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会员专题
逆流之君103赵城之战(上)

逆流之君103赵城之战(上)

作者: 公子晋 | 来源:发表于2023-11-16 07:17 被阅读0次

第103章 赵城之战(上)

深秋的赵城,如往日一般萧瑟,赵无恤在城守府内来回踱着方步,魏驹这老小子也太小心谨慎了,只派魏榆和高粱两座城邑的守军来协助赵家伏击墨家军,而且还是被动的协助,要不是自己象征性地派兵过去他或许还不会出兵呢。可如今张孟谈的伏击计划失败,墨家军原来有那么多人马,这一点却是他始料未及的,更让赵无恤忧伤的是连续派小股部队骚扰了几次都没能将城外的墨家军击退,眼睁睁地看着城外扎起了公孙骄的营寨,难道还要堂堂赵家家主生生等着赵城落入公室之手么?

张孟谈小心翼翼坐在席间,伏击计划是自己提出的,如今没能歼灭墨家军却导致兵临城下,实在是觉得有些过意不去,一位优秀的谋臣是不会允许犯如此低级的错误的,他见家主心绪不宁,遂请罪道:“主公,都怪属下没有坚持己见,伏兵派去的太少,没能打退墨家军的进攻,请主公责罚!”

“还是怪我太过保守了,最该受罚的其实是我赵某人啊,不过现在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还是想想如何退敌才是正理,派去仇由城的信使有消息了么?”赵无恤情知张孟谈如此说只是为了替自己分谤罢了,可说到底伏击计划失败主要还是自己这个家主的责任。

“已经发出去五批信使了,只是还没有接到新稚将军的回信,仇由方面也没有任何动向,他向来对于内战都是不偏不倚的。”张孟谈心道世家的末日到了,连以往的家臣都可以不听调遣了,要是老简主在的时候他敢如此托大么?

“新稚狗只不过是我赵家养的一条狗罢了,他居然敢不尊我的命令,反了,反了,这家养的狗都开始咬人了!”此时正好府中圈养的獒犬吠了几声,大概是到了进食的时候了,赵无恤情绪本来就不佳,听得犬吠顿时大怒道,“这些没用的狗光是吃的时候惦记着主人,要他出力了反倒总是推诿扯皮,来人啊,将府内的狗统统杀了!”

外间武士应声便去,只听得犬吠声又急又乱,接着便是一声声呜咽,想来那几条可怜的狗已经被武士们给活活打死了,张孟谈静了静心,拱手道:“主公,我们不能把希望总寄托在仇由那边,现在唯一能确认的便是齐侯已经出兵了,据报昨夜抵达观津渡口,邯郸城和平坦城的人马都会被牵制住,即便新稚将军不帮我们也不可能成为公室之奥援!”

“齐国出兵多少?秦国方便行动了没有?”赵无恤眸子明亮,他希望尽可能调动所有能调动的外援。

“兵车有一千乘,秦国可能会少点,据庶长大人所说他们会抽调八百乘的兵力,只要瞅准时机,秦国方面会尽快渡河作战,属下已告知庶长让他打着两千乘的旗号来,借以迷惑公室,到时候昏君至少得抽调一半人马去西边。然后我方依托赵城,坚壁清野,抵挡住墨家军,主公则亲率一旅奇兵从水路经汾水转涑水,一举攻占绛都,控制国都三大宫殿,大局可定也。”张孟谈天生点子就多,这一招不可谓不妙,即便是魏家不出兵也能掐断公孙骄的补给线,这一计便能将盟国和自家的力量发挥到极致,实在是可怕。

“张先生的意思是借用东西两大国为我赵家造势,将公室的人马尽可能地吸引到边境上去,然后我赵某人便驱兵奇袭国都,只要我攻下绛都,昏君不败自败,我赵家不胜自胜,因为到那时秦国和齐国见有利可乘自然会出动更多的兵马援助我们赵家,如此一来公孙骄只怕会饿死于沟壑,哈哈哈,妙计啊妙计,张先生真是子牙在世啊!”赵无恤再也不敢擅自行事了,听得张孟谈计策合理当下便布置了下去,不过最让他忧虑的还是魏驹的动向,“哎,魏家实在不是一位好的盟友,都到现在了还不出兵,我们毕竟不能只将希望寄托在外援上,魏驹做事可真是不干脆!”

“魏家只不过是墙头草罢了,若是主公占据了国都自然仁义加身,魏家和韩家就不得不倒想赵家这边。我们在等待战机,恐怕魏驹也在等待一个合适的时候,国内的卿大夫就这脾性,他们往往比别国的君臣还难打交道,主公应该对此很是了解,对他们还是莫要悬格太高,到时只怕徒增烦恼!”张孟谈深知晋国世家百余年内讧中形成的习气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观的,当然这也是他们明哲保身的一种政治智慧,不然韩魏两家也不会在晋阳城下才决定同国君一道反抗智伯,只不过是当日的盟友如今早已变成了敌手,只是魏驹还秉持着晋国世家惯有的狡黠。

“罢了,罢了,就按张先生说的办吧,到时张先生带着赵周守好赵城,一旦秦军渡河我便率两万精锐之士南下攻打绛都,若是此战得胜先生当封为列侯,再者我还要委任先生为赵家的相室,赵家任何一个封邑只要先生喜欢都可拿去传家,不如此不足以酬谢先生大功。”赵无恤诚恳拜服,行大礼道。

“此事万万不可,五霸之所以能威服四海便是因为主能驭臣而臣不能制主,所以老简主这才定下列侯不可居相位,将军不可身兼上大夫的规则出来,算来也是暗合国君文武分离的理念。即便属下有天大的功劳也只求归耕桑梓,捐弃功名抛却权势,只有这样赵家基业才会长存百年。”张孟谈知道作为臣子受不得主公如此大礼忙侧身躲开。

“功大者身尊,任国者权重,有功必赏是我赵家得以立足的根本啊,先生若要辞官让无恤怎么能安心呢?”赵无恤虽然也怕臣子功高震主,可像张先生这种高风亮节的人还是可以破例的,却不晓得为什么张先生只想着功成身退,我赵无恤再怎么阴险也不是兔死狗烹的主子啊。

“主公,君臣之间便是一种博弈,当没有外忧的时候自然就开始清除内患了,自古君臣能相安无事的实在是少之又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若是主公想要治理好赵家,以后还是要徐徐废除分封的,国君今天走过的路主公以后也必须得按部就班得走上一遍,这是历史的必然,希望主公不要先入为主,有所偏见。”张孟谈没有点明文种、范蠡这个先例,那是因为他和赵无恤这一对君臣际会还没有到鸟尽弓藏的一天,不过若是自己日后不选择离开早晚会有这么一天发生,只是主公现在浑然不觉罢了,或者是主公自以为能与客观规律抗衡实际上却永远不能与之匹敌,若是能像公室那样有一套完备的体制该多好啊,可惜自己生不逢时,张孟谈暗暗思忖道。

“先生为赵家社稷着想,视功名利禄犹如浮云,这种高风亮节实在是令人心旌,昏君虽然因为身份不同对世家极为苛刻,可我会听从先生教诲好好削弱那些不听话的家臣,以免赵家出现鲁国阳虎之类的家臣。不过即便将来公室覆亡可三卿依然林立,外敌自会觊觎,赵家在很长一段时间都处在一个百废待兴的时期,若是没有先生来指点迷津我真怕祖宗基业会毁在我手上啊!”智伯的不可一世,狂妄自大同吴王夫差极为相似,其实赵无恤也知道自己内心深处跟越王勾践是一类人,智伯当年崇拜的偶像是夫差,赵无恤早年最钦佩的五霸便是勾践,只不过他和智伯二人身处中原地带,做事都没有边鄙之地的吴越之王那么极端罢了,虽然张孟谈说的倒是在理,可赵家现在离不开这些谋臣策士啊,即便要卸磨杀驴那也可能是多年以后的事了,至少现在自己还没这想法,当然也不允许自己的继承者存着这样的想法。

“正是因为赵家百废待兴才是主公子侄们崭露头角的时候啊,赵周、赵嘉这一干人等还是挺有出息的。”张孟谈越来越摸不清楚自己的主子到底是什么人了,他能两次弑杀国君足以证明他的心够狠,前番能以一碗狗肉汤愚弄百姓便足显其谲诈不仁,可今日为什么非要留住自己呢?难不成是他在做戏,或许是自己多心了,不过既然决定事了之后拂衣而去他便心下释然了,伴君如伴虎啊,虽然赵无恤还不是君,可已经有了为君的潜质。

“赵周、赵嘉二人不过中人之姿罢了,而且只会内斗,他们干不成大事的。”赵无恤忧心忡忡道,他也不想让这二人斗来斗去,可这都是赵家的历史遗留问题了,不是一年两年就能解决的,都怪自己想团结赵家的大多数,结果他当家主这二人自然都安于现状,可自己死后的事就不好说了。

“居移气,养移体,公孙骄区区一介落魄质子没回国之前也看不出有什么特别的,可当了国君居然逼得世家分崩离析,同样主公只要将赵周、赵嘉摆到那个位置上他们自然会很快历练起来的,还是得给年轻人一些机会嘛,谁也不是一生下来就会秉政领军的,经历的多了自然也就会了!”张孟谈谆谆劝解道,不管赵家是输是赢,他都想尽快能逃离赵城这个是非之地。

“既然张先生如此说,那也只好难为他们两个了,不过这都是后话了,当下我们还是得精诚合作,把公孙骄这根毒刺去掉才是。”赵无恤装作一副极为不舍的样子,虽然他内心深处十分同意张孟谈的决定。

二人商议妥当后,便各自行事,准备好给公孙骄致命一击,希望能一击得手,让昏君彻底败北,如此一来晋国世家便会继续把持朝政数百年,或许还能瓜分了晋国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逆流之君103赵城之战(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ayew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