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就要到了,中秋节最主要的民俗就是赏月、拜月等等,人们在这一天都喜欢和月亮来个亲密接触,中秋节与月亮怎么玩?古人的诗文来告诉你。
一、赏月
据说仅以一首诗冠绝古今的诗人就是张若虚,他的生卒年及生平在历史上都没有详细的记载,但就是这样一个波澜不惊的人却在诗歌史上留下了名垂青史的一笔,《春江花月夜》一千多年来使无数读者为之倾倒,“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赏月已上升到哲学思考的高度,这在古人中实属难得。
而将赏月写出团圆意境的则是诗人张九龄,他的《望月怀古》中那两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常常被人们引用来抒发期待海内归一、合家团圆的游子情怀。
最喜欢写月亮的诗人则莫过于李白,他写月亮的诗歌就有十多首。他的《静夜思》已经是老少咸宜、家喻户晓。最他天真的月亮诗是《古朗月行》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诗人的率真与丰富的想象力呼之欲出。而与月亮最亲密的则是《月下独酌其一》:
月下独酌其一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花间一壶酒”画面感多么唯美,“独酌无相亲”又将这种唯美瞬间带入惆怅中,“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看上去挺热闹的三个人,其实只有李白一人自娱自乐,寂寞到与月亮和影子相邀对酌,诗人的寂寥心情深深的镌刻在字里行间。
除李白外,把赏月写成千古绝唱的还有苏轼,中秋佳节,苏轼开怀畅饮、赏月至通宵达旦,尽情尽兴后写就《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能把赏月写得如此有情怀,也非苏轼莫属了。“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与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能与月亮做朋友、敢于向青天发问,足见诗人心胸旷达、不染尘埃。此词借怀念胞弟的思念之情,抒发自己在仕途失意时看淡得失、宠辱不惊的人生态度,以超然达观的思想排除忧患,表现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
二、拜月
施肩吾这个名字许多人觉得很陌生,但他的那首《幼女词》却琅琅上口、成为孩子们背唐诗的经典篇目。施肩吾是唐朝状元、诗人、道学家,这些都并无特别之处,特别的是他晚年定居在台湾澎湖,成为大陆人开拓台湾的先驱。
幼女词
幼女才六岁,未知巧与拙。
向夜在堂前,学人拜新月。
孩子的天真情态跃然纸上。古人拜月据说是向嫦娥祈福,而孩子们的拜月更多是一种愉快的游戏。
三、“走月亮”
在沈复《浮生六记》中的“闺房记乐”中有一段描写作者与妻子赏月的文字,他写道“中秋日,余病初愈…吴俗,妇女是晚不拘大家小户皆出,结队而游,名曰‘走月亮’。沧浪亭幽雅清旷,反无一人至者。
”众人都热热闹闹的结队而游“走月亮”,而沈复夫妇确独爱清幽的沧浪亭,两人面对皓月当空互诉衷肠,从七夕赏月一直到中秋赏月,“是夜月色颇佳,俯视河中,波光如练,轻罗小扇,并坐水窗,仰见—飞云过天,变态万状。芸曰:‘宇宙之大,同此一月,不知今日世间,亦有如我两人之情兴否?’余曰:‘纳凉玩月,到处有之。若品论云霞,或求之幽闺绣闼,慧心默证者固亦不少。若夫妇同观,所品论着恐不在此云霞耳。’”这样美好的月色能与爱人一起同赏,撩人的不是月色,而是两颗相爱的心。
看过了这么多美妙的诗句,这个中秋,你打算和月亮怎么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