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炎热的夏天,但又是一个收获的夏天。这个假期在县教育局的组织下,我参加了阅读教学方面的学习讲座。短短的三节课,三个小时的学习。虽然一开始因为学习积分手忙脚乱,不知从哪入手,但是时老师的讲解却给我的阅读教学指引了方向。
作为一名多年从事教学的小学老师,我发现现在孩子因为电子产品、独生子女家庭等各方面原因,许多孩子变得不爱看书,没有生活经历了。所以一到上习作课时,孩子们就变得无话可说或者写流水账。那么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我结合时老师的讲解谈谈我的几点方法。
(一)家长的引领 正如老师课上讲的那样,一个孩子如果很早就有良好的阅读氛围,那么当他到三年级的时候,孩子写出来的文章会很有条理,会用恰当的词语来进行表达。我们班级里就有个男孩子,因为家长从小就培养他的阅读兴趣,在幼儿园他的数字量就相当于小学二年级孩子的水平。所以一到小学,他在做题,读书方面根本就没有困难,而且上课说话有条理,视野开阔,懂得知识很多。有一次我们学习成语故事,结果他都能说出出自哪里,让全班同学对他羡慕不已,那堂课也带动了学生读《三国演义》的热情。而我作为一名妈妈,也是在女儿很小的时候,每天晚上陪女儿读半小时的书。那时候仅仅是为了让孩子从小培养阅读兴趣,谁知无巧不成书,在女儿上学前班的时候,我就发现孩子的识字量竟达到三年级孩子的水平,一年级时,老师让写一句话,她往往会写一两段话,而且很少用拼音,不经意间还会有一两个精彩的词语出现。时老师外甥的小故事和我的亲身经历不谋而合,这说明家长的启蒙教育非常重要,阅读兴趣要越早培养越好。
(二)教师的指导 在乡下教学二十多年,我发现能陪孩子读书的家长真是一个手都能数的过来。那如何让每个孩子都去读书呢?那就需要我们每一个老师的付出和组织。一年级,我们可以利用课前、课后的五分钟,和孩子一起分享一个故事。利用回家时间组织亲子共读,监督读书等,逐步培养孩子读书的兴趣。时老师建议大家要让孩子们进行读书交流,我觉得这是我应该在今后的阅读课上应该去做的。我们班级孩子读书热情很高,但有个别孩子老是敷衍去读书,每次我和他交流的时候,他们都说的仅限书本知识,想法狭窄。听了老师的讲解,让我豁然开朗。孩子的语言是相通的,交流中可以让孩子发现自己的优点与不足。勤鼓励,让每个学生获得成就感,从而更热爱读书。
阅读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它可能不会像数学课那样会很快就有成效,但随着时间推移,我们会不经意间发现孩子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阅读能力提高了,写作能力提高了……也许我们现在做的这件事见效慢,但我相信这会让每个爱读书的孩子受益终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