此,如此重孝的古人何以会死谏?后人还能对此赞誉有加,岂非与孝相违背?我们来看一下,孝经是如何回答的: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换句话说,孝从爱护身体开始,从事亲,中经事君,最高的孝是实现立身。倘若事君,立身,事亲出现冲突,绝非仅仅是局限于小我的孝,而是选择更高层次的孝。换句话说,当我们突破“不可毁伤父母所授予之身体发肤”时,我们是有更高层次的追求。
当前,我们为追求漂亮,冬天穿的“楚楚冻人”,此时尚无大事,只是颇有些冷,熬过去;为追求绝对的“娱乐自由”,从小整天就追剧打游戏,小小年纪就坏了眼睛;试问,当我们人到中年,老年,身体出现大问题,此时再言后悔,追悔莫及。小时怎能晓得老来食何恶果?故应重视“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与其将其看做一个紧箍咒,看做对我们的压制,莫如说,是以孝之名实行对我们的爱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