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生感悟ABC》人生旅途哲思
到了35岁,95%的人会活成电脑程序,无限重复过去

到了35岁,95%的人会活成电脑程序,无限重复过去

作者: 阿柴_ | 来源:发表于2020-10-27 23:59 被阅读0次

前两天刷到一则视频@文斯说,里面有句话对我触动特别大:

当到了35岁的时候,95%人的人生其实就像一套电脑程序一样(在无限重复过去,过去的情绪、经历)。

我们每天的生活,其实很规律。上班,下班,刷剧,聚会。包括早上在哪家摊上买包子,周末去哪个商场逛街看电影,都根本不需要什么思考,直接就可以去做。程序化的生活,我们早就习以为常了。

按理来说,这种不用动脑子的生活状态应该是很轻松的,这不就是大家拼命想要的稳定嘛?可是越来越多人会发现,自己被巨大的空虚和无意义感占据,感觉迷茫、麻木,做什么都没兴趣,甚至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活着。

这种感觉,我把它概括成:生命力匮乏。

一个大活人,把自己硬生生活成一套电脑程序,生命力不匮乏才怪。



意义感来源于价值感。只有当我们感受到自己是有价值的,才会感受到充盈、感受到生命的活力。

需要注意这个价值,不是为了别人而生产的,是为了我们自己。我们可能每天都在辛苦搬砖,感觉自己为了工作和生活真的付出了太多。但如果我们自身的状态是被动、抵触的,或者只是机械地完成任务,这种情况都是在消耗自己,不但不会带给我们价值感,反而会越来越空虚和疲惫。

只有我们自身处于正向积极的状态,主动去前进、去创造,在这样的过程中,才会产生价值感,才会消解掉空虚,感觉到真正的充实和满足。

1. 怎么让自己处于正向积极的状态呢?

在长时间的消耗状态下生活,不要说什么积极主动了,只要一有空根本就只想葛优瘫。“主动”这个动作,在空虚疲惫的状态下看来,太烧油了。

确实是这样。经历过就知道,太南了。

我自己就是个特别消耗的人。为了改善这种缺乏生命力的状态,我试过很多方法,比较有即时效果的包括看书、喝咖啡,还有瑜伽。

喝咖啡

喝咖啡这个法子看上去很粗暴哈,但如果你是喝咖啡能有效改善精神状态,而且不会反应很大的那类人,我觉得是可以试试的。有效之处在于,即便只是短时间内让我们变得积极高效,在这段时间去完成一些重要事情,获得的成就感和充实感也可以很好地提升我们后半天的幸福感。相当于一种助推剂吧,愿意的朋友可以尝试(黑咖啡还减肥)~

看书

看书的话,我会选一些读起来会感觉很有能量、很治愈,也比较干货的书。给大家推荐两本《美食,祈祷,恋爱》《心》

《美食,祈祷,恋爱》

作者:伊丽莎白·吉尔伯特

被改变成电影《美食祈祷恋爱》,由茱莉亚·罗伯茨主演。

这本书真的超超超治愈!我最爱的没有之一了。作者本来就是报社编辑,文笔幽默、流畅,特别有趣,内容就是作者本人的自我疗愈之旅。为了寻找自我,作者去意大利,陶醉在美食和美妙的意大利语中;在淳朴的巴厘岛遇见了智慧的老药师;又去印度体验了神奇的禅修经历;最后回到巴厘岛,遇见了爱情。

摘选:

“我走回公寓,把两个蛋煮嫩吃午餐。我剥了蛋壳,排放在盘子上,摆在七条芦笋旁边(它们又细又美,根本无需烹煮)。我还在盘子里放了几颗橄榄,以及昨天在路上的乳酪铺买来的四小团羊乳酪,还有两片粉红油嫩的鲑鱼。饭后点心是一颗漂亮的桃子,是那位市场妇女免费送我的:桃子晒了罗马的阳光,余温犹存。”

图上画了个雌雄同体的人,合拢双手,站着祈祷。但此人有四条腿,没有头,原本是脑袋的地方,只有蔓生的花叶,一张微笑的小脸画在心脏处。“想找到你要的平衡,你必须坚定地踩在地上,就像你有四条腿,而不是两条。这样才可能待在世上。但你不能透过脑袋看世界,而要透过心去看才成。这样才可能了解神。”

《心》

作者:稻盛和夫

稻盛和夫,就不用多说了吧~ 绝对值得细读细品。我还没看完,先荐为敬。

摘选:

人生由心灵编织而成,发生在眼前的所有事情,都是由自己的内心吸引而来的——少年时感悟的这一法则,这是再次获得了确凿的体验。我将其作为贯穿人生的“真理”,深深地铭刻于心。

从那以后,直到今天,我始终在自己的人生中对“心”不断探究,反复追问自己,什么才是心灵应有的状态。


瑜伽或冥想

其实,缓解焦虑和空虚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冥想。但是冥想有一定难度,尤其是受到焦虑困扰的人群,是非常难以在什么都不做的情况下彻底静下来的,所以我选择了瑜伽作为长期调整自己的方式。

瑜伽最初被发明出来,就是作为冥想的热身运动。在做瑜伽过程中,我们会以较长时间停留在各种体式上,而这些体式,就是我们贴近和感受自己身体非常好的契机。

瑜伽体式很多看上去简单,但是要做到长时间停留,并且在停留的过程中逐步加深体式,我们的身体会感觉到僵硬和疼痛。这时候,去感受这些切实的疼痛和不适,尝试一点一点放松自己的身体,我们自然而然就进入了一种类似“冥想”的状态,也就是没有杂念,进入身心合一的状态。

所以瑜伽特别好的地方就在这里,不仅让我们在练习过程中不得不专注、静下来,而且也让我们慢慢地打开身体、舒缓压力,于身心健康都非常有帮助。

长期练习,让我们找到静下来的方法后,就可以尝试做一些短时间的冥想了。

我们平常之所以感到过度消耗和空虚,并不是由于身体上的疲惫,而是源自内耗,就是内在存在非常多的力量拉扯和杂乱念头。冥想,就是保持高度觉知的状态下,以旁观的视角看见我们内在浮现的念头但不被卷入其中。念头一旦被看见,就会自行消散。这也是冥想能够最快速高效地帮我们恢复能量的原理。

先以各种方式,让自己有效停止内耗(即便只是停个把分钟也很好)。当我们的心不再总是悬着,能够将注意力收回到自己身上,我们就重新掌握住主动权了,不会再任由空虚或是焦虑的情绪带着跑。获得内在稳定感,就是重拾生命力量最关键的一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到了35岁,95%的人会活成电脑程序,无限重复过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cbfv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