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大学生成长地大学生活成长励志
为什么智商高的人 往往不合群

为什么智商高的人 往往不合群

作者: 行行路难 | 来源:发表于2018-09-27 08:57 被阅读27次

    “情商高的人容易成功,大家都喜欢他,他机会就多,而读书好的人又不太愿意跟人交朋友,所以智商高的人情商偏低。”

    看看我们周围,大致是这样。

    为什么智商高的人,都不喜欢与人交往?

    频率不同的人,聊不到一起来。

    电视剧《欢乐颂》里,有两个智商极高的人,一个是安迪,一个是曲筱绡。

    安迪,带着美国名校毕业和华尔街高管的光环,这智商就不用说了。

    曲筱绡智商也超高,别看她是个读国外野鸡大学的富二代,可老爸给她了个小公司,本来是让她玩玩,没想到她居然做得有声有色。

    在《欢乐颂》22楼的5位女孩中,曲筱绡和安迪关系最好。

    有一次曲筱绡请安迪吃饭,两人边吃边聊,曲筱绡请教起公司的事务,安迪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让曲筱绡茅塞顿开,两人相谈甚欢。

    接着曲筱绡说起爸爸的名言:“常与同好争高下,不共傻瓜论短长”,引起安迪的强烈共鸣,安迪说,她最烦脑袋转不过弯的人。

    安迪的下属刘思明,就是个脑袋转不过弯的人。

    刘思明比较笨,写的报告常出错误,总惹安迪生气,甚至有时被安迪骂得狗血淋头,安迪特别不喜欢和他打交道。

    不在一个频道上的人,聊不到一起来。

    频率相同的人,即使翻山越岭,也终会相聚在一起;磁场不合的人,就算朝夕相处,也终归不是一路人。

    高智商的人,不是不喜欢和别人交往,而是不愿和不是一个频道的人交往。

    夏虫不可以语冰,井蛙不可以语海,鸡同鸭讲,鸡讲的累,鸭听的也累。

    聪明人喜欢和聪明人在一起,做棋逢对手的交流。

    与频率不同的人交流,与其无聊地应付,不如婉言拒绝。

    为交往而交往,浪费了时间和精力,聪明人也不会办这种傻事。

    人家不是无趣,只是懒得对你有趣。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不同频,无共振,多聊何益?

    频率不同的人,注定不会成朋友。

    孤独,是聪明人的日常。

    有一篇研究报告显示:一般人群爱社交,而高智商者却爱独处。

    尼采说:“更高级的哲人独处着,并非他喜欢孤独,而是在他的周围没有同类。”

    的确,低质量的社交,不如高质量的独处。

    1845年,28岁的哈佛毕业生梭罗远离文明社会的喧嚣,一个人走到瓦尔登湖畔,砍树伐木,盖起了一间小木屋。

    他在小木屋旁开荒种地,春种秋收,自给自足。

    两年的独居时光,看似无衣无食、孤苦清冷,却被他过得有滋有味,瓦尔登湖的荒野就是他的世外桃源。

    在自己的小天地里,梭罗与自然交朋友,与湖水、森林和飞鸟对话,在林中观察动物和植物,在船上吹笛,在湖边钓鱼,晚上,在小木屋中记下自己的观察和思考。

    在孤独中,梭罗默默地聆听、感受、思索着一切;在孤独中,富养自己的精神世界。

    他骄傲地宣称:“每个人都是自己王国的国王,与这个王国相比,沙皇帝国也不过是一个卑微小国,犹如冰天雪地中的小雪团。”

    两年多隐居生活,他将所见所思所悟付诸文字,写下了《瓦尔登湖》这一超现实主义的经典作品。

    《瓦尔登湖》是一本寂寞的书,一本孤独的书,一本智慧的书,它是诗人海子去世时带在身边的四本书之一,美国国会图书馆评价它为:“塑造读者人生的25本书之一。”

    2016年夏天,清华大学招生时,随录取通知书一起寄出的还有校长邱勇致新生的信和为新生准备的特殊礼物——《瓦尔登湖》。

    之所以选择《瓦尔登湖》,邱勇在致新生的信中解释称:

    《瓦尔登湖》在展示自然美的同时,也展示了一种物质上简朴至极、精神上丰盈充实的生活状态。

    希望你们在阅读中体会到作者‘深入思考和重塑自我’的心路历程,感受到宁静的巨大力量,并找到自己心中的瓦尔登湖。

    独处,是最好的个人增值期。

    聪明的人通过孤独修炼,平庸的人浪费孤独消遣。

    叔本华说“要么庸俗,要么孤独”,一个人只有在独处时才能成为自己,一个人只有在独处时才是真正的自由。

    享受孤独,拒绝平庸,就是聪明人的日常。

    时间很贵,请别浪费。

    钱钟书天赋极高,当年他曾口出狂言:“整个清华没有一个教授有资格充当钱某人的导师。”

    他当初为什么离开西南联大,有代表性说法是他在联大骂遍了人,呆不下去了。

    据说他曾有此言:“西南联大的外文系根本不行;叶公超太懒,吴宓太笨,陈福田太俗。”

    钱钟书恃才傲物,不喜欢与人交往。

    他的小说《围城》发表后,引起轰动。

    文学界有很多人都想一睹他的风采,都遭他的婉拒。

    一位外国女士打电话想见他。

    钱钟书幽默地对她说:“如果你吃了个鸡蛋觉得不错,何必一定要认识那只下蛋的母鸡呢?”

    晚年他更是闭门谢客,养病读书,不接受任何采访,如果事先不打招呼,十之八九要被拒之门外。

    就连他80岁那年,大家要给他做寿,一位朋友打电话来询问他生日具体是哪天,夫人杨绛玩笑着挡驾:“没有那一天啦!”

    原来钱钟书早已有言在先:“不必花些不明不白的钱,找些不三不四的人,说些不痛不痒的话。”

    大年初二权威人士来拜年,他居然只开一条门缝,把人家挡在门外说:“谢谢!谢谢!我很忙!我很忙!谢谢!谢谢!”

    乔布斯说过的一段话,恰好能解释钱钟书这些聪明人为什么不喜欢交往。

    你的时间有限,所以不要为别人而活。

    不要被教条所限,不要活在别人的观念里。不要让别人的意见左右自己内心的声音。

    最重要的是,勇敢地去追随自己的心灵和直觉,只有自己的心灵和直觉才知道你自己的真实想法,其他一切都是次要。

    专注和简单一直是我的秘诀之一。

    简单可能比复杂更难做到:你必须努力理清思路,从而使其变得简单。但最终这是值得的,因为一旦你做到了,便可以创造奇迹。

    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有限,当你把时间和注意力花在社交上,还有多少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

    聪明人都知道时间宝贵,不会把时间浪费在无用的、没有价值的事情上。

    频率不同,不必强融。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群体中一个能力很强的人,往往不是最受欢迎的人。

    而大众还有一种观点:孤独的人,是可耻的。

    所以很多人,拼命让自己合群,做个好相处、好说话的人。

    可是,猛兽都是独行,只有牛羊才成群结队,智商高的人,不必向下兼容,和频率不同的人交往。

    作家周国平曾说过:

    我天性不宜交际。在多数场合,我不是觉得对方乏味,就是害怕对方觉得我乏味。

    可是我既不愿忍受对方的乏味,也不愿费劲使自己显得有趣,那都太累了。

    我独处时最轻松,因为我不觉得自己乏味,即使乏味,也自己承受,不累及他人,无需感到不安。

    智商高的人,往往都不合群,他们都活得很明白,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他们不再庸人自扰,不再敷衍迎合,不再活在别人的目光里,而是从心出发,尽最大努力,享最美的人生,做最真的自己。

    为什么智商越高的人,越不喜欢与人交往?

    与其说他们更喜欢独处,不如说他们更喜欢在书中与伟大的灵魂交往。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什么智商高的人 往往不合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cbso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