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大洋马”是怎么产生的?

作者: 渴死之水 | 来源:发表于2018-12-26 00:07 被阅读208次

二战中,日本陆军因为机械化程度不高,作战机动和物资运输大量依靠马匹,军营里充斥着马粪味,因而被日本海军嘲笑为“陆军马粪”。面对坐拥世界顶级舰队的日本海军,日本陆军虽然对这种讥讽万分恼怒,却也只能仰望着巨舰上的海军,跳着脚回怼一句“海军马鹿”!

然而,这种象征着落后的日本军马,却让抗战中的中国军民感到十分压抑。因为日本军马高大健硕,被称为“大洋马”,其速度和力量远胜当时的中国军马。当时的中国骑兵因国力所限,只能用蒙古马、骡子和驴当坐骑,在与日本骑兵作战时非常吃亏,把自己部队的坐骑都换成“大洋马”是中国骑兵指挥官的梦想。在电视剧《我的兄弟叫顺溜》中,八路军分区司令的坐骑“赤狐”就是一匹缴获的“大洋马”,司令员和部队官兵都十分珍视它,甚至只要根据路上的马粪就能判断司令员的去向,可见“大洋马”在中国军人眼中是何等地不一般。

可是拥有“大洋马”的日本,在二战爆发前四十年,马种还非常不堪,还不如中国。

日本列岛本不产马,所谓的日本原产马其实是经朝鲜半岛传入日本的蒙古马,在日本被称作“在来马”。

蒙古马耐力好,耐粗饲;但体格小,速度慢,“悍威”差。当年,蒙古马以其性格坚韧,善跑长途的特点,支持了成吉思汗的长途奔袭,分进合击战术,蒙古军队能横扫欧亚大陆,蒙古马居功至伟。据记载,直到1812年拿破仑侵俄时,库图佐夫的哥萨克骑兵仍然骑着蒙古小马,在冰天雪地中远距离跟踪袭击法军,使骑着高头大马的法国骑兵不堪其扰。拿破仑说:“如果我的部队里有哥萨克骑兵,我会用他们席卷整个世界。”

但到了近代,骑兵作战多用于短距离突击,蒙古马力量小速度慢的弱点就暴露无遗了。在八里桥战役中,僧格林沁的蒙古马队在面对欧洲骑兵时完全处于下风,既冲不上,又跑不快,英法联军嘲笑蒙古骑兵像骑着一群兔子在作战。

蒙古马

由于蒙古马在力量上远不如欧洲重型挽马,导致重型武器无法在战场上机动。两匹欧洲挽马就能拖拽的火炮,往往八匹蒙古马都无法拖动。这使得清朝用巨款购买的先进重型武器无法充分发挥作用。

夏尔挽马

蒙古马来到日本后,由于日本国土狭小,不适合养马,而且环境封闭,没有外来优秀基于加入,因此马种逐渐退化,变得更小更弱。这些马在日本各岛又衍生为八个分支:北海道马、和种马、对州马、宫古马、托加拉马、御崎马、木曾马、野间马、与那国马,都是极其矮小的品种。

普京在参观秦始皇兵马俑时,曾经问过一个问题:就是兵马俑中的马为什么这么小。其实原生的蒙古马确实比较矮小,一般没有人高。《周礼·夏官·司马第四》:“马八尺以上为龙……”,古代一尺是23厘米,八尺就是184厘米,比大多数古代中国人要高。但这个高度不是马的肩高,而是全高,即使这个高度的马,肩高也不过150厘米,但在中国古人看来已经是“龙”了,而大多数马的肩高不过130厘米左右。可是在欧洲,身高148厘米以下的马都属于小型马,日本引进的蒙古马经过退化后还不及这个尺寸,所以日本骑兵参加八国联军时,他们的坐骑虽然已经过改良,却仍被欧洲骑兵讥笑为像“老鼠一样弱小”。

其实,日本自明治维新后,就开始改良马种了,参加八国联军的日本马肩高已达140厘米,却仍然达不到欧洲小型马的标准。当时法国马肩高156.7厘米、德国军马肩高161.2厘米。受此刺激,日本决定进一步改良马种。

欧洲大型马

由于日本陆军的现代化是从全盘学习法国开始的,骑兵操典也来自法国,所以军马培育也沿用了法国的选育和培训体系,日本马种的优化就是1868年从法国引进了26匹纯种阿拉伯马开始的。但由于日本自古以来畜牧业不发达,缺乏经验传承,又不顾岛国特殊环境,一味照搬欧洲做法,再加急功近利,结果这次马种优化工程很不成功。

阿拉伯马

甲午战争爆发时,日本陆军保有的马匹平均身高只有135-138厘米,远不如平均肩高150厘米的欧洲军马。日本陆军很难找到足够数量的合格军马,结果只勉强选到了3万匹左右肩高达到140厘米的军马。而且日本人当时还不了解马匹去势的重要性,所有日本公马都没去势,结果这些公马脾气十分暴躁,在运输时撕咬、蹶踢难以控制,在执行侦查任务时胡乱嘶鸣,暴露行军路线,影响作战行动,甚至在作战时突然追逐母马,冲乱作战队列。欧洲国家的骑兵一个人可以管理几十匹战马,而日本军队里一个士兵只能管理一匹战马,有了这个教训,日军才开始严格要求战马去势。

法国佩尔什马

到日俄战争时,经过十多年改良的日本军马平均身高终于达到了147厘米,速度和“悍威”也大大提高,秋山好古的日本骑兵能在黑沟台会战中击败哥萨克骑兵,虽然有战术指挥方面的原因,但与这一阶段的马种改良也是分不开的。

日俄骑兵对决

但此时日本马无论在体格还是数量上仍远不如俄国马。同样吨位的大炮,俄国挽马只需六匹就可轻松牵引,而八匹日本马却拖拽得步履维艰。

根据日俄战争时的经验,日本在战后于1906年和1924年实施了两个阶段的马种改良计划,分别是“马政18年计划”和“马政12年”计划。旨在根据日本和东亚地理环境以及气候条件,培育体格高大、耐力强,“悍威”好的混血马。到9.18事变前后,日本军马肩高达到157厘米以上,“大洋马”就这样诞生了,它们的铁蹄随着日本军队的侵略步伐踏上了中国东北大地。

二战全面爆发后,日本又强化了“种马统制法”  将军马选拔标准提高到了肩高160厘米以上,是当时世界上最高的军马征用条件。

“大洋马”拥有24%的法国诺曼挽马血统,  21.6% 的法国佩尔什挽马血统,8.7%的阿拉伯马血统、 7.2% 英国纯血马血统,既有冷血马的力量和体格,又有热血马的速度和“悍威”,是当时世界上最好的军马品种之一。

相关文章

  • 日本“大洋马”是怎么产生的?

    二战中,日本陆军因为机械化程度不高,作战机动和物资运输大量依靠马匹,军营里充斥着马粪味,因而被日本海军嘲笑为“陆军...

  • [都市] 欠债还钱 2 回家/现状/筹划

    王辉离开时,马彪是王湖贸易公司总经理,现在变了,已经成为“大洋集团”董事长。 大洋集团是马彪五年前成立的,下有三厂...

  • 《创造日本:1853—1964》:现代日本是怎么产生的?

    自 1853 年明治维新以来,日本经过短短一百年的发展,迅速成为亚洲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完成文明开化并建立民主制度,...

  • 情绪是怎么产生的?

    【本文由赞我(zaneds.com)独家冠名】 生活中,我们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比如受到领导的责骂,整个下午都心...

  • 恐惧是怎么产生的?

    大家好,上周我们讲了恐惧是什么,今天我们继续聊“恐惧”。 如果我们观察自己害怕的东西,会发现,自己害怕的东西有很多...

  • 水是怎么产生的

    水是由乌云的雨滴形成的,小雨淅淅沥沥的下起来。冰雹是用空气和雨滴中的成分形成的。在冬天里,雪是由冷冷的空气还有下雨...

  • 差距是怎么产生的

    毕业多年,你又没有想过,你跟同学们的差距是如何产生的? 原因有很多。无外乎努力、选择、运气、家庭背景等等。 201...

  • 迷信是怎么产生的

    最近我听了吴伯凡老师关于迷信是怎么产生的一个话题。给我很大的感触。 这个迷信说的不是传统的封建迷信。传统的迷信是不...

  • 狐臭,是怎么产生的?

    【引子】 莫叔,妹妹有狐臭,才初一,不是遗传的,一家人都没有,怕她以后有心理障碍,有什么治疗方法吗? 1. 狐臭 ...

  • 电弧是怎么产生的?

    在实际生活、工作中时常遇到电线跳火、电瓶车电源线短路瞬间跳火、电焊时产生电火花等等都属于电弧,究意它是怎么产生的呢...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日本“大洋马”是怎么产生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svck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