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地区的美食,都带着浓浓的地方特色,既反映了当地的物产风情,又反映出当地劳动人民的智慧。
过去,东北人家以玉米为主食,主要食用方法便是蒸玉米饼子、窝窝头、玉米面粥了。可是那时工艺不佳,粗粗的玉米面实在是难以下咽,于是,勤劳智慧的人们就发明了煎饼、酸汤子等美食。
酸汤子,又叫汤子、馇子、搁豆子,是东北满族传统美食,制作过程极为复杂。先是把玉米加工成大碴子,去皮去脐,放到缸里用清水浸泡,每隔四五天换水一次,浸泡一个月左右,这样泡出的汤子面才会更加柔韧顺滑。
泡好后的碴子用水磨加工,用细布过滤出粗粒,将米浆再放入缸中发酵,至微有酸味即成汤子面。人们将其团成一个个面团,可以冷冻存放,随吃随做。
汤子又叫勤快饭,意即只有勤劳的人家才能吃上。 我的母亲是一个勤劳的人,所以,每年秋末都会发酵汤子面,然后给我们做汤子。
汤子又叫作揖饭。过去,东北人家灶台上都贴着灶神,攥汤子的动作就好像在向灶神作揖一样。大锅里的水翻滚着,母亲手指戴着汤子套,两手交握,向锅中挤汤条。这是最需要技巧的,力气轻了、速度慢了,都只能得到短短的一小段。母亲的动作如行云流水,那一条浅黄色的汤条在锅中能绕好几圈,直到手中的面用完方结束,我总是在旁边看的如醉如痴。多年过去,那汤子的味道却从未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淡去。
今天,同事杨大姐要为我们做汤子吃,我们一下子留下了十几个人,可见汤子对大家的诱惑力有多大。
DSC02703.JPG
找一家熟识的有铁锅的农家菜馆。冰冻的汤子面三团,是农村亲戚送的。解冻后加点水活均匀。
DSC02705.JPG
将汤子面拍成饼状。
DSC02706.JPG
将面饼放入锅中沸腾的水中,煮至六成熟捞出。这个环节很重要,过轻或过重都会影响汤子的口感。
DSC02712.JPG
再次将面饼活均匀。这时颜色已经比较漂亮了。
DSC02716.JPG
选择合适的汤子套。过去只有铁质的单孔汤子套,由于难度较大,现在人会用的不多。如今演变出塑料双孔、铁质多孔。大多数人会选用铁质六孔的,使用方便,速度快。
11624d8f573_meitu_2.jpg
重头戏开始了!杨大姐压面的时候那也是驾轻就熟,潇洒自如!
DSC02752.JPG
来张杨大姐的特写!
DSC02738.JPG
待到汤条全部浮上水面,颜色也由淡黄变为金黄,便可以出锅了。
DSC02732.JPG
汤子最简单的吃法就是原汤配上鸡蛋酱和老虎菜,原滋原味。
DSC02750_meitu_3.jpg
简单的才是最美的。
DSC02758.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