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版的萨利机长"刘传健在网上一下子火了,我也打心眼里服他,他的确是个牛牪犇。有了刘传健这样的英雄,3U8633班机有救了,更重要的是机上的所有生命都保全了。正像机长所说:活着,比什么都好!
令人黯然的是,另一个与航空有关的美好生命李某珠却玉殒香消了。她的悲催遭遇,难道说是缺少一个英雄?
人们在遇到重大灾难而逢凶化吉后,容易沉浸在自己或同类劫后余生的喜悦里,继而把满腔感激之情奉献给那些挽狂澜于既倒的英雄,这是人之常情。知道感恩,应当是我们人类的大美之光,我们只有把这种大美保持好,发扬好,才能迎来英雄辈出的年代。当然,有关方面也许出于某种目的,亦乐于把公众的视线聚焦到这方面。
然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国家如此,人类亦如此。在庆幸好运、颂扬英雄的同时,我们把一喜一悲的两件事放到一起思考,就会隐隐感到我们的心智还需要发育,看问题的视角还需要调整。
要庆幸更要冷静,要感激更要反思。3U8633如果没有刘传建这样的沉稳、干练、业精的机长,如果没有一支恪尽职守、勇于担责、配合默契的机组、乘务团队,如果飞机的故障严重到不以人力可以扭转的程度······后果会不堪设想呀!而空姐李某珠如果乘坐的顺风车有一系列的安全保障措施,我们的社会对顺风车又有有效的法律、制度约束机制,这个鲜花一样的生命体也不会惨遭蹂躏。
国人总是在痛定思痛后,才走向反思。近日媒体对“滴滴”平台进行了全方位的回头看,特别是央视的新闻调查“1+1”剖析尤其全面,全国范围内对顺风车进行全面整顿。相比较之下,公众对3U8633曾经出现的重大险情,其关注度远远不够。而刘传健的妻子邹函在接受记者电话访谈时,却说了一句至真至切的话:“还是希望中国民航不要有英雄出现,毕竟安全最重要。出现英雄说明出现特情。”这是一位飞行员妻子的肺腑之言,她最想要的是丈夫的安全,不想他当英雄。
事实上,电影《萨利机长》的原型切斯利·萨利·萨伦伯格,在成功拯救了155名乘客和机组人员后,曾受到美国运输部的非常苛刻的调查。仔细一想,这是一个非常冷静的底线思维——生命之安全的相关细节,不能带有任何侥幸,正所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我们不能把生的希望仅仅寄托在关键时候站出一个英雄来。
正像电影《萨利机长》在尾声时萨利所说:“不是的,不只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我们所有人的,乘客,救援人员,空管人员,轮渡船员,还有警局潜水小队。我们都尽了一份力,这才是我们能够幸存下来的原因。”这段话看起来平常,但揭示的道理很深刻:平凡尽职即伟大。小到一个飞机,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作为支撑其运行的每个生命个体,只有保持恪尽职守、守土有责,才能保证不出差错、少出差错。如果我们人人都能如此,并且一代一代坚持承传下去,我们这个民族就必然会生生不息、不断繁荣强大。
人类数万年生存、繁衍的过程,是在血与火的洗礼中,不断反思并汲取教训的过程。每一个突发性问题的发生,都不是偶然的,我们的责任主体、监管部门、主流媒体都要保持足够的冷静,主动深究一下:整个事件所涉的方方面面都尽职了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