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星海月浅浅原创
庆水姐姐:
早上好!
俗话说清明时节雨纷纷,可是清明节还没到,南方这几天已经是“雨纷纷”的节奏。从昨天凌晨开始,一直断断续续地下雨,烟雨迷蒙,缠缠绵绵,可不美妙。
我已经牙疼好几天,前天晚上去药店拿了一天的药量,结果没效果。昨晚我牙疼得厉害,9:30才跑出门去,在距离我家二三十米外的路口那家药店拿了点药。
在繁华的地区就有一点好处,出门就能买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我家出门就是一条两车道,往左二三十米,就是一个T字形的路口。在 T字型那条主路上,道路两边房子全是村民出租或自己开的商铺。所以我家附近这几年出现很多超市、小便利店、药店、商铺等,可以算是一条商业街吧,很多卖水果、蔬菜、油盐米面等杂货店。在道路的边上,每天还有很多商贩将蔬菜、猪肉、鲜鱼等摆在路边,出门基本上就可以买到生活上需要的东西。
昨晚我去药店买药,换了一个工作人员给我开药,她问清楚我是因为牙过敏导致的牙痛,还问我有没有对药物过敏或者胃病,问得挺仔细的。临走前,还叮嘱我不能空腹吃药,因为是消炎药,容易伤胃。还跟我分享煲汤的方法,汤料中加入麦冬、太子参等滋阴的药材,可以防止肝火。我道谢之后,回家匆匆吃了药,又忙到快十一点才睡觉。
凌晨两点多我醒来一次,世界很安静,外面淅淅沥沥地下着雨,能听到雨水哗啦哗啦的声音。下雨也有一点好处,路口外面的夜宵场终于歇业了。
我突然发现我的牙不太痛了,不仔细感受,已经没痛感,所以迷迷糊糊又睡了过去。
今天的语写文章不知道该说什么,回了老家,我的生活就变得非常的枯燥,甚至就连语音写作也不太方便,所以这两天基本没有记录什么新鲜的素材,只能借旧素材用一用。
记得前阵子我看过一个视频,《岭南印象》的纪录片,关于艾糍的做法。
不知道姐姐那边有没有艾糍?据说“艾糍是广东客家人特色小吃,过去主要盛行于今韶关、清远和肇庆地区,又名青团。清远英德和韶关仁化艾糍制作技艺已被列入当地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艾糍在广东很多地区都很盛行,包括我的老家粤西那边。可惜的是我母亲不会做,我家能吃上艾糍,都是别人做好送的。
通过视频,艾糍主要材料是新鲜的艾叶和糯米粉,馅料是冬瓜糖和花生。
这个春节探亲的时候,我们一群人走小路去窜访各位表哥,小路有点荒,路边长满草,其中就有艾草。几个堂嫂还摘了一些,说是做艾糍很好吃,尤其是长得矮的,更嫩一些,做出来更好吃。艾草鸡蛋汤对女性也是非常好的保健品。
艾草的收获季节一般是春末夏初,听说这个时期的艾草药效和营养价值最高。很多野生艾草三月份开始生长,四月下旬可摘第一茬,五月上旬就可以大规模采摘。那时候正是清明和端午前后。
视频中艾糍的做法挺简单的,先将采摘回来的艾草清洗、剁碎,然后加水煮,水不用太多,要煮浓稠。
之后用大盆装糯米粉,糯米粉有大糯米粉和小糯米粉之分,用大糯米粉做出来的艾糍,皮比较软,容易开裂露馅,所以如果用大糯米粉的话,就要加入粘米粉一起拌,这样皮就会相对硬一点,比较有嚼劲。小糯米粉可以直接使用。同时还要在里面加白糖,加多少看个人喜好。
第三步就是将煮好的艾草加入糯米粉中,加入的过程中,要求艾草正在烧开的状态。加多少艾草,也是看个人喜好,多加一点,艾草的香气更浓。一边加艾草,一边搓糯米粉,将它们拌均匀,搓成一团,然后做艾糍的面皮。
冬瓜糖要剁成碎粒,花生炒香后剁成碎粒,面皮做好,就将两种馅料包成一团。至于什么样式,好像没有具体做法。视频中是做成一个圆包子形状,我曾吃过的是饺子形状,我想应该包成一团,不露馅就可以。
最后,将艾糍放到蒸锅里蒸十分钟,就可以出锅。我看别人做的艾糍,都是在艾糍下面放一张白纸垫着,应该是防止粘锅的。
整个艾糍制作工艺大概就是这样,是不是很简单?姐姐那边有人做吗?如果没有,你可以尝试做一下,很美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