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十三:乡音连接着家乡

作者: 郭襄说 | 来源:发表于2019-01-01 12:52 被阅读17次

    电影《无名之辈》的导演饶晓志说,他在30岁之前从来没有过乡愁,直到听了尧十三用贵州方言演唱的《瞎子》,心中才有了乡愁。

    李志说过一句话:“尧十三是天才。”

    这是一名歌者对另一名歌者的惺惺相惜。李志听懂了尧十三,但很多人没有听懂。

    尧十三是民谣组织“麻油叶”的核心成员,但和马頔、宋冬野比起来,他无疑属于少数人。马頔的《南山南》,宋冬野的《董小姐》,几年前就已火遍大江南北,尧十三虽有《瞎子》《寡妇王二孃》等作品傍身,但直到《无名之辈》上映,才算真正被大众听见。

    这不是尧十三的作品第一次出现在电影里。

    2012年他首次与娄烨合作,为他的电影《浮城谜事》弹奏吉他曲《我想弹琴给你听》。

    2014年他再次与娄烨合作,为电影《推拿》献唱片尾曲,那首《他妈的》据说是他在大学宿舍里完成的。

    2018年他合作的是被誉为“年度黑马”的《无名之辈》,导演饶晓志最初的灵感,就来自尧十三2011年创作的《瞎子》。电影在贵州拍摄取景,几个主演都说着一口贵州话。尧十三也首次客串出镜,饰演一名街头艺人,抱着吉他,站在灯火通明的风雨桥上,用家乡方言吟唱,呐喊,诉说。

    “乡音意味着家乡。”32岁的尧十三是贵州人,老家在毕节市一个叫织金的县城。和车水马龙的大都市相比,什么都慢一拍的小城织金,显得有些边缘化。

    尧十三记得,他家以前的老房子有一个院子,有一条长长的楼梯通到马路上,家门口还有一扇红色的大铁门,到了晚上就会锁起来。在他小时候,县城里偷小孩的事情时有发生,父母看管得严,所以他出去和小伙伴玩耍的时间很少。白天他经常一个人抓着铁门,把脑袋伸进铁门的圈里,看一看外面的世界,然后又缩回来。

    小时候的习惯延续到现在,现在的他,更喜欢独处。所以不难理解,看似戏谑不羁的他,写的歌却处处透露着悲伤,音乐基调自带荒凉。他是把心事,都写在了歌里。

    抱着吉他在台上唱歌,是尧十三高中时代就渴望的事,他觉得那太帅了。但在成为歌手之前,他只是武汉大学医学院临床专业的一名学生,那时候,他叫唐尧。苦读了五年,毕业后他并没有穿上白大褂,而是抱起了吉他。这是他与音乐的缘分,说不清,道不明,就像冥冥中自有天注定。

    后来,他如愿成了一名歌手。再后来,他北上追梦,加入“麻油叶”,从此在民谣的路上一去不回头。

    后来,他如愿成了一名歌手。再后来,他北上追梦,加入“麻油叶”,从此在民谣的路上一去不回头。

    尧十三的作品风格多样,涉猎的面也非常广,方言创作,是他的一种尝试。正是这样的尝试,让我们听到了方言的力量。他创作的以《瞎子》《寡妇王二嬢》为代表的根据贵州方言以及地方生活为背景的作品,戳中了无数人的心。

    贵州方言在歌曲的演唱上其实没有太大优势,但尧十三的音乐意想不到地颠覆了人们的耳朵,很多人看完《无名之辈》,听着那首《瞎子》,心中涌起的是汹涌的乡愁。一首歌唱出了中国民谣不同的况味,这是民谣的进击,也是方言的进击。

    方言的吟唱,让民谣的表达变得更自然,更诚实,更有个性。方言的细腻、准确与传神,普通话永远无法比拟。是歌者成全了方言,还是方言成全了歌者?

    因方言而被大众听见的尧十三,显然有着更深的体会。作为一个创作者,他知晓,是方言成全了使用方言来创作的创作者们。“语言本身比生命的个体或者时代的更迭要更强大,更具有生命力。”这种生命力,我们在他音乐里深刻地感知到了。

    往往好的东西,热爱的人并不多,但时代总有一天会回报他们。尧十三现在忙碌了许多,创作,演出,四处行走。但他的理想,是不再被生活追着跑。想演唱的时候就出去演唱,想待在家里就待在家里。他有自己的步伐和节奏,生活里是,音乐上也是。

    忙完几场跨年演唱会,接下来他会按照自己的节奏走,写一点新的歌曲。当然,他不会抛弃方言。“方言的创作需要适时的灵感,顺其自然是最好的。”

    采访/撰文:郭襄不爱张君宝

    关于尧十三:

    独立音乐人

    民间民谣组织“麻油叶”核心成员之一

    代表作《瞎子》《寡妇王二孃》《北方女王》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尧十三:乡音连接着家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bdhl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