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支付,是指利用自身的技术开发能力与集成服务能力,把支付供应链上的银行、第三方支付机构和清算机构的服务能力整合起来,为商户提供除“支付结算和清算”之外,包括但不限于“支付通道、管理对账、安全技术服务”等支付相关服务内容。最终以降低商户对接支付渠道、维护系统安全所产生的成本支出为目标,提高商户的收款结算效率。
从原则上来分析,聚合支付服务商只提供技术和服务的整合,为第三方支付机构、和银行提供专业服务,其本身并不会直接触及客户核心信息和交易资金。聚合支付存在的初衷是解决中小微企业和商户收款困难的问题。
但是,市场的现实情况是,民生类商户有营业执照的屈指可数,摆路边摊的也想用微信和支付宝收款,若让其去银行开户,再去花钱申请微信支付,这可能性就不大了。
聚合支付的产业链上,存在着商户拓展方、通道集成方、平台建设方和增值服务提供方。打个比方,A商户要开通微信支付,找到了聚合支付服务商,服务商会将商户信息送交其合作银行(这里以兴业银行为例)审核,审核通过后兴业银行就会与商户签订协议,以后商户发生的每一笔交易,资金都会流向兴业银行在微信开的账户里。B客户在A商户使用微信支付消费,资金就直接会流到兴业银行的微信账户中,然后兴业银行会将这笔消费金按比例给商户拓展方、通道方、平台建设方和商户去分配。
随着第三方支付“跑马圈地”抢占市场补贴大战的进行,二维码在支付场景中得到大量普及,客户习惯也被渐渐培育,聚合支付风起发展。由于进入门槛低,大量参与者涌入行业,迫于竞争压力,手续费差额被大幅压缩。打个比方,市场上给商户的统一收款费率是6‰,聚合支付服务商从兴业银行拿到的底价是3.8‰,那么中间就会有2.2‰的分润返点,但是为了抢占市场站稳脚跟,聚合支付服务商不得不让利给商户,导致最后真正的收入不到1‰。
银联的收益是固定的,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收益也是有保障的,但聚合支付服务商确是痛苦的。不到1‰的手续费要用来组建团队、开发商户、系统开发、市场推广、配合场景、解决方案等,覆盖运营成本相当捉急。由此可见,单纯做支付入口的手续费分润很难盈利,而残酷的事实更是摆在眼前——越正规服务特约商户就越难盈利。
这也许就是“二清”现象发生的原因,这种区别于持牌第三方支付机构和银行的存在,几乎涵盖所有与违规相关的概念。
“二清”在传统POS时代就已经出现了,许多小微商户,未必都持有“三证一表”,但是又碍于客户的刷卡消费需求,所以就必须通过大商户来承包业务,通过大商户的渠道收款后,再根据消费情况拆分具体金额。聚合支付诞生以后,相当一部分服务商会在费率差的前提下采取“小额套现”的方式利用资金,直接给商户资金造成风险。
有专家表示:就实际来说,聚合支付主要针对金额在5万以下的小额支付,许多行业甚至只限额1000,因此套现的效率并不高,大额套现的机构还是会用POS。从身处行业的感知上而言,大多数聚合支付行业参与者还是正规机构,监管对于“二清”机构的打压,就会使行业发展更加平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