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哲思简友广场
李诞救猫论 | 认识一下什么是批判性思维!

李诞救猫论 | 认识一下什么是批判性思维!

作者: 恰小飞 | 来源:发表于2019-12-26 10:28 被阅读0次

今天跟大家聊聊一件比较让我气馁的事。

就是我发现我自己好像不会思考了!

是这样的,前段时间奇葩说李诞关于救画还是救猫的那场辩论不是火了嘛。

然后很多公众号都发推文讨论这场辩论。

一开始都推崇李诞的思辨多么牛逼,值得让人学习。

我也看了推文里的视频,当时内心就冲李诞拍手叫好,觉得李诞的话是真的深得人心呀。

可没过几天,我就发现突然多了好多批判李诞的文章。

打开进去一看,唔,说的好像都挺有道理,特别是看理想的梁文道,道长也发文批判了这场辩论。

然后心里也开始不认同李诞的那场辩论了。

到了后面就演化成一种沮丧的心情了,因为我意识到那些批判李诞的文章,我其实也没怎么看懂的,只是看到他们在批判,我也就跟着批判了。

这让我意识到,我在面对其他人的发言时,我是缺乏思辨的思维的,他们说什么我就认同什么。

假如有人问我你为什么认同他们的观点,理由是什么,我想我会支支吾吾,答不出来。

所以我最近几天都在看《批判性思维》。

今天把学到的分享出来,以教为学,检验一下自己的学习效果。

1

什么是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是对自己或他人的思考过程进行审视的一种思考。

它的目的在于得出正确的结论,从而做出明智的决定。

比如说奇葩说的这场辩论。

李诞的观点是认为应该救猫,那么他的这个观点是经过怎样的思考得来的?

他的思考过程是否合理?有没有谬误?他得出的结论“应该救猫”是正确的观点吗?

当我们思考这些问题时,就是在进行一场批判性的思考。

2

被说服,却找不到合理的理由

看到这里也许会有小伙伴问,这些我也知道阿,可问题是我怎么判断对方的思考过程是不是合理的,这里面评判的标准是什么?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参考?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思考的过程:找出论题,进行论证(包含前提和结论),做出行动

比如李诞的这场辩论,论题就是“美术馆着火了,该救名画还是救猫”。

围绕着这个问题,李诞展开了他的一系列的论证,最后得出他的结论:应该救猫。

好,到这里回到我们刚才说的问题,怎么判断李诞的思考过程是不是合理的?

这时我们就要对于他是如何论证的进行拆解。

论证又包括前提结论两个部分。

举个例子,比如李诞说的:“我们这样自私地活着,但是我们不伤害别人”就是前提,通过这个前提,李诞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这个世界才能运转”。

也就是说,“我们这样自私地活着,但是我们不伤害别人”为“这个世界才能运转”这个断言提供了理由。

如果你仔细思考一下你会发现这个理由并不十分可靠,并且表达的很抽象。

这样自私的活着,就是怎样活着?世界才能运转指的是什么?

我们不伤害别人,我们都很认同这个说法,但是跟世界才能运转有直接的关系吗?

但是神奇的是,我们被说服了,并促使我们赞同了李诞的观点:应该救猫。

所以批判性思维的关键就是找出论证中这种不合理,但是却能说服我们的地方。

3

为什么会被不合理的理由说服

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其实充斥着很多被说服,但事后却找不到合理的理由的事情。

比如说购物,看广告的时候很冲动就买下了,事后却放在杂物箱里蒙灰。或者买了一个课程看不了一两节就再也没看过了。

看广告的时候就是商家用广告说服我们购买的过程,如果我们不能很理性地分辨这个过程,那我们很可能就会做出错误的购买决定。

这里存在着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对方并没有提供合理的甚至是错误的理由,但是我们会被说服?

有一种常见的原因是人会存在谬误

什么是谬误?

举个例子,当你愤怒的时候,会引起你对另一件事的决策错误。

或者是你在群体中的时候,别人的决策也会影响你的决策,比如你觉得这事不对,但是当大家都说对的时候,你会怀疑自己的决策甚至改变自己的决策。

而语言跟文字,是能够唤起人的这种谬误的。

比如:

男人更容易比女人愤怒

据权威机构统计显示,男人更容易比女人愤怒。

从信息量的角度上来讲,第二句并没有提供比第一句更多的信息量,权威机构是哪家机构?统计的数据在哪里?这些都没有说明。

但对于读这两个句子的人来说,读第二个句子更不会让人去思考为什么男人更容易比女人愤怒,因为“已经有权威机构统计出数据了”。

这就是谬误,无关事实却能影响你的思考。

4

影响我们思考的其他因素

我们人是无法脱离群体而独自生存的,因而人们之间为了互相影响,达成自己的目标,会使用各种技巧来说服对方,按照我们的想法行动。

比如前面举到的谬误的例子,为了让对方信服“男人更容易比女人愤怒”,即使自己并没有有效的统计数据,在语言文字上也会虚构出一个权威统计的说明来达到自己说服的目的。

除了谬误之外,还有很多因素会引向我们正确的思考和判断。

比如使用“人身攻击型”的说服技巧:“大家别相信他现在说的话,他以前就很喜欢说谎!”

通过攻击对方是个喜欢说谎的人,来让别人相信这个人现在说的话是不可信的。

从事实的层面上来说,对方是个“喜欢说谎的人”并不能证明这个人现在说的这番话就是假的,没准这回他就是说实话了呢?

但是通过攻击对方是个“喜欢说谎的人”,却能使别人按照自己的想法,否定对方说的这番话。

除了这种说服技巧,还会有通过修辞、诉诸情感等等方式,《批判性思维》里都有介绍。

这些在这里就不一一例举了,这篇文章是起到一个引子的作用,让大家知道有这么一些东西存在。

通过《批判性思维》这本书可以对这些有一个系统的了解。

这本书除了介绍了影响我们思考的常见谬误和修辞,还着重写了两种论证方式:演绎法归纳法

简单来说,演绎法是指从既有的普遍性结论或一般性事理,推导出个别性结论的一种方法。由较大范围,逐步缩小到所需的特定范围。

归纳法,指的是从许多个别事例中获得一个较具概括性的规则。这种方法主要是从收集到的既有资料,加以抽丝剥茧地分析,最后得以做出一个概括性的结论。

这两种方法在写作、与人交流、工作总结报告等日常工作生活中,都能经常使用到。

而且这本书也是美国最为畅销的大学教材,已经连续九次再版了,所以强烈建议大家去阅读一下!

相关文章

  • 李诞救猫论 | 认识一下什么是批判性思维!

    今天跟大家聊聊一件比较让我气馁的事。 就是我发现我自己好像不会思考了! 是这样的,前段时间奇葩说李诞关于救画还是救...

  • 5李诞救猫论

    李诞的辩论好搞笑哦,第一次看到原来辩论还可以这样子的。 李诞的结论很明确,救猫,观点也很明确,只有两点: 1、艺术...

  • 从“人间不值得”到“生命的意义”,李诞说的这本书,希望孩子能读懂

    《奇葩说》第六季,李诞被刷屏了。 先是《奇葩说》话题:“美术馆到底是救画还是救猫?”,李诞用他的“诞式幽默”成功的...

  • 李诞,吊儿郎当的不经意间就秀出了自己学识,果然眯眯眼的都是怪物

    《奇葩说》有期辩题是美术馆着火了,你救画还是救猫?李诞的回答是当然救猫,因为那是养在家里的道德之眼,这样不仅救了猫...

  • 活着——生命的意义

    前不久,奇葩说一期关于博物馆着火救画还是救猫的辩论,将李诞送上热搜,李诞最后上价值的一个论点“以自私却不伤...

  • 人间不值得

    人间不值得,这句话出自李诞之口。李诞何人?靠吐槽大会火的,最近在《奇葩说》上因救猫神辩大火的。 李诞虽然爆火到堪称...

  • 个人品牌―打破思维常规!

    没有任何东西比可靠的思维更有用。 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什么是批判性思维? 大多数人认为批判性思维就是不要轻易接受别人...

  • 我们该怎样看待李诞的救猫论?

    在最近的一期《奇葩说》节目中,李诞和黄执中两人的辩论可谓是精彩纷呈,尤其是李诞最后的反击,让众人拍案叫绝! 节目中...

  • 人心

    在《奇葩说》救画还是救猫的这场辩论赛中,李诞就是赢得人心的典型。 首先与教授相比,没有高深的理论,没有俯视的视角,...

  • 奇葩说的蛋氏哲学

    前天和爱宠一起看奇葩说“救画还是救猫”那一集,李诞的表现超级好,成为那一场辩论的MVP。 1、艺术的价值是在我们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李诞救猫论 | 认识一下什么是批判性思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zdko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