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中窥豹看考研—认清自己
—一个大一学生的成长之路
现在大一的我,一直在考虑考不考研,从来没有静下心来去想过这个问题,总是漂浮不定,东西听闻,左右摇摆。
最开始,高考成绩不理想,来了一所普通的学校,我宽慰自己,多大点事儿啊,可以考研啊,考到那个曾经写在高三课桌上的学校。
但是阴差阳错,我的专业是生物科学,传说中就业率最低的专业!!!我的心开始颤抖,我动摇了,我在问自己,你愿意以后每天呆在实验室拿着解剖刀到手酸,看着显微镜到眼花,探寻大千世界的奥秘吗?我想,我不能。考研适合于真正热爱科研热爱自己课题的人,他们承载着人类探索未知,传播智慧的使命又能乐在其中,在最高境界尽情遨游。而我,还是很爱我的头发的,誓死不让它们秃!
开学的时候听过一次“面向未来”的演讲,主讲人说,事实上,实至名归的专业对口率只有20%,让我瞬间说服在普通学校普通专业自己,乖溜溜的站到80%这一列,自己何德何能成为那20%,考研?我的心疙瘩一下?还要考研?还是要买增发剂?
不过大条的我也没有深入思考,而现在!!!我在认真思考!最近,学校请优秀考研生做了一场关于考研的演讲,学姐让我明白,并不是考研之后就只能做科研,很多专业像文学,语言,法学等等,他们并不是每天泡在实验室里的,并不都要做科学家。可能是因为自己是科学专业的,把自己带入了这个深深地误区。事实上,我可能对考研知之甚少,只是管中窥豹。
我身边的人都想去考研,基本上都是说我们这个专业不考研基本上就没有出路,不知道干什么就继续读书。嗯?为什么?书也不能一直读下去啊!我看了很多关于盲目考研的文章,基本上都说盲目考研的人是在逃避社会。其实我觉得,他们逃避的是自己,是他们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过过那种目标明确的日子,像高考,它属于被动目标明确,在我们社会固化的教育模式下,你不用去想其他任何的东西,不用去想如何实现财务自由,如何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点,如何让自己不迷茫,每天被安排的满满,脑子里只有大学!
而真正的目标明确,不是被动的,是自己给自己的,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情,给自己一个计划,去战胜一个个困难,每天元气满满地去生活,去感受自己的成长,去见证一天天变强的自己,这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却也是让很多人望尘莫及的事情。
所以考研是否盲目,关键点就是能否认识自己,是否知道自己干什么,接下来就是认识自己的干货。怎么知道自己是内向还是外向的?并不是社交达人就都是外向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在你颓废沮丧的时候,是谁让你振作起来的?是谁让你又充满了能量变身小巨人开始继续战斗的?如果你是通过自己一步一步说服宽慰自己,给自己重新来过的力量,那就是内外向;如果是通过朋友相互鼓励,汲取力量,那就是外向。还有一点就是并不是只有外向的人才擅长社交,内外向只决定你的能量站在哪里。
还有其他的方法,比如说写下这一年里你觉得最开心最重大的五件事、留意在相同的条件下那件事你可以做得比别人好、让身边的朋友用三个词形容你…但是一切的一切都还是要自己去探索,自己多去尝试,多探索,一句话说的好,你可能暂时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但你一定知道自己不喜欢什么。多尝试,就算用最笨的方法,排除法。
其实,有些人穷极一生可能都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但是这个探索自己的意识一定要有。兴趣有多么重要,只有体验过的人才知道。一个学姐说过:“为了自己的兴趣,放弃专业几年的学习可惜了,但是为了你们的几年专业放弃自己的一生,更可惜了。事实上,可能你也学的并不专业。”
所以,如果像我一样不知道要不要考研,那就多出去闯一闯,去探索未知的自己,明白了自己想要什么,就撸起袖子加油干。不明白,继续深造也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去吧,走近你心里的那个角落,去看看一看那个最真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