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某高校的学生在吃饭时吃出了一个类似老鼠头的物件,可食堂阿姨却万分肯定这个物件是鸭脖。当学生把这个物件拍下来上网后,不到两天时间,学校通报是鸭脖,当地市场监督管理局确认是鸭脖,就连当时拍视频的学生都出来澄清说当时看花眼了,的确是鸭脖。
按理说,官方、当事方都出来讲话了,这件事儿就应该确定是乌龙事件,该翻篇了。但广大网友却不买帐,为何,因为所有的通报、确认、澄清都没有拿出让人信服的证据。
先看学校的通报,事发后“要求立即组织封存相关档口事物并同步开展调查处理”。那么,请问学校,当天档口中是否售卖含有鸭脖的饭菜,如果没有,那么这个菜里的鸭脖是如何出现的;学校是否可以拍摄一个真正鸭脖的图片,以证明拍摄角度不同的确会把鸭脖误认成老鼠头。
再问拍视频的学生,既然“当事学生本人在事发当时即邀请同学共同对‘异物’进行了比对,确认‘异物’为鸭脖,为正常食物”,那么为何要发视频,发视频的动机和目的是什么;后来为何出来澄清,是觉得自己误导公众而道歉,还是迫于不可明言的压力。
最后问一下当地市场监督管理局,确定异物是老鼠头或者鸭脖所用方法是什么,是用眼睛看还是通过其他科学方法;留样的食品是否是学校封存的食品,是否存在人为调换的可能;什么时间对留样食品进行检测,检测机构检测结果如何。
舆情处置,不仅需要真实、真诚,同样需要公开证据,以打消公众对调查过程和调查结果的疑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