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被团宠的孩子。
首先,要确定管教角色和地点。
管教孩子,需要家中大人们形成共识,管教角色不要越位,父母优先,家中任何一个人在管教孩子时,其他人尽量回避,因为之所以孩子在家里面谁的话都不听,是因为每当父母要管教孩子时,就有其他人打断,阻拦。
无论是在商场还是大街,无论是在家门口还是家里客厅,当孩子出现任性哭闹、满地打滚儿或摔东西打人等不当的行为时,家里的大人,顺序应该是妈妈在先,然后是爸爸。
如果爸妈都不在,那么,最好是他熟悉并依赖的那个人与他形成一对一的关系。
因为对孩子说“不”时要讲究说的环境,一定要让孩子单独面对一个人,而不要让他看到别人,有其他人在场,聪明的孩子心里会知道,在场的人一定有人不忍心看他哭。
爸爸管他时,妈妈在旁边,他一定会把眼睛转向妈妈。如果妈妈管他,奶奶在旁边,他一定会把求救的眼神转向老人。这时,孩子无法感受你的态度和真正的意图,而是把心思都用在想办法解脱上。
如果是在家里面,最好先将孩子带回家中卧室,然后关上门,让卧室里只有两个人。
卧室是放松和休息的地方,一般也比较干净,甚至可以把孩子放在地上,这样他哭闹打滚时不至于从高处摔下来,将门关上,让他单独面对你,这样他会知道这种情况不同于往常了。
如果是在外面,那就把孩子带到隐蔽的一个环境下。
家中任何一个人在管教孩子时,其他人尽量回避,如果爸爸管,妈妈就暂且不要露面,如果妈妈管,爸爸就不要进去。
如果三代人都在家时,妈妈爸爸理应是第一责任人,只要爸妈在家,奶奶这件事就不要吭声,静观最好,如果不舍得,那就出门回避一下。老话说,眼不见心不烦,要相信他的爸妈会心疼自己的孩子。
假如妈妈或爸爸在管教孩子时,出现不由自主的发脾气或不当的粗暴行为表现,其他人可以敲门进去干预和制止,也可以换人,让他出门冷静一下。
在不能认同管教人的管教方式时,也要尽量回避孩子,不要在当时或当面出现分歧,等事情过后,大人们进行沟通,即使争吵都可以,只是不要当着孩子的面。
老人更要注意这一点。如果在爸妈管教孩子时指责、打断,甚至明显袒护孩子,不仅会影响父母管教的效果,而且会破坏孩子对父母的尊重,以后他会有恃无恐。
第二,进行一对一管教时要做到四个不
1.不能动手打孩子。
关上门打孩子,很容易给孩子造成封闭空间的恐惧感。
孩子那么弱小,完全无招架之力。父母一旦冲动过度,那不仅让孩子有心理阴影,还会造成身体上的伤害。
最重要的是,这种管教方式很容易让孩子在恐惧忍受中变得麻木,最终也变得冷漠和冷酷,他以后也容易成为一个发狠且无情的人。
2.关上门也不能骂他。
骂本身是一种很不文明的行为表现,孩子会对此印象深刻。
他以后在不同场合一旦遇到别人有过错或他认为别人有错,一定会出口成脏。我们在网上经常会看到很多留言的人出言不逊,要么恶狠狠,要么就是脏话。
骂人这种管教方式几乎没有正面教育意义,反而会管教出一个没有教养的人。
3.不要在孩子哭闹的时候给他讲道理。
孩子在哭喊的时候,父母说话的声音完全被抵消了,属于同期“噪音”,孩子是听不进去的。
而且在孩子哭闹很凶时,父母的不出声反而会让孩子感觉不同寻常,他会悄悄观察父母,这更容易让他明白你的态度。
4.不要走开。
经常看到有父母在孩子发脾气时,把孩子关在厕所里,让孩子一个人哭够了再出来。
这种方式失去了与孩子互动的过程。父母走开后,孩子就看不到父母的态度,态度是通过父母的表情表达的。
父母不在他眼前,他怎么能明白父母的态度,态度也有很重要的教育作用,就是:无言而威,这是一种非常好的教育方式。
三、情绪稳定的解决问题。
当做到了四个不,管教人只需要做一件事,坐孩子对面,或盘腿坐在他跟前,看着他哭,甚至可以笑眯眯地看着他哭,让他痛快的哭一次。
有家长可能会说:我的孩子脾气大,他会打滚儿,有一次就听见咣的一声,脑袋撞到墙角上,当时额头上就起一个包,那怎么办?
大家说这时候你们咋办呢?
“赶快抱起来,揉揉,顺势说:看,都磕疼了,起大包了,妈妈真心疼!”
不,这种情况你更不能过去表示你的心疼,因为这种结果是偶然发生,你的反应会决定他的行为是否重复。由于他并不是故意的,撞完他也会很疼。这时你过去了,他会知道以后在什么情况下你会让步,今后他会有意的,用这种自我伤害的方式逼你妥协。
所以你既不能不表态,也不能轻易放弃你刚才的态度,你可以身体不动,但言语温柔的告诉他,撞这么响,疼吧?这可是你自己撞的,你明明做的不对,还闹腾。
当他听到你的话,他就彻底明白了,本来挺疼的,你却不过来哄他。正常的孩子,这时因为委屈,也不会选择再撞,因为孩子还是挺依赖你的,他希望得到你的关爱。
这时,你可以温柔地告诉他,如果你不闹了,咱们可以好好说话,用非言语行为表达自己的态度。
当他摇头,明确表示不想再哭了,你走过去将他抱起来,然后把他放到床上,帮他把鞋子脱掉,衣服脱掉,让他躺下,即使他睡下,你也别走开,轻轻拍拍他,陪伴着他。
无声的陪伴是最好的教育。为什么有的孩子那么安静或沉静?因为他的母亲越是在事情发生时,越是安静的人。这种安静有利于处理很许多问题。
这种说“不”的教育方式,不仅仅是给孩子一个明确的态度:如果你做的不对,你再闹我也不会让步;我对你的爱是有原则的,事情的结果取决于你自己的表现。
所有的孩子都会从中感知你的反应,只要你够坚决,他就够明白。从此以后,他将学会克制情绪,撒泼,胡闹的情况会越来越少。
四、引导孩子学会表达与沟通。
说“不”并不是最终目的,只是堵住了撒野胡闹的一条路,情绪需要表达出来,这为下一步的引导奠定了基础,那就是教他表达与沟通,学会正确表达情绪的方式。
当痛哭后的孩子躺下一会儿后想重新起来,你温柔地为他穿好衣服,抱他出来,先给他喝些水,然后把他抱在怀里,跟他认真的说,咱俩说说刚刚你哭闹的事情,这时他肯定很不好意思,低眉不看你,环顾左右。
你要认真对他说:你现在长大了,会说话了,什么都明白了,但是你刚刚那么哭闹,还哭那么长时间,多不好呀。你想,如果咱们家妈妈不高兴了,就跟爸爸哇哇的哭,爸爸不高兴了,就跟奶奶哇哇的哭,家里人动不动就放开声哭,你觉得好吗,不好吧?你觉得应该怎么办呢?
不管他回答与否,父母要告诉他:当有什么事情不开心时,可以先自己想一想,想好了,就跟妈妈或跟爸爸商量,你现在长大了,有事要学会说出来,你说话的时候我听着,当你说完,是不是应该我说你也听听呢?
告诉孩子:你的想法,如果我不知道,只是哭闹,是不对的,如果你的想法我知道,但我认为不对,你哭闹也没用,所以你应该说出你的理由,然后也要让我说我的理由,咱俩谁对就听谁的,你觉得这样好不好?
这是教会孩子一种重要的社会行为方式,有想法、有要求、有情绪时,要学会好好说话,为孩子建立一种与人沟通的言行方式,既可以让他疏通自己内心的情绪,也让他明白有些事情需要不同的考虑,听听别人的话,未必不是好的选择。
以上就是全部的解决过程。然而,预防永远是最好的解决办法,父母在孩子第一次哭闹时多下了功夫,往后就会更加游刃有余。
没有一成不变的话术和办法,只有灵活变通父母。只要我们父母情绪保持稳定,那一切问题都将不再是问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