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小学时,班主任是语文老师王原雷老师,他来自农村,毕业于师范学校。性格温和,从来不发脾气,淳朴,憨厚。从一年级一直带到我们班级小学五年级毕业。王老师就像辛勤的园丁,浇灌祖国的花朵。不知疲倦的忘我无私的精神,奉献着光和热,给学生们输送着知识的营养,用教师的崇高美德感召着学生。王老师就是我们学生人生路上的领路人。
记得那时,王老师让我们班学生早上提前半时到校,补习课外的语法知识。字、词、句子、修辞等。下午放学后同学们晚走一小时,学习成语故事,理解抄写成语的释义,背诵课文中的段落。利用自习课时间,学习课本之外的优美范文,指导学生加强作文写作训练。为学好语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王老师留的作业不多,学的知识基本上都在学校消化了。有时指导我们学生办教室的墙板报,王老师下班很晚。有时我们学生集体去老师家里,成了王老师家中的常客。
王老师也有严厉的时候,有一次,全班学生有一半留的语文作业都没完成。就让中午留下完成,不写完不准回家,老师也留下陪着。有的家长因此来学校闹意见。老师说明情况。从那以后,学生记住了教训,再也不敢偷懒不完成作业了。我也被留下写作业,中午没吃上饭。
王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少开家长会。把班级管理的有声有色。每次考试都在全年级名列前茅。寓教于乐。注重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给学生读雷锋日记。号召向雷锋学习。
王老师组织学生学雷锋活动,假期到公寓楼打扫卫生,到影剧院,打扫剧场,满地的瓜子皮,我和几个同学打扫两个小时。学生捡到东西都交上去。拾金不昧的精神,牢牢记住。还组织全班同学观看革命电影,《闪闪的红星》、《红孩子》、《上甘岭》等。
还记得,学校组织文艺演出,王老师挑选六个学生小合唱,我也参加了,唱的歌是“啊,朋友再见”,南斯拉夫电影《桥》插曲。王老师叫大家用牛皮纸叠帽子,中间贴条红纸条,形状蛮像是南斯拉夫游击队员戴的船帽。我感觉很滑稽。上台演出的时候,老师一直在剧场旁边,观看我们在台上演出效果。
王老师周末时间,带领大家排队爬山,玩找宝游戏。提前在山坡上把石头底下藏好纸条。爬到地方的人寻找纸条。找到纸条的领图书,和小画书。培养阅读兴趣。冬天组织学生拉上架子车去山上砍柴,回来烧炉子取暖用。培养同学热爱集体的思想。
当我们小学班级学生毕业,升入初中的 第一天,又去小学学校看望我们的班主任王老师,然后才到初中学校报到。熟悉的校园,五年时光,王老师看着我们学生的成长。
当我退休了,在小区门口碰见过王老师,我主动和老师打招呼,老师已有些认不出我。但我永远记住了王老师。王老师虽然是平凡的教师中的一员,但在我心中,王原雷老师是伟大的灵魂的工程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