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学与传统文化诸子百家小生活
《鬼谷子钩沉》——捭阖(三)

《鬼谷子钩沉》——捭阖(三)

作者: 刀笔文史 | 来源:发表于2018-07-02 12:50 被阅读19次

以下为进言献词的捭阖之道。

原文:故捭者,或捭而出之,或捭而纳之;阖者,或阖而取之,或阖而去之。

“捭阖”作为游说的说辞,就是要动摇对方原先的认识,让其重新建立认识,捭与阖两者在方法上虽然对立,但在效果和目的上却高度统一,就是让对方把原有的认识去除掉——“出之、去之”,同时又重新建立接纳一些认识——“纳之、取之”。此时只提捭阖的作用,未对游说说辞的捭阖进行阐述说明。

原文:捭阖者,天地之道。捭阖者,以变动阴阳四时,开闭以化万物。纵横、反出、反覆、反忤必由此矣。

人世与自然统一于捭阖之道。天地万物由阴阳因素的开合所生灭,故而开闭阴阳因素能够改变事物的状态与发展路径,“以变动阴阳四时”就是指改变阴阳因素,“开闭以化万物”就是指进而影响事物的生成发展。纵横、反出、反覆、反忤指改变对方决策的具体游说技巧和辞令,如此种种皆源于捭阖。

事物的发展是通过间接的方式干预的(非直接作用于事物本身,而作用于事物的阴阳因素之上),同理,人的想法和认识也是通过间接的方式来调整的,用说辞游说对方接纳意见,调整对方的认识,帮助其构建新的认识,而让对方自然而然就产生了说客希望对方应有的想法。

原文:捭阖者,道之大化,说之变也;必豫审其变化,吉凶大命系焉。口者,心之门户也;心者,神之主也。志意、喜欲、思虑、智谋,此皆由门户出入,故关之以捭阖,制之以出入。

游说的捭阖,是指千变万化的说辞,“说之变也”。作为根本大道,是开合引起阴阳因素变化,从而使得事物产生改变。而说辞是重要的开合手段,说辞产生的阴、阳开闭效果,能影响和改变对方的想法。

语言必须进行控制。心里有想的,嘴上才有说的,但是心里想的,嘴里不能全讲出来,讲出来也要讲究方式方法,必须“关之以捭阖,制之以出入”,不是全关了不讲,也不是全开了乱讲,而是该开的开,该关的关,掌控语言的度,体现语言的技巧和艺术。

不能因为语言失当,而导致事态不受掌控,这是从从事业成败的角度讲,更直接的是,语言不当,可能激怒对方,而危险到说客的生命,“吉凶大命系焉”。所以说客在开口之前,一定要先估量语言可能造成的影响,“必豫审其变化”,既要考虑对事情发展的影响,又要考虑对当事人心理的影响。

原文:捭之者,开也、言也、阳也;阖之者,闭也,默也,阴也。阴阳其和,终始其义。故言长生、安乐、富贵、尊荣、显名、爱好、财利、得意、喜欲为阳,曰“始”。故言死亡,忧患、贫贱、苦辱、弃损、亡利、失意、有害、刑戮、诛罚为阴,曰“终”。诸言法阳之类者,皆曰“始”,言善以始其事;诸言法阴之类者,皆曰“终”,言恶以终其谋。

捭法的说辞称之为阳言,也就是说好处;阖法的说辞称之为阴言,也就是说坏处。通过阳言可以令之“始其事”,通过阴言可以令之“终其谋”。通过阴言阳言的组合,而变动对方心意,达到预定目标。

阖还指的是沉默不说,当然我们可以推断沉默不说既可以令之“始其事”,又可以令之“终其谋”,文中未具体展开,表过不提。

原文:捭阖之道,以阴阳试之,故与阳言者依崇高,与阴言者依卑小。以下求小,以高求大。由此言之,无所不出,无所不入,无所不可。可以说人,可以说家,可以说国,可以说天下。为小无内,为大无外。益损、去就、倍反,皆以阴阳御其事。

捭阖之道,就是以运用阴言阳言为法式——“以阴阳试之”。当然说好处和说坏处的时候要配合一定的语音语调,强调下情感,也既是阳言依崇高,阴言依卑下,崇高和卑下指的就是语气,语气感情得当往往能以情夺人,可能比实际的内容还管用。恰当的说辞配上相应的感情,实际效果可谓惊人,鬼谷子文中用了两段排比来对此予以赞美:“无所不出,无所不入,无所不可。可以说人,可以说家,可以说国,可以说天下。”

说客在选择阴言和阳言以打动当事人时,不要自己先设界,阴言和阳言应该根据当事人的特点来,不管多微末也不管多怪诞,只要对方受用,那就坚决拿来用,也就是“为小无内,为大无外”的意思。

原文:阳动而行,阴止而藏;阳动而出,阴随而入。阳还终阴,阴极反阳。以阳动者,德相生也;以阴静者,形相成也。以阳求阴,苞以德也;以阴结阳,施以力也。

阳言可激励其行动,阴言可劝诫其谨慎;阳言可助其开辟新方向,阴言可令其终结原先的计划。用阳言去推动对方,但要同时运用阴言去抑制,避免过度膨胀;用阴言去阻止对方,但同时也要运用阳言给对方以信心,避免过度消极。用阳言去推动对方,要说明收益是随之而来的;用阴言去阻止对方,要说明当前受到的限制很多,不适宜行动。用阳言却兼顾了阴言的效果,那必须在语言中凸显道德成分,令对方自我约束;用阴言却兼顾了阳言的效果,那必须在语言中内含激励以推动。

原文:阴阳相求,由捭阖也。此天地阴阳之道,而说人之法也,为万事之先,是谓“圆方之门户”。

正是通过捭阖,来调整阴阳,游说也是如此,运用恰当的阴阳言辞,改变对方的想法,而让对方主动接纳自己的意见,化圆而为方,奠定其开展相应行动的基础。

为万事之先:思想为行动的指导之意,先有想法而后才能有行动,才能影响和改变事物的发展。

圆方之门户:圆指的是意向想法,方指的是行动。

《捭阖》完结。《反应》篇待续。

相关文章

  • 《鬼谷子钩沉》——捭阖(三)

    以下为进言献词的捭阖之道。 原文:故捭者,或捭而出之,或捭而纳之;阖者,或阖而取之,或阖而去之。 “捭阖”作为游说...

  • 鬼谷子钩沉-捭阖(一)

    捭阖篇共有三个层面的意思:自然万物的捭阖之道、揣情探意的捭阖之道、进言献词的捭阖之道,三者统一于策士的游说活...

  • 《鬼谷子钩沉》——捭阖(二)

    作为全文的第二部分,主要讲通过捭阖的方法来获悉当事人的真实心意和对事情的认识,这是正式开始游说之前的第二个准备工作...

  • 鬼谷子和他的帝王术——捭阖第一

    《鬼谷子》开篇即为捭阖第一,那么作为鬼谷子理论体系的根基,所谓的捭阖之术到底是什么呢? 捭阖之术 鬼谷子所谓捭阖,...

  • 《鬼谷子》捭阖第一~学习心得

    鬼谷子-捭阖第一~学习心得 《鬼谷子》 “捭阖第一”已经学习完毕,捭阖之道,让我内心感受深刻,如果我们在日常...

  • 《鬼谷子》目录解读

    捭阖第一 捭阖[bǎi hé],是春秋时期,鬼谷子编写的一部兵书。鬼谷子有学生---苏秦、张仪等。鬼谷子提出,作为...

  • 鬼谷子捭阖(三)

    捭之者,料其情也;阖之者,结其诚也。皆见其权衡轻重,乃为之度数。圣人因而为之虑,其不中权衡度数,圣人因而自为之虑。...

  • 鬼谷子的智慧之一捭阖篇

    捭阖是鬼谷子的开篇之作,捭为开启,阖为闭藏,捭阖之术,也就是开合有道,张驰有度,鬼谷子认为,捭阖之术师游说诸...

  • 鬼谷子之捭阖第一

    捭阖是(鬼谷子)的开篇之作。捭为开启,阖为闭藏。捭阖之术,也就是开合有道、张驰有度。在本篇中,鬼谷子认为:“捭”“...

  • 【鬼谷子】捭阖第一

    编辑|小韵 《鬼谷子》卷上 捭阖第一 “捭”即开启,“阖”即闭藏,所谓“捭阖”,就是大开大合,大启大闭。鬼谷子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鬼谷子钩沉》——捭阖(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baku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