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684124/83b29f6e545b3f23.jpg)
《追忆似水年华》第三卷,外祖母病了,马赛尔请求E教授为外祖母诊病。E教授另有应酬,只有十五分钟的时间能给外祖母。
习惯是一股强大的力量,只要与病人在一起,E教授马上变得和蔼可亲,甚至谈笑风生。见到外祖母,他一改之前与马赛尔在一起时的不耐烦,知道外祖母喜欢文学,他就一边诊病一边与外祖母讨论文学,甚至朗诵诗歌。整个过程比十五分钟多了五分钟。外祖母出去后,E教授告诉马赛尔,“您外祖母没救了。”
马赛尔与E教授告别后向外走,隔着候客厅的门,身后传来E教授一声又一声焦躁的怒吼,仆人没有把他的衣服准备好,又要耽误十分钟。马赛尔站在台阶上,注视着将不久于人世的外祖母,听着E教授的怒吼声,他不禁感叹:谁都是孤独的。
谁都是孤独的,这是人世间最后的真相,许多事情只有自己能面对,必须自己去面对。
上下班的途中在听《战争与和平》,这两天,安德烈公爵死了,我最喜欢的一个人物死了。
喜欢安德烈,是因为他的气质里正好与自己内心深处的一些东西在频率上有高度的契合,这些东西可以是价值观,可以是情感认知,可以是思维方式,也可以是那种不能拿出来交流的、很难说清楚的臆想。总之,他就像另一个自己,不是形貌上的,是在灵魂维度,以前只能自己看到,现在从他那里看到了。
小说中安德烈一出场,就是与妻子貌合神离,他一定要离家去部队。第一次负伤时他躺在地上仰望蓝天,想了很多,关于生命和死亡,关于父亲和妻子,关于个人和祖国。如果换作我处在他的位置,我也会想那些,也会那样想,也会觉得从来没见过那么美的蓝天。第二次负伤时他理解了爱,理解了从前他不屑一顾的妹妹玛利亚公爵小姐的那种包容、慈悲,宽广的爱。因为这种爱,当看到情敌在他旁边的病床上被截去一条腿,他同情他,为他痛苦,没有了之前四处寻找他要与他决斗的恨。生命的最后,他以超凡脱俗的清醒和冷静面对死亡,他明白了生是怎么一回事,也明白了死是怎么一回事,他想生,但他知道他必须死。
他爱上了看起来与他完全不同的娜塔莎,以他的思想和心理需求,他肯定会爱上她。娜塔莎不仅貌美,更吸引安德烈的是她性子里的自然、纯粹、面对尘世的真诚。一双漂亮的经常充满激情的眼睛,仿佛可以看透一切,看透一切之后她又有勇气积极去面对,毫不伪饰,毫不退缩。在安德烈眼里,娜塔莎就像一汪清泉,一块璞玉,一缕干净的阳光,他心底里珍视的一些东西自己没能通过自身表现出来,而娜塔莎做到了。
我想托翁也是喜欢安德烈的,小说里几次写到他小时候的幸福时刻,写到他是一个如何可爱的小男孩儿。最后的日子里,托翁让安德烈深爱的娜塔莎陪在他身边,还让他见到了妹妹和儿子,并向妹妹送出了要她与罗斯托夫结婚的祝福,亲吻了儿子。
人终有一死,有一些东西似乎需要拿死亡来交换。在我心里,安德烈最终是幸福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