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学与传统文化哲思
【连载】论语品慧-3·17 传承文明需不断去其糟粕

【连载】论语品慧-3·17 传承文明需不断去其糟粕

作者: 雕琢未来 | 来源:发表于2019-07-19 11:38 被阅读0次
    子贡欲去①告朔②之饩羊③。子曰:“赐也!尔爱④其⑤羊,我爱其礼。”

    ①去:拿走,去掉。

    ②告朔:告,昭告、告示;朔,阴历每月初一为朔日,每月十五或十六日称为“望”,每月最后一天称为“晦”。有个谜语,讲的就是月相,“初一无,初二有,初三初四学会走,十五十六正当时,最多活到二十九”,在晴天时候,基本上可以判断阴历的朔望晦。

    古代中国是典型的农业国,农耕是一国之大事,所以对历法的制定十分超前。中国历法不是纯阴历,也不是纯阳历,而是阴阳历,同时又有二十四节气。而阳历相对比较好计算,有个口诀“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这里为了押韵就把十二月改成了腊月,但是严格来讲,不是腊月,而且这个“月”已经脱离了“月”的本意,和月相再没有任何关系,比较简单就可以把某年的阳历年历制作出了。而农历,一般百姓很难推演,即使到现在普通人还没有掌握具体方法,因此在古代需要专门的历法大师推演下一年度的日历,然后由官方昭告天下。

    西周时制度,天子每年秋冬之际,把第二年的历书颁发给诸侯,告知每个月的初一日。可以设身处地想一下,在那个没有电脑手机、甚至没有纸张挂历的年代,如何能告知目不识丁的普通百姓一年的日历?我猜想,应该是告诉年度正月初一日(其实上一年度已经确定了最后一天,正月初一也就确定了),同时告知今年有几个月(因为可能会有闰月),每月多少天(大月三十,小月二十九),推算下来就是今年一年的日历。

    ③饩羊:饩,音xì,祭祀时杀一只活羊,表示尊天敬祖。 告朔时候,应该鲁国国君亲自到庙中,同时杀一只活羊进行祭祀一番;而鲁国自文公开始,国君便不再去了,但是因为告朔制度比较重要,庙中还是需要杀羊。

    ④爱:爱惜的意思。

    ⑤其:指代词,这个、那个。

    子贡(端木赐)认为鲁国的告朔制度形同虚设,国君不去,白白杀一只活羊。在谈论告朔制度时,子贡表达了要去掉杀活羊这个程序,孔子就说:“赐啊,你是爱惜告朔时的这个活羊,而我爱惜的是告朔这个礼”。

    日有升落,故以日相为基本制定时辰,计算一天的时刻;月有圆缺,故以晦朔为基本制定月份,计算一月的时间;年有寒暑,故以日月变化为基本制定历法,计算一年的农时。告朔本是周天子保持其威仪的一种方式。国与国的区分,就是国与国要有不同,文字、语言、历法、度量衡等都是区分的标志。但到了东周春秋战国阶段,诸侯做大,天子威仪逐渐减小,各地诸侯开始各行其是,从心底不再想尊周,到了战国更出现了多种历法并行的状态。

    中华文化的统一,是逐步进行的,人从原始社会走出来,无论个体多么希望无欲无求、多想逍遥游,群体是不可能回去的。人群必然从无序走向有序,服衣裳、学说话,定人伦、制文字,每个社会制度都不可能尽善尽美,人区别于动物,就是要摆脱野蛮,走向文明。

    周代逐渐废除了夏商时代祭祀时用活人的制度,逐渐改成活的动物。可以试想一下,假设殷商时代的告朔是“饩人”,那么下面是孔子和孔子老师的一段对话,“孔子欲去告朔饩人,他的老师说‘丘,你爱其人,我爱其礼’”,如何?

    饩羊比起饩人,肯定是要进步多了,但是站在天理的角度看,万物平等,活羊也是生命啊。因此,周灭商,肯定是要把商的糟粕传统灭掉,然后建立起更加文明、更加人性的传统,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原来的文明人性,一定会落后野蛮。不打破旧制度,就不会有新文明。儒学中也有很大糟糠,才被后人称为“吃人的礼教”,随着文明的进步,肯定是要被抛弃的。

    在文明的传承中,是需要不断改革,不断去其糟粕,引入新鲜血液,符合时代潮流。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久则穷,文明就是一种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连载】论语品慧-3·17 传承文明需不断去其糟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zejl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