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学生一进门就问我:“老师,你在外面看到过错别字没有啊?”
“看到过很多呢,店铺的招牌、广告上,餐馆门口写着‘混沌’‘抄饭’,洗车店招牌上写着‘打腊’‘冲气’。你问这个干吗?”
“我们语文这个单元综合实践活动的作业,是拍一张生活中的错别字照片,并打印出来……”
“那你绝对问对人了!前天我去菜场,路上看到一家新开的五金店招牌上写着‘防道门’,你就去那里拍吧!”
“太好啦!就知道你厉害!”
对于错别字,我算是练出了一双“火眼金睛”。毕业后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教辅报做责任编辑,具体工作除了组织各个版面的文字内容外,就是校对稿件。一份报纸四个版面的所有文字,都得责任编辑负责校对,确认无误后再送到最终校对们手里。
由于报纸的受众是广大中小学生,一旦出了差错很容易误导学生,而且报纸一旦印刷发行了再也不能纠正。社里对差错方面的处罚极重:送到终校室之后,被发现一处错误,扣工资10元;报纸发行后被举报一处错误,罚款100元。现在看来,这点钱不算多,但在2010年,我一个月的工资也就2000元不到,还得吃饭交房租。
我对错别字的敏感就是在那时培养出来的,天生的敏感大概也有一些,反正我很少出错。工作四个多月时,我带了一个徒弟,她属于那种大大咧咧性格的人,不太细心,每次内容编辑出来后,错误都非常多。通常最终校对稿一下来,她就要被扣四五十元,每周一次,一个月下来,两三百块钱就没了,还要被总编骂。她很无奈,经常买些吃的喝的来“贿赂”我,求我帮她校对,于是我的工作量又多了一倍。
我在那里干了一年,校对的功底练得比较扎实,但这活儿实在没什么技术含量,后来就辞职了。之后多年没有做过文字工作,但“功力”似乎还在。
去年来到简书后,看到简友断鹂在他的文章下面发的打赏令,只要挑出了他的错误,就能得到他的打赏。我当时觉得这人挺有意思的,于是当真跑去给他的文章挑错,他也言而有信,打赏了我很多次。他的文章也很对我的胃口,一来二去,我们就认识了,聊天时发现我和他的家乡是相邻的两个县,是真正的老乡。
老实说,我有些爱显摆的毛病。读完一些写得好的文章,发现里面有些错别字,就忍不住要提醒作者。我不能容忍一篇精彩的文章里有太多的错别字,就像我不能忍受飞到屋子里“嗡嗡”乱叫的苍蝇,表哥说我这是一种强迫症。我因为找错别字认识了不少简友,他们大都真心感谢我,然后马上改正错误,这让我很有成就感。
但是也有一些人,不知道出于何种心理,对我的行为一通讽刺挖苦阴阳怪气。我也意识到可能在评论里指出错误会有损作者的面子,于是改为简信告知。渐渐地,我越来越少给人挑错,吃力不讨好的事,又何必干呢!
有一次我走在路上,看到前面一位大姐提着一袋大蒜,袋底破了一个洞,大蒜一个接一个地掉出来,她却浑然不知,直到我上前提醒她。本来是很单纯很美好的一件事,但成年人的世界太过复杂。现在,我只给学生挑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