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是个小群体,是社会的缩影。班级同学什么性格的都有,同学与同学的相处有矛盾有摩擦,有团结有快乐。班级有班干部,有层层管理,上至班长,中至卫生委员、纪律委员、生活委员、学习委员,科代表,下至值日小组长、收发作业小组长等等。
同学中有人缘好的,有喜欢嚼舌根的,有性格强势的,有懦弱挨欺的。遇到困难有习惯回避的,有善于解决的,有乐天派,有死磕组,还有得过且过型……
班级是社会的缩影,是小舞台,是步入社会的演练场,是培养后备军基地。
如何利用好班级环境,甚至与学习成绩等同。
可是很多家长不重视这个问题,或者说根本不了解,他们只觉得在学校里就是一群同学坐在椅子上听老师讲课,上学听课,放学作业,晚上睡觉,仅此而已。
社会人都知道,步入社会后,情商与智商同等重要,如果说智商是进入一个工作岗位的敲门砖,情商就是在工作岗位上扶摇直上的加速器。
我们能够看到在工作岗位上做领导的同事往往在大学也担任学生干部,但是我们没有再追根溯源,那些学生会干部其实在义务教育阶段就是班级的小班干了。
闲话少叙,举几个学校里群体影响力的例子。
一、普世皆可。
1.用群众的眼睛督促进步。
下一个决心和保证很容易,坚持执行下去可不容易。这时候班级同学的力量就派上了用场。
某某同学说他要改掉**的坏毛病,咱们同学们一起监督好不好?
好!
几十双眼睛上课下课盯着,再犯错就有人证了,尤其当众揭穿,更是丢面子。
所以,我要加油改正呀。
2.想要做班干的同学都可以历练,不过试用期一过,当不当的上可是全班同学说了算。
举手表决制可以极大促进班级同学的主人翁意识,也可以提供公平的优胜劣汰机制,更能够在学生心目中从小慢慢形成评判事物的标准、方法。
班干不是你想干,想干就能干,还要看全班同学,赞同有几人。
班干离你不遥远,想干你就干,只要尽心地服务,大家看得见。
3.在课堂上轮流回答问题可以用点兵点将找朋友的方式,也可以用朋友确认眼神验证默契度的方式,还可以老师提问:这个问题请全班听课最认真的同学回答,那个问题请全班最有礼貌的同学回答……等等。
加油,下次补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