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三国志11真实战况编制——
曹到虎牢,遇上一百姓。此时,百姓正背着木柴,朝前走。曹向百姓招了招手,曰:“兄弟,请过来。”
那百姓见曹衣冠整洁,想必是官爷,也不敢违抗,于是,便走了过去。
百姓来到曹操跟前,曹对他说:“兄弟,你还在这干嘛?快跑呀,华雄快投曹了!要是一倒戈,返攻虎牢,到时,你想跑也跑不了呀。”
百姓一听,大惊,问:“所言当真?”
曹信誓旦旦曰:“天地为鉴!”
百姓又问:“你的消息从何得知?”
曹曰:“吾本华雄麾下之人,此消息我从军营听到,知道这事的人不多。吾今路于此地,见兄弟你生活艰辛,不忍你丧命。故告知于你。汝谨记,勿告知他人!”
百姓一听,连声说道:“多谢官人,多谢官人。”说完,急忙回去。
看着百姓回去的身影,曹操笑了笑:“容易骗也!”
就这样,华雄欲背叛一事,便在虎牢传开了。
另一头,鲍信也来到了虎牢。
鲍信坐于酒楼之上,吃饭过后,“不小心”留下一信,便离开。
信被店小二捡到,连忙追了过去。可此时,鲍信已无踪影。
于是,小二便把信给了掌柜。
掌柜读过书,一看信封,写着几个字:“致华子健。”信下又写着曹孟德字样。
掌柜对政治有些许觉悟,认识的人也多,一看这信,便知华子健乃董卓将军华雄,曹孟德乃董卓之对头曹操。
于是大惊。
为了避祸,掌柜连忙把信送至虎牢太守吕布处。
吕布是位粗人,刚愎自用,又不听人劝。一看来信,粗略对了下笔迹,便认定华雄投曹。于是大怒:
“好一个华子健!亏太师对汝那么好,如今一出战,便欲背叛!”
想到华雄背叛之事,暂未落实。为试探其真假,吕布便修书一封,要华雄当即率兵回虎牢。信中言辞泼辣傲慢,且充满责骂之意。
此时,华雄正中陈宫的【扰乱】之计,军队无法动弹。收吕布信后,华雄心中大怒,骂道:“奉先小儿,敢如此欺辱末将!”
现在,华雄进退两难,退,可能被吕布捉拿。进,又屡遭陈宫【扰乱】之计。
在这情况下,华雄对董卓之忠心,降至85。
那头,吕布又派虎牢大将李肃,率7000兵攻打陈留。曹得知,立即派夏侯渊和荀彧出城应战。
夏侯渊乃猛将,李肃武力一般。因此,夏侯渊一出场,便想给李肃一个下马威,对其发动猛攻。
可荀彧止住了夏侯渊。荀彧曰:“夏侯将军稍安勿躁,出征前,主公叮咛,让我们勿与李肃军正面交锋。如此看来,主公已有获胜之主意,我等勿违背也。”
夏侯渊听了,说:“可肃已至,如之奈何?”
荀彧听后,笑了一笑,曰:“此事简单,吾只需略施小计,便能让李肃,乖乖撤回虎牢!”
夏侯大悦,问:“计将安出?”
荀彧凑近夏侯渊耳边,咕噜了几句……
次日,李肃果然中了荀彧【伪报】之计谋,领兵往虎牢退去。
在应对华雄一事上,为了能争取更多施用计谋的时间,同时,也是为了不让华雄回虎牢,向吕布辨别真伪。曹操决定,必须继续定住华雄。
于是,曹便派曹洪、典韦和卞氏三人领军与华雄对垒。
出发前,曹对三人曰:“你们本次出征之要务,并非击败华雄,而是把华雄一军定在原地。记住,只用计谋,勿使出击!”
三将领命,曰:“喏!”
在董卓那头,董卓见华雄、李肃领兵2万,却无法击败曹操,大失所望!在宫中大骂:“庶子误我大事!”
发泄完毕,董卓便曰:“朱儁听令!”
“末将在!”
“令你领精兵11000,扫平陈留!”
“喏!”
于是,朱儁领兵11000人,挥兵南下,攻打陈留。
朱儁一军前进百余里,来到陈留城边,准备向陈留发动攻击。
突然,曹操领着骑兵,出现在朱儁军旁边。
朱儁仔细观察曹军,曹军的队伍浩浩荡荡,身后尘土滚滚。根据兵法,能扬起如此尘土的骑兵,人数起码在8千以上!
因为弄不清曹军之虚实,朱儁不敢随意进军,便命士兵在距陈留50里外结营。
曹操得知后,大笑:“哈哈哈哈,朱儁庶子!果中吾计!我要你无法迈进我陈留一步!哈哈哈哈。”
原来,出征时,曹操命人在马匹的尾巴处,绑上长长的芦苇条。这样,骑兵在奔跑时,就会尘烟滚滚。
曹操此计,让朱儁误判其有骑兵8千,其实,曹只带了2000军马,便来应战。
如今,在陈留战场上,华雄、朱儁被曹军用计定住,剩余一军李肃,又中了曹军【伪报】之计,往虎牢撤回。故,战场形势对曹极为有利。
趁着此空隙,曹又开始施计了。
【三国志11知识】
1、【流言】的主要性
陈留内建有【计谋府】,而曹麾下高智商谋士众多。故在战争中,只需把董军定在原地,然后不断施用【流言】之计,离间其君臣,即可降低董卓将领之忠诚。
在武将之忠诚降低之后,再将其说服登用。这样,便能兵不血刃,收服其兵将。所以,即便董卓再强,也只能充当曹操的”运输大队大队长”。
2、高智商文臣的重要性
要施用【流言】,高智商文臣起决定性作用。文臣智商越高,在敌城散播【流言】的成功几率也就越大。
这样,一旦两军交战,即使敌人的兵士数量再多,曹也能将其策反。最后兵不血刃,越战越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