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9184023/88ade43545963fe2.jpg)
前情请看 村里那个单身汉(一)
村里人觉得单身汉老铁之所以混成这个样子,他妈妈“功不可没”。他爸爸松伯伯口碑很好,但松伯母留给大家的印象就很不佳了。
想当年他们家有钱时,送礼的人特别多,听说床底下堆满了腊鱼腊肉桂圆红枣之类的,吃也吃不完,有一些都变质发霉了,但她宁愿扔掉也绝不肯接济一下别人。要是到她那里借个东西或者三、五块钱,那是比登天还难。
她完全不能理解他丈夫的所作所为,两人在一起经常无话可说。有一个经典的段子,松伯伯有一次和松伯母讲一件事,讲了半天,松伯母还是听不懂,气得松伯伯大吼:
“和你说话真是对牛弹琴!”
“弹就弹嘛。”松伯母依旧无动于衷。
松伯伯虽然在外人面前讲到松伯母就摇头叹气,但他从未说过要离婚,他是一个大孝子。
他走后,两个女儿很少回家,松伯母和老铁相依为命。他们母子天天上演着电视剧一样的戏码,供乡人们谈笑、叹息。
我们那里是丘陵地貌,地势高,梯田里经常放不到水,种庄稼是要付出很多汗水的。老铁是绝对不会下到田土里去的,他觉得当农民实在太辛苦。
![](https://img.haomeiwen.com/i9184023/b0eab3957423d67f.jpg)
老铁有一个亲姑姑嫁到了陕西西安,日子过得还可以,得知弟弟自杀身亡,震惊悲痛之余非常心疼这个侄子,经常寄钱过来接济他,叫老铁去西安,说给他找一份工作。
结果老铁去了十天半个月就回来了,说姑姑介绍的工作太辛苦,还是在家里呆着舒服。
老铁喜欢打跑胡子,经常打到吃饭的时候还不回去,松伯母就会挨家挨户来找。老铁晚上有时玩得比较晚还不回家,松伯母就会拿着手电筒在家家户户的窗户里照,喊她的儿子回去睡觉。
有时我们看着电视或者聊着天,突然一回头就看到窗子玻璃上贴着张人脸,吓得半死,叫松伯母以后别这样做,她可不管这么多。
她每天都在找啊找,喊啊喊,似乎不知道她的儿子已经三十几岁了。把老铁喊回去无非也是对着电视机,看累了母子俩就大眼瞪小眼,三天俩天吵一架。
![](https://img.haomeiwen.com/i9184023/f96f76b0bd81d17e.jpg)
松伯母有时气急了就会边哭边骂,老铁就和她对骂,隔着很远都能听到他们的骂声。有时也会听说老铁抓起他妈妈的头发往棺材里拖,有时会看到松伯母的手鲜血淋漓,一问她,说是被狗咬了……
松伯母有时也觉得寂寞,就拿了自家树上摘的杨梅、柚子,或者蔬菜送到别人家去,但大家笑着拒绝了,因为几乎家家户户都有果树,都种了蔬菜,况且这年头买点水果的钱还是有的。
端午节时,妇女们聚集在一起包粽子,松伯母也来帮忙,大家总是笑着说人够了,松伯母在旁边站一站也就回家了。
老铁有个堂叔,我们叫他盛伯伯,就住在他的隔壁,是一个中学教师,在我们那是德高望重的知识分子。退休之后,盛伯伯在家拉拉二胡,种种花草,带带外孙,日子过得倒也清闲。
![](https://img.haomeiwen.com/i9184023/249049639ae829d4.jpg)
但松伯母却天天在地坪里指桑骂槐,说谁的鸡跑到她家的饭桌上拉了屎,谁的鸭又啄了她的庄稼,哪里来的死人的声音,吵得她睡不着等等,骂得极其难听,后来还放农药毒死了盛伯伯家的鸡。
盛伯伯本就是一个与世无争之人,他生的都是女儿,全部嫁出去了。听了家里的事后,女儿们都很不放心,将老俩口接到镇上去了。
这下松伯母可就开心了,但到他们那里去的人就更少了,曾经热闹的房子现在变得冷冷清清。
她们母子俩又不怎么爱收拾房子,有一天竟在厅堂的角落里发现一只盘着的大蛇。松伯母和老铁恍然大悟,可算知道丢失的鸡蛋哪去了。
向我们描述那条碗口粗的大蛇时,我们听着都觉得胆战心惊,但他娘俩却显得云淡风轻,老铁最后把蛇抓了,在赶集的时候卖了个好价钱。
![](https://img.haomeiwen.com/i9184023/eac1c3a970581237.jpg)
他们俩人的大胆在我们那里是出了名的,每次村里死了人都会叫松伯母去帮忙装殓,帮过世的人清洗啊,穿衣啊之类的。
而老铁呢,显然继承了他妈的这个特点。有一次晚上他从外面回来,早就没有班车了,他以高价钱相诱,忽悠一个的士司机送他回家,在离家还有几里路的地方,他要求下车。
这里山高林密,乌七八黑,周围都是坟堆,夜风的呼啸中时不时夹杂着怪鸟的叫声,吓得那个司机自认倒霉,猛踩油门绝尘而去。
老铁乐得哈哈大笑,唱着歌儿深一脚浅一脚地回了家。
注:未完待续,图片来自摄图网,已购买会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