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深度工作》
作者: [美] 卡尔·纽波特
出版社: 后浪丨江西人民出版社
出品方: 后浪
副标题: 如何有效使用每一点脑力
原作名: Deep Work: Rules for Focused Success in a Distracted World
译者: 宋伟
出版年: 2017-7
媒介:电子书
方法:- [ ] 不求甚解; - [ ] 观其大略;- [ X ] 熟读静思;- [ ] 八面受敌;
开始:20180209
结束:20180210
用时:5个小时左右
地点:家里
豆瓣评分: 7.8分(2422人评价)
我的评分: 力荐
我的简评:
这本书最早是看米田大神分享的,之后一直收藏着。今天终于抽空看完了,果然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书。根据英文翻译,本书应该是《深入工作:在容易分心的世界中取得成功的规则》。非常喜欢作者的写作方法,里面还包含了很多资料出处。读起来非常爽。强烈推荐给大家。
作者简介
卡尔·纽波特(Cal Newport),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博士,乔治城大学计算机科学副教授,畅销书作家。
他还是一位人气博主,创办了在美国广受欢迎的博客“学习黑客”,致力于为大家破解工作和学习领域的成功模式。
纽波特还著有《如何在大学里脱颖而出》《如何成为尖子生》《 如何考进世界顶尖名校》《优秀到不能被忽视》等畅销作品。
总结思考
什么读这本书?带着什么问题来读这本书?
什么是深度工作?
如何避免分心以提高效率?
最大的收获是?体悟到什么启发?
深度的工作才是高效工作,深度的生活才是优质生活。
你将采取的什么行动
不要用网络消遣!!
不要养成分心的习惯!!!!
空闲排队的时候不要玩手机!!
每天工作结束的时候要有“停工仪式”,第天条要“开工仪式”。
把自己的碎片时间都安排好任务,不要随意玩手机消遣了!!
从这些启发,你接下来要去追查的是什么?
想重新读一遍,大卫·艾伦(David Allen)的《无压力工作》(Getting Things Done)任务管理法。
阅读:鲍迈斯特的《意志力》、《高效能人士的执行 4 原则》(The 4 Disciplines of Execution)
作者推荐的书籍
略
相关的书籍&文献
2013 年乔治梅森大学经济学家泰勒·考恩(Tyler Cowen)出版了《平均时代的终结》(Average Is Over)一书.
出自多米尼加(Dominican)修士、伦理哲学教授安东尼-达尔梅斯·塞汀朗吉思(Antonin-Dalmace Sertillanges),他在 20 世纪初期写作了一本很薄却非常有影响力的小册子,名为《知性生活》(The Intellectual Life)。
记者丹尼尔·科伊尔(Daniel Coyle)在他 2009 年出版的《一万小时天才理论》(The Talent Code)一书
大卫·艾伦(David Allen)的《无压力工作》(Getting Things Done)任务管理法。
《摩托车修理店的未来哲学》(Shop Class as Soulcraft)
↑ 这本书在其他地方也有提到过。
科学作家威妮弗雷德·加拉格尔(Winifred Gallagher)在一段不期而至的可怕经历之后被确诊患癌症。“不仅仅是癌症,”她解释说,“而且是那种特别难缠的癌症晚期。”然后,她意外发现了注意力和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加拉格尔在 2009 年出版的《全神贯注》(Rapt)一书中回忆,诊断之后她离开医院,突然萌生出一种强烈的直觉:“这种疾病想要控制我的注意力,但是我要尽可能专注于自己的生活。”
探究注意力的书。
《程序员修炼之道》(The Pragmatic Programmer)是在计算机编程领域广受好评的一本书,书中更直接地将编程和传统的手工艺联系到一起
鲍迈斯特在后续的著作《意志力》(Willpower)(与科学作家约翰·蒂尔尼联合创作)。
《高效能人士的执行 4 原则》(The 4 Disciplines of Execution)
提及的电影、音乐:
《飞越修道院》讲述了一个世界中有一个智慧精英群体过着隐修生活,远离了尘世喧嚣和科技,做着深度思考。
“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 | 关键词笔记 |
前言
作者讲述了心理学家卡尔·荣格(Carl Jung)隐居到伯林根的故事。他把自己关在塔楼里,并非为了逃离职业生活,而是为了职业生涯的发展。——深度工作。
深度工作(Deep Work): 在无干扰的状态下专注进行职业活动,使个人的认知能力达到极限。这种努力能够创造新价值,提升技能,而且难以复制。
作者列举了远近历史中其他重要人物的生活,发现深度工作在他们身上是非常普遍的。
- 16 世纪的散文家米歇尔·德·蒙田(Michel de Montaigne)
- 马克·吐温(Mark Twain)
- 剧作家、导演伍迪·艾伦(Woody Allen)
- 物理学家彼得·希格斯(Peter Higgs)
- 哈利波特作者J.K.·罗琳(J.K. Rowling)
- 微软首席执行官比尔·盖茨
- 网络朋克作家的尼尔·斯蒂芬森(Neal Stephenson)
“网络工具的兴起、智能手机和可联网办公电脑的广泛使用,将大多数知识工作者的注意力肢解得支离破碎。这种注意力支离破碎的状态不可能带来深度工作,深度工作要求长时间无干扰的思考。”
浮浅工作(Shallow Work): 对认知要求不高的事务性任务,往往在受到干扰的情况下开展。此类工作通常不会为世界创造太多新价值,且容易复制。
“在网络工具的时代,知识工作者越来越多地用浮浅工作——像人工网络路由器一样不断地收发电子邮件,不断被小事扰乱心神——替代了深度工作。”
作者研究了一系列探究网络对我们大脑和工作习惯影响的书籍
- 卡尔《浅薄:互联网如何毒化了我们的大脑》(The Shallows)威廉·鲍尔斯(William Powers)的《哈姆雷特的黑莓》(Hamlet’s BlackBerry)、约翰·弗里曼(John Freeman)的《电邮的暴政》(The Tyranny of E-mail)和亚历克斯·索勇-金·庞(Alex Soojung-Kin Pang)的《分心成瘾》(The Distraction Addiction)——所有这些作品都或多或少地赞同网络工具使我们从必须专注完成的工作上分心,同时也降低了我们保持专注的能力。
作者列举了 毕业于名牌大学的小明,为什么无法在职业轨迹上有爆发式上升? 的故事。
因为他无法专注,无法进入深度工作。
他总是不停地拿起手机,打开微信、刷朋友圈、刷微信、刷头条,根本停不下来,好似一种强迫症。
后来他用了 一个很极端但很有效的办法。
- 把自己锁到一间没有电脑的房间里:只有课本、笔记卡片和荧光笔。远离电子设备。
- 确保屋子里没有使他分心的东西。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保持专注的能力逐渐增强,到后来经常能够每天在那个房间里与外界隔绝 5 个小时甚至更久,不分心地专注学习这些艰涩的新技能。
杰森·本(小明)的故事突出了一点关键的经验:深度工作并非某种矫揉造作的怀旧情绪,也不是作家和 20 世纪早期哲学家独有的,而是在当今社会也很有价值的一种技能。
- 想要在社会经济中保持价值,就必须掌握快速学习复杂技能的艺术。这项任务要求深度工作。如果你不培养这项能力,就很可能随着技术的更新而被淘汰。
- 想要成功,你就必须产出自己能力范围内最好的产品,而这项任务需要深度。
换言之,深度工作并非一种无用的传统技能,而是任何想要在竞争激烈的全球化信息经济时代——无法跟随时代潮流发展的人将被这个时代生吞活剥——立足的人都应该掌握的核心技能。
作者在讲述深度工作的重要性。
深度工作假设(The Deep Work Hypothesis):深度工作的能力日益稀少,而几乎同时,其在社会经济中的价值也日益提升。因此,能够培养这项技能,并将其内化为工作生活之核心的人,将会取得成功。
本书的内容架构:
第一部分,旨在让你相信深度工作假设的真实性。
第二部分,旨在教会你如何利用这个机会,训练你的大脑,转变你的工作习惯,使其成为你的职业生活的核心。
下面讲述作者在过去的十年中如何践行深度工作的。
“我每天的工作都围绕着精心挑选的深度工作展开,确实无法避免的浮浅活动则拆分成小块,在日程的间隙完成。每天三四个小时,每周五天没有任何打扰、精心安排的专注工作,带来了很多极有价值的产出。”
“深度的生活才是优质生活。”
第一部分 理论
第1章 深度工作是有价值的
在新经济形势下,三种人将获得特别的优势
根据我的调研,当下的经济思维认为,史无前例的科技发展和影响力为我们的经济带来了巨大的重组。在这种新经济形势下,有三种人将获得特别的优势:
- 高级技术工人:可以利用智能机器把工作做得漂亮并具有创造性的人。
- 超级明星,在所处行业中最优秀的人。
- 所有者,拥有资本的人。
但是本书的一个重要论点在于,还有一类人也将取得成功。
如何在新经济形势下成为赢家
我发现有两类人注定会成功,而且我认为可以推广借鉴:一种是能够利用智能机器进行创造性工作的,一种是自己所在领域的个中翘楚。有什么窍门能够为进入此类有利领域提供助力?我认为如下两种核心能力是关键 。
- 迅速掌握复杂工具的能力
- 在工作质量和速度方面都达到精英层次的能力
观察结果就是:如果你无法学习,就无法成功 。
如何才能培养出这些核心能力?
讲到这里,我们便触及了本书的核心主题:上文阐述的两种核心能力依赖于你进行深度工作的能力 。
深度工作帮助你迅速掌握困难的事物
90 年代初期,佛罗里达州立大学教授 K.安德斯·艾利克森(K. Anders Ericsson)汇总了所有这些思路,结合了不断累积的研究文献,形成一个清晰的答案,并给出一个很有冲击力的概念:刻意练习(Deliberate Practice)
- 掌握有认知性要求的任务需要这种特定形式的训练,只有极少的天才是个例。
- 在《知性生活》中称:“天才之人之所以伟大,只因决心投入一切,全力于一点。”
刻意练习的核心要素通常如下:
- 你的注意力全情投入到某个你希望提升的技能或想要掌握的理念上;
- 你能得到反馈意见,这样你就可以调整自己的方法,保持注意力的投入有最佳产出。
第一个要素对于我们的探讨尤为重要,因其强调了刻意练习不能在有干扰的情况下进行,要求在无干扰状态下保持专注。
刻意练习要求我们深度工作。
结论:想要迅速掌握困难的事物,你必须高度专注,不能有任何干扰。换言之,学习是一种深度工作行为。如果你很容易做到深度工作,就能轻松掌握愈发复杂的体系和技能,这些体系和技能是我们在经济生活中取得成功所必需的。如果你还是一个难以做到深度工作的人,要面对无处不在的干扰,就不应期待轻易掌握这些体系和技能。
深度工作有助于精英级产出的实现
这一章节讲的是亚当·格兰特(Adam Grant)获得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最年轻的教授。他已经发表了 60 多篇同行评审论著,外加这一本畅销书《沃顿商学院最受欢迎的成功课》(Give and Take)。
他是如何做到如此高产出的?
- 格兰特的产出得益于多方面因素,但是有一种理念似乎在他的方法中占据了核心地位:在长时间无干扰的状态下,批量解决困难却重要的智力工作。格兰特在多层面展开这种批量工作模式。
- 格兰特还经常在较短的时间段内批量分配精力。在专注于研究工作的学期内,他会在两种状态下转换,有些阶段会向学生和同事敞开大门,有些阶段则会与世隔绝,全情专注于某一项研究任务,不受任何干扰。
充分利用了下述生产力规律:高质量工作产出=时间×专注度
勒鲁瓦在 2009 年发表的一篇题名很有趣的论文“为什么完成工作那么难?”(Why Is It So Hard to Do My Work ?)中介绍了一种她称之为“注意力残留” (Attention Residue) 的效应。
- 这项研究发现这种工作策略存在一个问题,当你从某项任务 A 转移到任务 B 时,你的注意力并没有即时转移,你的注意力残留仍然在思考原始任务。如果在转移工作之前,你对任务 A 缺乏控制且关注度较低,残留会尤其浓厚,但即使你在转移工作之前已经完成了任务 A,你的注意力还是会有一段分散的时间。
- 格兰特长时间不转移注意力,完成单一困难任务,使注意力残留负面影响降到最低,从而使他在当前任务上的表现成果最优化。
我在之前学习过类似的概念,就是要把工作分解,操作相同的工作安排在一起批量处理。例如,有一份工作分解出来是1、2、3、4。
你的工作流程应该是按照 1、1、1,2、2、2,3、3、3,4、4、4、4……就比较高效。
如果你是按照1、2、3、4、1、2、3、4、1、2、3、4、1、2、3、4……注意力残留会很多,工作效率不高。更糟糕的情况是,你的工作随机无序,3、2、1、4、2、1、3……那样不仅效率低,还容易出错。
杰克·多西是怎么回事?
本章节说的是“没有深度工作仍然取得成功的个体”特例,回答“如果深度工作这么重要,那么为什么有些分心的人表现也很好?”这个问题。
杰克·多西参与创建了推特,从首席执行官的职位上退出之后,他又创建了移动支付公司 Squre。他也并没有多少时间处于深度工作状态。多西没有长时间不受干扰思考的奢侈机会。他要承担推特(当时还是主席)和 Square 两家公司的日常管理工作,因此日程表极为精细,以确保公司有可预期的“每周例行事务”(它们使多西的时间和精力极度分散)。
要求一名首席执行官花上 4 个小时的时间深度思考单一问题浪费了他们的价值所在。最好是聘用三个聪明的副手,深度思考这些问题,然后将解决方案呈递给高管做决策。
在社会经济的某些角落,深度工作并没有价值。除了高管之外,还有部分类型的销售人员和说客,对他们而言持续联系是其最大价值所在。
作者结论:换一种说法:深度工作并非是我们的经济中唯一有价值的技能,不培养这种能力也有可能做得很好,但是不需要深度工作的职业会越来越少。除非你有充分的证据证明在你所属的职业领域分散精力是重要的,否则根据本章前述论证,若你能够认真考虑深度工作,肯定会得到最好的效果。
第2章 深度工作是少见的
近年来开放式办公室、即时通讯和社交媒体的兴起,它们是深度工作的三大杀手。
度量的黑洞
衡量个人贡献越来越难。
汤姆·考克兰的发现,此类度量属于不透明区,难以轻松衡量。我将这个区域称作度量黑洞。
最小阻力原则
- 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公司像波士顿咨询集团一样,培育一种联结的文化,尽管如佩罗在其研究中发现的,此举会损害员工的幸福感和生产效率,而且很可能无助于提高底线?
最小阻力原则(The Principle of Least Resistance):在工作环境下,若各种行为对于底线的影响没有得到明确的反馈意见,我们倾向于采用当下最简单易行的行为。
第一个原因关乎对个人需求的响应。如果在你所处的工作环境下,提出问题能够立刻得到答案,需要某一特定信息能够立刻得到,那么你的生活就会变得更简单,至少在当时是这样的。如果无法得到这样迅速的响应,你就需要做更多的预先工作计划,需要更具条理性,同时还要时刻准备暂时搁置工作,将注意力转移到别处,等待所提要求达成。所有这些都将使你的日常工作生活更加艰难(尽管从长期来讲,这样做能够得到更令人满意、更好的结果)。
为什么要即时反馈?因为懒得思考,例如长期的计划、应急方案等。如果一开始就想好了,那还需要那么多即时反馈吗?按照之前的规定来做就是了。
- 关于最小阻力原则的另外一个例子:
“比如项目上频繁召开的例会。这些会议往往使你无法持续专注,导致日程无法及时完成,变得支离破碎。为什么还要坚持?因为更简单。对于很多人而言,这些例行会议是一种简单的(但同时也是笨拙的)人员管理形式。他们不愿自己去管理时间和工作任务,而是让每周迫近的例会迫使他们在给定项目上采取一些行动,或者提供一种取得进展的可视幻象。”
为什么领导喜欢频繁开会?因为开会最简单,不用自己苦思冥想,幻想者只要把人拉过来,一起讨论就
会有什么进展一样。
“最小阻力原则受到度量黑洞的保护,少有人对其加以审视,在这种原则支配下的工作文化,免去了我们短期内对保持专注和做计划的忧虑,却牺牲了长期的满足感和真实价值的产出。这样一来,最小阻力原则就驱使我们在深度工作愈发受到青睐的经济形势下流于浮浅工作。”
忙碌代表生产能力
-
生产能力尚可观察到的时代:工业时代
生产线的兴起而盛行的效率运动(Efficiency Movement),尤其典型的是其创始人弗雷德里克·泰勒(Frederic Taylor),他广为人知的做法是拿着秒表站在那里监测工人的动作效率——寻找提升工人完成任务速度的方法。
在泰勒的时代,生产能力没有任何歧义:单位时间产出产品的数量。 -
当今的商业领域
忙碌代表生产能力(Busyness as Proxy for Productivity):在工作中,对于生产能力和价值没有明确的指标时,很多知识工作者都会采用工业时代关于生产能力的指标,以可视的方式完成很多事情。
对互联网的顶礼膜拜
传播学理论学者、纽约大学教授尼尔·波兹曼(Neil Postman)的警示。他写道,我们不再权衡新科技的利弊,不再平衡新增效益和新引入的问题之间的关系。我们开始自以为是地认定,只要是高科技就是好的,而不用再做探讨。
在以网络为中心的技术垄断时代,宣扬“不发推特(微博)”的宣言无异于焚烧国旗——是一种亵渎,而非争辩。
对生意来讲是坏事,对个人来讲是好事
如果你相信深度工作的价值,那么对商业整体而言将是一个坏消息,因为这种信念会他们失去价值产出的巨大增长潜力。但对你个人而言,这却是好消息。
举个例子,如果我们都不看今日头条了、不刷微博了,他们的商业盈利模式就没法玩转了。相反,他们正是利用这我们的的注意力去盈利。平台上面的软文、硬广……
第3章 深度工作是有意义的
“深度的生活不仅仅可以让你从经济上获益,还能让你变得充实起来。”
从神经学角度论证深度
- 科学作家威妮弗雷德·加拉格尔(Winifred Gallagher)在 2009 年出版的《全神贯注》(Rapt)对注意力的研究。
结论,从神经学角度来看,靠浮浅事务度过的一天很可能会是枯燥、令人沮丧的一天,即使抓住你注意力的浮浅事务看似无害甚至有趣。在工作中(特别是在知识工作中),增加深度工作时间可以有效影响人脑这台复杂的机器,多种不同的神经学理论表明,此种影响将使你对工作生活的意义和满意度得到最大的提升。
从心理学角度论证深度
- 源自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的研究成果,他是全球最知名的心理学家之一(也是最容易被拼错名字的心理学家之一)。20 世纪 80 年代初期,契克森米哈赖在芝加哥大学与一位年轻的同事里德·拉森(Reed Larson)合作,创造了一种新的方法,用于理解日常行为的心理学影响。
- 契克森米哈赖的经验抽样法研究揭示,大多数人都想错了:
工作其实比休闲时光更容易带来享受,因为工作类似于心流活动,有其内在目标、反馈规则和挑战,所有这些都鼓励个人积极参与到工作中,专注其中,全身心投入到工作里。休闲时光则组织松散,需要很大的努力才能创造出值得享受的事情。
结论,通过实验方法研究时发现,人们在工作时比想象中更愉悦,而在放松时则没有想象中那么快乐。恰如经验抽样法研究所证实的,在某一周内此类心流经历越多,实验对象的生活满意度就越高。这样看来,人类在深度沉浸于某项挑战时才是最好的自己。
从哲学角度论证深度
- 在伯克利大学教授哲学 40 余年的休伯特·德莱弗斯(Hubert Dreyfus)和现任哈佛哲学系主任的肖恩·多兰斯·凯利(Sean Dorrance Kelly)。2011 年,德莱弗斯和凯利联合出版了一本书,名为《万物闪耀》(All Things Shining),书中探究了神圣和意义在人类文明历史进程中的演化。
结论,在事业中拥抱深度工作,通过深度工作培养个人技能,可以使知识工作从令人心烦意乱、心力交瘁的责任变成一件令人满意的事情——开启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在那里万物闪耀。
第二部分 准则
后文中我们将介绍一些严格的计划,用于帮助你将深度变成职业生活的中心。
准则1 工作要深入
人们整天都在抵抗欲望。
罗伊·鲍迈斯特在写作一系列首创论文时发起的——显示出有关意志力的重要事实:你的意志力是有限的,它在使用的过程中会被不断消耗。
换言之,你的意志力并非性格的展现,可以无限制地使用;相反,它恰如肌肉一般,会疲劳。
由此作者得出了一种令人振奋的想法:培养深度工作的习惯,关键在于越过良好的意图,在工作生活中加入一些特别设计的惯例和固定程序,使得进入并保持高度专注状态消耗的意志力最小化。
我的理解:就是要把深度工作变成一种习惯,从而减少意志力的消耗。
选定你的深度哲学
-
禁欲主义哲学(Monastic Philosophy)的深度工作日程安排
这种哲学通过摒弃或最小化浮浅职责,从而实现深度工作的最大化。禁欲主义哲学的实践者往往有明确且价值极高的职业目标追求,而且他们在职业上取得的大部分成就都是由于工作表现特别突出。这种清晰的状态使他们能够排除纷杂的浮浅关注点,而这些浮浅关注点恰恰是那些在工作世界中价值定位复杂化之人的梦魇。
代表人物:计算机科学家 唐纳德·克努特、科幻作家尼尔·斯蒂芬森;
以作者的经验,禁欲主义哲学会遭到很多知识工作者的抵触。 -
双峰哲学(Bimodal Philosophy)的深度工作日程安排
这种哲学要求你将个人时间分成两块,将某一段明确的时间用于深度追求,余下的时间做其他所有事情。在深度时间里,双峰工作者会像禁欲主义者一般工作——追求高强度、无干扰的专注。在浮浅时间里,专注并非首要目标。这种划分深度和开放时间的做法可以在多个时间层级上实现。比如,按周划分的话,你可以每周 4 天做深度工作,余下的时间为开放时间。同样的,如果按年划分,你可以选一个季节完成大部分的深度工作(很多做学术的人都在夏季或休假期间完成)。
代表人物:荣格、亚当·格兰特、
需要一段较长时间(几天)的与世隔绝,适合学校的老师。
- 节奏哲学(Rhythmic Philosophy)的深度工作日程安排
这种哲学认为轻松启动深度工作的最好方法就是将其转化成一种简单的常规习惯。换言之,其目标是创造一种工作节奏,让你不需要你投入精力便可以决定是否需要以及何时需要进入深度状态。链条法是节奏哲学深度工作日程安排的典型例子,因为这种方法结合了一种简单的启发式调度(每天都要做这项工作)和一种提醒你做这项工作的简单方法:日历上的大红 X。
设定一个启动时间,每天在这个时间开始深度工作。
节奏哲学与双峰哲学形成了一种有趣的对比。节奏哲学下或许难以达到双峰哲学追随者喜好的最高强度深度思考。然而,这种方法的好处在于更符合人类的真实天性。
然而,对于很多人来说,并非因为自控原因才倾向于选择节奏哲学,而是由于现实中某些工作的确不允许你在需要深入的时候一连消失几天。(对于很多老板而言,底线在于,随便你多么专注都好……只要老板的电子邮件能及时回复就可以。)这或许也是在常规办公室工作的深度工作者最常选择节奏哲学的原因吧。
只需要几个小时的与世隔绝,适合大部分上班族。
- 新闻记者哲学(Journalistic Philosophy)的深度工作日程安排
只要有空闲时间,他就能立刻转入深度工作模式。这种在日程安排中随时可插入深度工作的方法称作记者哲学。这个名称是对沃尔特·艾萨克森一类记者的认可,他们经过训练可以随时转入到写作模式,因为他们的工作中经常要面对截稿期的催促。
这种方法并不适用于深度工作的新手。
沃尔特·艾萨克森(Walter Isaacson)
- 作者表示他也偏爱记者哲学的深度工作,因为这也是我将各项工作安排到日程中所采用的主要方法。
作者本人的深度工作法:我在深度工作中不是禁欲主义(尽管偶尔我也会嫉妒同行计算机科学家唐纳德·克努特完全与世隔绝但却不用心怀歉意),我也不会像双峰主义者一样接连安排多天的深度工作时间,此外,尽管我很有兴趣采用节奏哲学,但是我的日程安排已经很满,没办法压缩出时间施行这种习惯。我更多的时候如艾萨克森一样,面对每周的工作,竭尽可能压缩出更多的深度工作时间。
习惯化
普利策奖获得者、传记作家罗伯特·卡罗(Robert Caro)的例子。2009 年的一份杂志档案透露“卡罗纽约办公室的每一英寸空间都是按规则来布置的”。他放书的位置,他堆放笔记本的方法,在墙上张贴的东西,甚至穿什么衣服到办公室也都一样:所有一切都形成了特定的习惯,在卡罗的漫长职业生涯中只有很小的变化。“我培养自己变得有条不紊。”他解释说。
查尔斯·达尔文(Charles Darwin)在雕琢《物种起源》期间也保持着类似的严格工作安排。他的儿子弗朗西斯后来回忆,达尔文每天早上 7 点准时起床,然后去散一会儿步。然后他会独自用早餐,从 8 点到 9 点半在书房工作。之后的一小时用于拆阅前一天的信件,而后从 10 点半到中午又会回到书房工作。经过这样一段工作之后,他会沿着既定的路线从花房开始,沿房周围的路走圈,深入思考一些具有挑战性的想法。直到想出满意的答案他才会停下来,宣告一天工作的结束。
这项策略提出如下的建议:要想使深度工作的效果最大化,就需要养成像前述的重要思想家一样严格内化的习惯。
你的习惯要确保大脑能够得到必要的支持,以便保持大脑在高深度水平下运转。比如,你可以设定以一杯上好的咖啡开始工作,或是确保能够获得足够的让你保持能量的食物,或是包含诸如散步之类的轻度活动,帮助大脑保持清醒。
要有大手笔
J.K.罗琳为了完成哈利·波特系列最后一部《死亡圣器》(The Deathly Hallows),住在了爱丁堡市中心的五星巴尔默勒尔酒店(Balmoral Hotel)套房,以逃离家庭办公的干扰。
突然想起了之前李笑来老师说他从来不过过节,过节就是浪费时间。每到春节,他就会找个酒店开个房,然后"闭关修炼"。
比尔·盖茨任微软首席执行官期间的“思考周”习惯就广为人知。在思考周里,他会暂时放下日常工作和家庭责任,带上一堆白纸和书,隐居到一间小屋里。他的目的是拒绝任何打扰,深度思考与公司相关的重大事务。
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学家、备受赞誉的小说家艾伦·莱特曼(Alan Lightman)也用过大手笔的方法。他每年夏天都会隐居到缅因州的一座“小岛”上,做深度思考,补充能量。
丹·品克(Dan Pink)和迈克尔·波伦(Michael Pollan)在内的很多作家都会在自己的园子里建造——通常需要非常高的成本和精力投入——写作小屋。
彼得·尚克曼(Peter Shankman)的单次大手笔的例子更加极端,尚克曼是一名企业家和社交媒体的先驱。作为一位著名的演说家,尚克曼大部分时间都在四处飞。最终他意识到 3000 英尺的高空是帮助他保持专注的理想环境。
不要独自工作
20 号楼和贝尔实验室
二者都不同于现代的开放式办公室布局,而是利用标准的私人办公室结合共享走廊的方式。
总结一些关于深度工作中协作之作用的实用结论。20 号楼和贝尔实验室的成功证明与世隔绝并非有效深度工作所必需的条件。事实上,这两个例子表明,对于很多类型的工作而言——特别是追寻创新的——协作深度工作可以产出更好的效果。
像经商一样执行
原则 1:关注点放到极端重要的事情上
原则 2:抓住引领性指标
原则 3:准备一个醒目的计分板
原则 4:定期问责
图安逸
本项策略认为,你应该按着克莱德尔的方法做,每天在职业问题之外时常享受一些自由时光,这样才能使你得到——虽然听来有些矛盾——完成(深度)工作所需的闲散安逸。
发现下面三种原因或许可以解释这种价值。
原因 1:安逸时光有助于提升洞察力
- 荷兰心理学家艾普·狄克思特修斯(Ap Dijksterhuis)牵头,他们拟证明有些决定最好还是留由无意识心理去解决。狄克思特修斯和他的合作者提出了无意识思维理论(Unconscious Thought Theory,UTT)
原因 2:安逸时光有利于补充深度工作所需的能量
注意力复原理论(Attention Restoration Theory, ART)的例子之一,ART 认为在自然中度过时光可以提升个人的注意力。这项理论最早由密歇根大学心理学家瑞秋·卡普兰(Rachel Kaplan)和史蒂芬·卡普兰(Stephen Kaplan)——后者与马克·伯曼(Marc Berman)和约翰·乔纳德(John Jonides)在 2008 年共同完成了在此讨论的这篇论文——在 20 世纪 80 年代提出,其依据为注意力疲劳的概念。
这个理论的核心机理在于,自主性引导注意力的能力可以得到复原,只要你能停下相应的活动一段时间。在自然中行走可以得到这样的精神放松,因此任何放松行为都可以有同样的效果,只要能够提供类似的“天然引人入胜的刺激”,能够暂时放下自主性专注状态。与朋友轻松地交谈,做晚饭的同时听听音乐,和孩子玩玩游戏,跑跑步——在你屏蔽工作的晚上可以填满时间的各种活动——与在自然中行走都有同样的注意力复原作用。
原因 3:晚间安逸时光里放下的工作往往没有那么重要
-
作者如何完成停工仪式的
(我最开始在写博士论文的时候养成了这个习惯,后来不断完善,形式也多有变化)。首先我会再最后看一眼电子邮箱的收件箱,确保结束一天工作之前没有任何需要紧急回复的信息。接下来我会将头脑里或一天中随手记下的所有新任务转移到办公任务表中。(我使用谷歌文档储存任务列表,因为我希望在任何电脑上都能找到这些列表——但是在这里使用什么技术是无关紧要的。)打开这些任务列表之后,我会迅速浏览每一个清单中的每一项任务,然后再查看一下日程表上之后几天的安排。这两个举动确保我不会忘记任何紧急的事情、重要的截止日期或是即将到来的预约。仪式的最后,我会利用这些信息制定第二天的大概计划。一旦计划制定完成,我会说:“停工完成”,我一天的工作思考时间就结束了。
这样做并不是强迫你为任务列表中的每一项任务都制定一个计划(一项负担很重的要求),但确实要求你注意到列表中的每一项任务,然后在制定第二天计划的时候回顾所有这些任务。这种仪式确保了所有任务都不会被忘记:每一项任务都会在当天得到回顾,并在恰当的时间得到解决。换言之,你的头脑从每时每刻都要追踪这些工作的职责中解放出来——你的完工仪式接过了大脑的责任。 -
蔡加尼克效应(Zeigarnik effect)。这种效应是根据 20 世纪初期心理学家布卢马·蔡加尼克(Bluma Zeigarnik)的实验而命名的,描述了未完成的任务主导我们注意力的能力。这种效应告诉我们,不管你在做什么,下午 5 点钟就直接停止工作,然后宣称“明天到来之前,我不再工作”,那么你恐怕很难使头脑不想工作上的问题,因为头脑中还想着很多没有完成的职责——如蔡加尼克的实验中一样,它们整个晚上都会牵扯你的注意力(而且通常都能赢得你的注意力)。
问题:工作结束后,但是还会在大脑里。
- 心理学家罗伊·鲍迈斯特,他和 E.J.马西卡姆博(E.J. Masicampo)共同完成了一篇论文,论文题目很幽默叫“假装做完了”。如何完成未完成的任务,可以有效降低蔡加尼克效应的影响。引用论文中的话说:“因此,为某一项目标制定一个特定的计划或许不仅有助于实现这个目标,而且还可以解放认知资源,用于其他的追求上。”
解决方法:“假装完成了”。
这个方法太棒了!非常值得参考!
准则2 拥抱无聊
一个关于深度工作的重要事实:高度集中注意力的能力是一种需要训练的技能。
一个重要推论:如果你不同时减少对分心事物的依赖,增强专注度的努力可能就会白费。
- 克利福德·纳斯(Clifford Nass)
- 这位斯坦福大学通讯学的新晋博士因自己对于数字时代人类行为的研究而闻名于世。
- 纳斯发现:一旦你的大脑习惯了随时分心,即使在你想要专注的时候,也很难摆脱这种积习。更具体地说:如果你生活中潜在的每一刻无聊时光——比如说,需要排队等 5 分钟或者是在餐厅坐等朋友——都是用浏览智能手机来打发,那么你的大脑就可能已经被重新编排,从某种程度上说,就像是纳斯研究所里说的“心智残疾”。这时你的大脑已经不能够胜任深度工作,即使你也会经常安排时间来训练专注的能力。
接下来的策略正是基于一个关键理念:最大程度地利用好自己深度工作的习惯需要训练。 如上文中所阐述的,训练必须坚持两个目标:高强度提高你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和克服分心的欲望。这些策略包括很多方法,从隔离分心到掌握一种形式特别的冥想。所有这些策略为你提供了一幅可行的路线图,使你从理智因不断分心而受损、不懂专注,转变成为真正能像激光一样专注。
不要不断分心,而要不断专注
网络安息日的起源并不明确,但其流行通常归功于记者威廉·鲍尔斯(William Powers)。他在 2010 年出版的《哈姆雷特的黑莓》(Hamlet’s BlackBerry)中对技术与人类幸福感进行了思考,使网络安息日的做法得以流行。
一个替代网络安息日的方法。与其偶尔从分心中拿出部分时间来专注,你更应该从专注中规划出偶尔的分心。
准则3 远离社交媒体
社交网络、娱乐媒体,让把我们的时间碎片化,削弱了我们集中注意力的能力。
一个人的意志力是有限的,你的工具对你越有吸引力,你就越难在重要的事情上集中注意力。因此,要掌握深度工作的艺术,你必须摆脱各种各样的诱惑,重新掌控自己的时间和注意力。
这些网络工具具有致瘾性——从那些对实现职业和个人目标有更直接帮助的活动中(比如说深度工作)抢走时间和注意力。如果过度使用这些工具,你将陷入精疲力竭、注意力散乱的网络依赖状态,就是这种状态使巴拉唐德·瑟斯顿和像他一样数以百万计的人们饱受煎熬。这就是任何益处思维定式带来的不容易察觉的危害。使用网络工具也是可以带来害处的。如果你不努力权衡利弊,一看到可能的益处就决定不加限制地使用某种工具,那么你就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失掉了在知识工作世界里取得成功的能力。
在你的网络使用习惯中采用关键少数法则
- 第一步就是明确个人职业和私人生活中主要的高层次目标。
- 明确了这些目标之后,再列出为实现每一个目标而需要的两到三个重要活动。
- 下一步就是思考你当前正在使用的网络工具,对于每一种工具,用你之前确定的关键活动来审查,认真思考使用此工具对你平时顺利地参与该活动是有实质的积极影响、实质的消极影响还是无影响。
- 决断时刻:只有你认为一种工具会带来实质的积极影响并且这些积极影响大于消极影响后,才继续使用这种工具。
关键少数法则,提醒我们最重要的 20% 左右的活动做出了大部分的贡献。
所有的活动无论重要与否,都会消耗你相同的时间和注意力。
戒掉社交媒体
丢弃无用物件的方法——“打包派对”
- 他用了一个下午把所有的东西都打包进纸盒,就像要搬家一样。为了使他认为的“艰难任务”变得相对轻松一些,他将这个活动称为“打包派对”,他说:“在派对上一切都很有趣,对吧?”完成打包后,尼科迪莫斯在接下来的一周恢复了平常的生活。如果他需要一件已经打包了的东西,他就把它拿出来放回原来的位置。一周后,他发现大部分的物件都在箱子里没有动过。
在 30 天内不使用脸谱网、Instagram、Google+、推特、Snapchat、Vine 这些服务,包括从今以后新产生的流行网络服务。不要删掉这些服务,并且(注意这一点很重要)也不要在网上说你将注销账户:就只是停止使用,突然停止。如果有人通过其他渠道联系到你并询问为什么你在某一款服务的活动频率下降,你可以解释,但是不要主动去告诉别人。
经过 30 天这种自我强加的网络孤立,针对你当前戒掉的每一个服务,问自己以下两个问题:
1.如果我一直在用这种服务,过去 30 天会过得更好吗?
2.人们是否关心我有没有在用这种服务?
如果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是“否”,那么就永久戒掉这项服务。如果你的答案是很确定的“是”,那么就重新启用这项服务。如果你的答案不太肯定或者模糊不清,那么就自行决定是否重新使用这项服务,其实我鼓励你选择戒掉(你随时可以再加入的)。
“互相点赞”
- 浅薄的集体主义式交换取代了永恒的资本主义交换:如果你注意我说了什么,我就会注意你说了什么,不管这话语有无价值。
你“点赞”我更新的状态,我也会“点赞”你的。这种协议给每个人带来一种不需要努力就能获得重要性的假象。
不要用网络来消遣
娱乐资讯类网站使用精心雕琢的标题和容易理解的内容,辅以数学算法的打磨,最大限度地吸引眼球。
工作结束时,如果你有些空闲时间,这些文章就成为你主要的娱乐,在这种情况下,这些网站尤其有害。当你在排队,或者等待电视节目中的情节有所进展,或者是等待吃饭的时候,这些文章可以成为你打发时间的工具。然而,如我在准则 2 中所说,这些行为是有害的,因为它们损害你抵抗分心事物的能力,使你在试图深度工作的时候更难集中注意力。更可怕的是,这些网络工具不需要你登录,因此在生活中更难戒掉(这使得之前的两个策略失效)。它们总是触手可得,只需要随手点几下。
这些致瘾性网站在真空中才能活跃:如果你没有在某一个特定时段给自己安排任务,这些网站总是一种有诱惑力的选择。
要给自己安排明确的任务啊!!不然大部分人就自然选择“网络消遣”了。
如果在你全部的清醒时间,都能给自己的大脑找到有意义的事情去做,而不是放任自己在迷糊的状态下漫无目的地浏览几个小时网页,那么在一天结束时,你会觉得更加充实,第二天开始时更加轻松。
总结一下,如果你想抵御娱乐网站对你时间和精力的诱惑,那么就给大脑找一些高质量的替代活动。这样不仅可以使我们避免分心,保持专注的能力,同时还有可能实现本内特的宏伟目标:体验到何为生活,而不仅仅是生存。
201802月11 读到这里。
未完待续
准则4 摒弃浮浅
结论
注释
感谢您的阅读,如果你有什么想法,欢迎留言,期待与你的交流。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