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云为裳幸福双翼学员
今天班级群里数学老师发了一张照片,黑板前站着一排学生。
我仔细一看,竟然看到了自己家儿子。
老师接着在群里说:“以上几位学生昨天提交的《课时练》存在漏题、少写、写错页数的情况,请家长引起重视,加强监督,及时关注孩子作业的完成情况。”
儿子被老师点名批评,这个事情看似是一件小事,却引起了我的重视。
因为儿子是那种特别认真的孩子,如果处理不好,会打击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
我迅速整理了思路:
第一,我要用心接纳;第二,看见孩子的情绪,陪他从低落的情绪里走出来;第三,我要看到孩子的闪光点,接纳他已经做到的,真正做到如实如是。
正向引导,爱而后严
中午儿子放学回家后,我问他:“今天有什么开心的事吗?”
我习惯在儿子放学之后问上一句,如果有特别开心的事,孩子就会兴高采烈、眉飞色舞地讲给我听。
这样,我才能更加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动态,防患于未然。
儿子干瞪着眼睛看着我说:“没有呀。”
我说:“那有没有不开心的事呢?”
儿子一脸无辜地说:“数学作业写错页了,作业在30页,我写了32页,被老师叫到讲台上批评了。”
我说:“那你当时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儿子说:“懵……”我一脸羡慕地跟他说:“那你太厉害了,没学过的你都会写?”
儿子腆着脸不好意思地说:“其实我写的时候就发现不会写了,没想到是没学过的,所以就空题了。”
我问:“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儿子回答说:“说明我不认真。”
“那你以后怎么办呢?”
“以后我写完作业会再检查一遍。”
我说:“你这个方法不错,那以后咱们就这么办。”
“你之前在学校已经完成了一部分,这说明你在学习上是积极主动、认真负责的,你想利用碎片时间把作业提前完成,回家后就可以和小伙伴玩了。”
我不知道儿子的作业情况,是因为这学期老师要求孩子自己记作业,养成独立完成作业的好习惯。
正在择菜的奶奶说:“老师发到群里的消息,经你们同意了吗?”
我打趣道:“老师侵犯了你的肖像权呀!”
儿子着急地说:“不是的,老师也是为了我们好。”
我说:“以后你要好好规划一下,咱们如何能更轻松地完成作业,还能留出更多的时间去和小伙伴玩。”
我想把主动权和选择权让给孩子,更加尊重他,理解他,从而激发他内在的动力。
前段时间,儿子写作业没有时间观念,本来40分钟可以写完的作业,会故意拖到2个小时完成。
周日下午,儿子的好朋友们本来和他约好去中央公园玩,但前提条件是大家都要先完成作业,一个小朋友没完成作业,他的家长就没允许他出门。
虽然儿子也没有完成作业,但最终我还是带他和另外一个完成作业的小伙伴一起去广场疯玩了半天,晚上回来再加班加点,把所有作业写完。
![](https://img.haomeiwen.com/i21190653/b9492ee38fa70c74.png)
就像“家学”的老师所说的:
“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我们不能用一种标准去要求他们,先玩或先做作业是孩子自己的选择,我们要教导他们学会为自己的选择担责,爱然后严。”
因此,这段时间我不要求他一定要按时完成,而是只要完成就好了。
我需要一个契机,一点小挫折,来引导孩子自主制定一套完成作业的计划。
我需要做好孩子生命中的领航人,而不是直接制定一套完美的学习计划,让孩子去执行。
只有这样,孩子才有能力在他未来的生活中自信地面对挫折和困难,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肯定情绪,保驾护航
这里还有一段插曲:
前两天儿子用我的电脑打开他游戏的时候,突然间嚎啕大哭。
我赶紧过去抱着他问道:“怎么了?”
他抽噎着告诉我,他玩了很久的游戏又要从头开始了,因为不知道什么原因,游戏要身份证重新登录。
孩子的心一下子从顶端掉了下来,所以他很伤心难过,但又无能为力。
他也不知道,如果这次再重新玩、重新升上去,会不会哪一天又掉下来?
对于未来的不确定,他对着电脑哭了又哭。
我抱着孩子对他说:”妈妈看到你很沮丧,你玩了很久的游戏又要从头开始了,的确令人难过。”
“如果是妈妈遇到这种情况,我肯定也会很难过,然而事情已经发生了,你觉得该怎么办呢?”
儿子看看我,哭声小了一点,抽噎着回答:
“那就只能重新开始了”
“嗯,真是个懂得思考的好孩子!”我朝儿子伸出大拇指,儿子破涕为笑。
当孩子被情绪困住时,我做到了看见他、肯定他,陪他从低落情绪中走出来。
无论孩子因为任何事情伤心难过,哪怕是我们不认可的游戏,来自妈妈的温暖依然是最重要的爱的连接。
孩子背后的动机,也是希望自己在任何方面都是优秀的,做生活的强者是每个人的愿望。
情绪过后,我们要思考的是,如何利用更多时间陪伴孩子做一些有意义的游戏,这才是引导孩子走出网络游戏的关键。
小树苗只有在阳光雨露的滋养下才能不断长大、根深叶茂;长成参天大树后,它才可以迎接外来的狂风暴雨。
![](https://img.haomeiwen.com/i21190653/3dbc7c6dd48f6f82.png)
吃过饭后,我和儿子一起愉快地制定了新的学习时间。
当我建议放学回来先写作业时,孩子振振有词:“你下班后第一件事还是先工作吗?是不是也要休息一会再工作?”
我笑着说:“你说得太有道理了。你有权利决定你的作业什么时候写,怎么样去完成,因为最终承担责任和结果的也是你。”
看着信心满满的儿子开始读书,我终于明白:
好的教育,一半是情绪疏导,一半是鼓励和尊重,只有做到这两点,才能让孩子有信心砥砺前行。
![](https://img.haomeiwen.com/i21190653/905fc8ddfbba6a41.png)
编辑 / 黄慧文,斗斗
排版 / 周新蓉
图片 / Pixabay&Pexcel
※如无意间侵权,联系即删
![](https://img.haomeiwen.com/i21190653/a77d5c4b4f6f1308.png)
看完今天的文章
你最大的启发和收获是什么?
赶紧在留言处
跟幸福君说说呗
网友评论