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体验四要素模型:塑造学习氛围的四种对话
1.学员与内心的对话,这便是心流的产生。
1⃣️过去的自己
过去的自己,是一种拉扯,会将学员拉回安全区和习惯区。
2⃣️将来的自己
将来的自己,是一种推力,引领学员前往冒险区和发展区。
这些都是一种对话方式,理顺了这些对话,才能让学员专注当下,物我两忘,进入到心流状态。
2.学员与内容的对话,这是跟信息的关系,利用视觉引导完成结构可视化,信息可视化。
1⃣️面对学什么,学员应有好奇的心态。
2⃣️面对怎么学,学员应有反思的思维。
3⃣️面对怎么用,学员应有行动的习惯。
3.学员与场景的对话,在当下空间产生的体验,有哪些空间变换,有哪些时间串联?
1⃣️第一个维度
是存在那些不同的单一学习场景
对话任务,一对多的场景。
收集信息,多对多的场景。
单人战斗,一对一的场景。
组团挑战,多对一的场景。
2⃣️第二个维度
在空间上可以建构出不同维度的学习场域
把三个点串联起来,就可以到到一条动态时间体验线。
课前翻转课堂,是一种场域;
课中教学互动,是一种场域;
课后行动学习,也是一种场域。
4.学员与他人的对话,和讲师之间有什么互动?和学员之间有什么联结?自己有哪些角色?
学员与讲师的关系,存在无数可能。
1⃣️是一个愿意给干货但讲完就走的分享者;这是讲者和听者的关系。
2⃣️是一个愿意花时间为学生答疑的指导师;这是老师和学生的关系。
3⃣️是一个愿意给学员行动的支持的培训师;这是培训师和学员的关系。
4⃣️是一个愿意关注学员行动过程的引导师;这是引导师和参与者的关系。
5⃣️是一个愿意激发学员行动潜能的赋能师;这是教练与咨询者的关系。
学员与学员的关系,存在无数可能
1⃣️是同桌,一起听课一起学习,彼此互相监督
2⃣️是队友,在一个战队里,共同参与任务,一起为某个目标,花时间讨论和共创
3⃣️是同学,在一个互动舱,愿意花时间聊天,愿意送出手中的彩蛋,表示看见了对方
4⃣️是对手,在个人排行榜上,你追我赶,靠学习任务和战队任务来堆积
关系是一种互动,也是一种对话。
互动不一样,对话便不一样,玩的游戏也不一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