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笔记
中西方两种不同的视角观——重读《视角学法则》感悟

中西方两种不同的视角观——重读《视角学法则》感悟

作者: 觉之光 | 来源:发表于2022-11-15 22:26 被阅读0次

明空如月老师的《视角学法则》我断断续续地读了很多,但并没有系统性、整体性地阅读。因而原来对他所阐述的视角学依然懵懵懂懂,不甚明了。这几天拿起文集进行系统阅读后,对视角学终于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但也只是很肤浅的、蜻蜓点水式的理解。《视角学法则》对西方哈里斯博士的《无限与视角》同样进行了阐述,在这里我们可以发现东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性。

在哈里斯博士笔下,“视角”仅仅是一个工具和方法,其局限性在所难免。但他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和可能性的创新。他认为,人的思想是超越于视角的。他对于视角的阐述没有上升到生命的层次,但他并没有否定生命的无限可能。

明空如月老师的《视角学法则》则是创设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观,即生命就是视角本身,而视角下的所有客观世界只是视角下的视界-世界而已,因此,视角、视界、世界是一个整体,其间没有对立,也不会分裂。这是两者最大的差别。一个是二元对立的世界,一个是完全统一的世界。可以说,这两种视角学也是两种不同的视角,它们之间有互相含摄的部分,但后者更超越,因为它以人为本体,把视角上升到了生命真相(实相)这一本体。

西方习惯地把人与世界对立起来,形成黑白分明的二元世界。东方则着重强调心的作用,认为心是世界的主宰者,心之外没有世界。所以,心物一元,心物一体,根本不存在二元对立。这就为人—佛的跃迁打下了最坚实的基础,实现了一种可能。从生命的进化来说,东方文明确实具有非同一般的凡响。

《视角学法则》的特点“一切皆是视角”说明,世界的呈现只是因为视角的不同,也即人们看待事物的出发点和层次有差别,因而世界的精彩纷呈,各种显现并不存在什么高低,善恶,美丑等差别,而仅仅是视角的差别。这不仅消融了人与人之间的偏见,也消融了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的偏见。从这一点上来说,视角学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新的视角学认为,生命本身就是视角,提升生命的境界,其实就是提升视角的层次。的确如此。当把生命作为一种视角时,视角本身便具有了主动能动性,而不是被控制的一个工具,因此,生命与世界之间的对立便消弥了,生命和世界本就是一体的。有什么样的生命呈现,就会产生什么样的世界,也就是世界是心的倒影。这是视角学的全新突破和发现。能够领悟到这一点的人,会惊喜地发现,原来世界是如此简单而不可思议。这也符合东方文化的特点。

视角学作为一门生命哲学,它剥掉了宗教的外衣,将生命和世界的真相赤裸裸地呈现出来,既契合了科学精神,又使得信仰这一不被大多数人接受的范畴纳入了可以被理解的、不再神秘化的、可以真实触摸的生命科学,它必将引领人类从科学的角度契入生命的真相。其实,生命哲学本就是非常科学的,只是它被太多的包装弄得混沌不清,让人望而生畏。新时代呼唤新途径,可以说,视角学的这一创新必将成为未来一颗耀目的星星,照亮整个人类的心灵。

正因为视角代表着生命本身,而生命的层次、变化、数量又是无穷无尽的,因此,视角才会体现出无穷可能性。视角的无穷,导致视界的无穷,也就导致世界的无穷、多样和变化。同样两个生命,世界在他们眼中的意义是不一样的,如果要强求他们一样,是不可能的。因此,人与人必然会有无穷的分歧,如果盲目地固执己见,伤害的必定是自己。当我们能了知到,视角的不同是导致彼此隔阂的原因,我们就会去学习提升自己的视角,而不必强求别人与自己的看法一致。

当然,从理论层面来说,视角学是消弥矛盾的最佳利器。但并不是说,了解了视角学的法则,就能化解矛盾,人与人之间就达到和谐了。事实并非如此。因为从一个视角到另一个视角的过度,有赖于视角主体本身的接纳和包容度,也跟他的学识和修为等有密切的关系。同时,视角的提升,并不都是瞬间的事情。这就需要生命主体在认可视角法则的前提下,不再拘泥于自己的视角,而应以积极学习的心态,不断去提升自己的视角,让视角不断地向更高、更广的方向扩展。

此处我也想为哈里斯博士正一下名。从哈里斯博士的理论看,果真可以看出他是被囿于狭窄的二元对立中吗?他认为人是不能超越于无限的观念吗?

且看哈里斯博士的原话:“无限的观念意味着人类不可能获得绝对真理。空间的无限是如此,上帝的无限更是如此,如果那种无限得到认真对待的话。”

这段论述让我想到,佛也有三不能。其中一个是“三不能尽生界者。谓佛能度世间一切众生。而不能令众生界尽也。”也就是说,世界是没有穷尽的,生生不息,周而复始,旧的去了,新的又来,从理论上来说,一切众生都能被佛度,但实际上众生是度不完的,这是一种无限循环。如果穷尽其理,是不可能得到一种绝对的结果的。哈里斯博士的论述,刚好跟这个假设有异曲同工之妙。何况,他只是假设,而并非实实在在这么认为。因为他说的是“如果那种无限得到认真对待的话。”

佛家认为,一切都是虚 妄的,因此不必去管这些现象,因为它是没有意义的。我认为,哈里斯博士深层之意,也是如此。

从哈里斯博士的另一段论述可以看出,他是认为人是可以获得绝对真理的。如“只要我把自己理解成这个具体的人,我就会认为自己被抛入了世界,受制于时间和地点。被置于某处的我也知道我的视觉和理解仍被视角所限。只有对于无身体的思想,只有对于一个纯粹的‘我’,万物才同样近。”

这段话含义颇深,我们不能粗略地看过去。我认为,他是在阐述“道”。当我们把自己当作独立的个体存在时,必然会受到视角的限制,当我们超越了个体,只有灵明的觉知和思想时,就是超越了物质身体的限制,那个纯粹的“本我”,才与万物同体,也就是我和世界达到了一体圆融。其实这正契合东方对于“道”的表述。

从前面哈里斯博士引用庄子的话可以看出,哈里斯博士其实已不仅仅是站在西方的立场在阐述视角,而是把东方文化融入了其中。他的“视角”固然只是一种工具,但他从工具中跳脱了出来,认为人不应该被工具所束缚,人是超越于一切工具和理论的卓然独立的存在。

《视角学法则》文集请参阅:https://www.jianshu.com/nb/50334815

由于本人是第一次系统性阅读《视角学法则》文集,并一时兴起,仓促之中写下此篇感悟,因此尚有诸多观点不明晰,有赖以后再次深入阅读后加以纠正和补充。

相关文章

  • 中西方两种不同的视角观——重读《视角学法则》感悟

    明空如月老师的《视角学法则》我断断续续地读了很多,但并没有系统性、整体性地阅读。因而原来对他所阐述的视角学依然懵懵...

  • 视角学认识论(4):视角

    在生命视角学和生命宇宙观中,视角是核心范畴。“一切皆是视角。”此为视角学之核心法则。 在视角学中,视角具有非常丰富...

  • 金融学笔记:行为金融学为何擅长投资实战

    传统金融学和行为金融学的不同视角 任何领域的学科可能有两种认知视角,也就是两种不同看待问题的视角,一种是“应该是”...

  • 视角法则:概述

    视角法则,是基于“视角”这一特殊视角提出来的视角学基本观点。 本文中所说的“视角学”,全称“生命视角哲学”,亦名“...

  • “一切皆是视角”,这不是真理,而是智慧

    “一切皆是视角”,这不是真理,而是智慧。 ——视角法则(补充) 视角学第一法则曰:一切皆是视角。 注意,这不是真理...

  • 视角学认识论(11):生死(下)

    2、视角观 视角观是视角学所独有的观法。观修者将自己观为一个没有具体形相的视角,而自己通过眼耳鼻舌身意感知到的所有...

  • 视角学认识论(5):视角的特性

    作为生命宇宙本体的视角,除了《视角法则》和《视角学本体论》中所说的特点、特性外,还有如下这些特点、特性—— A、视...

  • 心灵随笔

    1 从视角学的角度来看,“我”就是视角。“我”时时在变,其实变的就是视角。 把自己观成一个鲜活的视角,不给自己设限...

  • 《把时间当作朋友》日更Day6

    剽悍行动营时读这本书并未真正深入,感悟也是浮于表面,此次重读,结合自身,有了更深刻的认知。 由于每个人的视角不同,...

  • 不同视角,不同感悟

    近日,读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我把它看成是游记,其实是当年他出去各地考察的见闻。 如若当成游记,余秋雨的游记写的非...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西方两种不同的视角观——重读《视角学法则》感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yuex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