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9日 星期三 晴
如今自媒体盛行,会给一些自身意志不太坚定的人带来或多或少的影响,加上有些人为了流量不客观全面分析甚至不顾事实的偏激言论和观点,那就更堪忧了。
成年人还好点,其实最担心那些还没有形成自己系统而相对稳定价值体系的未成年人,他们真的很容易被各类铺天盖地的言行代入。
就比如这下跪一说,以前只知道除了跪天跪地跪父母,是不轻易下跪的。还有男儿膝下有黄金,也有表达男儿应该坚强勇敢,不轻易下跪之意。
但现在有些却跪着跪着就变了味,有的成为一种博取同情的表演,或者成为抢占解决冲突化解矛盾先机的手段等等吧,反正少了那份跪的庄严和敬畏成分。
想起早些年在城市常有管的人和被管的人玩这游戏,一开始是被管的人被迫用这招求情,后来学的人多了,管的那方也受不了,再后来遇到问题无论管还是被管的,都刷刷地给对方跪下,谁也别想用这招博取同情的眼球。
其他行业也有类似现象,似乎只要一跪就可以解决任何危机。比如最近网传某学校一“老师让学生下跪”,还配有图片,导致老师被很多人网批,说这是体罚。其实,起因是这名高三学生在即将高考的紧张复习阶段因玩手机被老师抓到,而学校有不能玩手机的红线规定,该生多次违反后老师会请家长来校处理,该生为请求老师原谅自己下跪的。
我感到最可怕的恰恰是这孩子的主动下跪。
五月正是临近高考的最后冲刺阶段,有的埋头苦读,有的却沉迷手机。当老师发现自己学生这个时候还玩手机,恨铁不成钢是肯定的,生气愤怒也是有的,狠狠批评教育少不了,没收手机也是一定的,但应该不会让学生下跪。所以,我觉得学生主动下跪比被动下跪更可怕,不为尊敬老师,而是为了一而再再而三地玩手机而下跪,这背后的教育问题当值得我们深思。
不是每次下跪都能换回原谅,更不能让下跪带着“表演”成分,尤其我们在教育孩子,在解决生活中的冲突矛盾时,更要慎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