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陪伴“不如成长”的第6期
文丨QL&枫子
“某安全科技研究院的LOGO征集比赛”中获一等奖;
某学院“MBA视觉识别系统征集比赛”中获三等奖;
为“2019年度皮肤美容规范基层教育大讲堂”制作会议背景墙以及宣传海报;
为某医院“2019年世界防艾日活动”制作宣传海报以及折页,制作医院民法典科普动画,以及制作皮小肤的多个科普视频;
......
hi,大家好,我是QL,“上面的工具人行为”就是我。
目前公众号的合伙人之一,主要负责一些海报设计的后期工作,《不如成长》的logo就是我设计的了~
这一期我想跟大家聊一下关于“主动的事”(以我自己加入课题组为例):
1.在大学里如何加入老师的工作室或课题组
2.加入课题组获得的锻炼机会及收获
3.学习设计软件的感悟及记笔记工具的推荐
01
首先,我想重点说一下第一个问题。
现在的大学老师一般都身兼多职,有自己的工作室或者课题组,会在课余时间带领部分同学做一些与专业相关的事,也拓展自己的收入。
很多同学可能不知道,也就没有加入课题组的想法:
而知道的同学,没有加入,
一般是这两个原因:
①只要老师没说招人的事,你也不主动询问;
②老师说了招人的事,你想加入却认为自己能力不足,害怕老师不要你。
其实大家处于大一的能力及其水平都是相差不大的,唯一差的就是主动性,谁更积极。
“主动”,真的是每一名大学生需要“主动”去学习的事情。
老师能给你提供很多的锻炼机会,但就要看你够不够“厚脸皮”去获得与争取。
02
我相信,大部分同学在“大一”时都是处于迷茫期,我同样如此。
而拥有一位良师,不说帮助你快速走出迷茫期,但至少能给你很多指引。
我与老师的结识,是在大一开学时的专业导论课上,老师在课上谈论关于如何学好“新闻传播学”这个专业的事,也回答了同学们的一些相关问题。
而我也了解到,课题组并没有那么难加入,也并不需要你有多大的能力,或成绩多好。
因为大学,不再是以成绩为唯一判断标准的地方。
课下,我主动和老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更表达了我对新闻传播学专业的一些看法,以及自己的一些兴趣和想法等。
最后我也主动询问老师能否加入到课题组,得到更多的锻炼机会。
后来老师在做艾滋病日宣传工作,需要我试着做个海报。当时第一次接触平面设计,在网上学了一周的AI,并在一周后发给了老师。
当时的作品确实很差劲,但是我在接触平面设计的过程中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后来我也老师那了解到,在他眼里,大一时的我们,很多都是“小白”,
关于能否成为某个组织的一员,最重要的是表达自己想要积极做事的态度,以及自己为什么是一个“靠谱”的人。
03
今年是我加入“X-Media”的第三个年头,很感谢加入课题组的决定。
在课题组中,我不仅认识了一些能力出众的学长学姐,
更在和老师接触的这两年中,受到了老师的极大影响。
老师是一个极其严谨的人,对于每一次作品,他都要细致检查,如海报中的字体排版,他都要严格校对,颜色的选用是否规范等等;
记得有一次,我连续几次发送了错误的文件给我们服务的公司。
老师很严厉地当场就批评了我,这也是在要求我以“职场人”的身份做事。
而私底下,我们却是以朋友相处的模式~
老师对待工作的态度也让我敬佩,由于工作原因,老师基本是晚上一两点才休息,早上七点起来,八点到学校继续新一天的工作及备课。
04
目前我在课题组内,主要负责设计相关的任务。在学习软件这方面,我给大家的建议如下:
这和学习知识一样,需要一步步打牢基础。
先去观看一些对软件最基础的简介,如每个软件里工具的应用,同时记住一些快捷键等,这会帮助你后期的学习省下很多时间!
再去练习,然后是巩固,最后通过案例学习来提升。
这是很多小伙伴不愿意做的事,认为自己只在需要用到某个功能的时候去百度就够了。
但这会让你失去把知识串联起来,成为一个系统的机会。
如果你励志成为软件设计的“大佬”,那么你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记笔记!并且加入自己的思考。
例如学习AE要理解一些图层的知识,曲线调解甚至涉及到物理知识。
总的来说,这些软件只是工具,能做出什么作品来还是要看我们的头脑,这就需要我们平时多练习。
这是个注重“创意”与“思想”的时代。
对于是否需要购买在线课程,我的建议是不用。如果大家希望能系统性的学习,去百度或者B站上搜索就好了,都有免费的课程。
学习软件并没有捷径,千万别相信能让你一夜就熟练掌握软件的课程!
最后祝大家都能找到自己的方向,可以关注公众号《不如成长》呀,咱们后会有期~
![image.png](https://img.haomeiwen.com/i25556901/38d2be15d300f410.png?imageMogr2/auto-orient/strip%7CimageView2/2/w/1240)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